对当前法院涉法涉诉信访工作的分析与思考

对当前法院涉法涉诉信访工作的分析与思考

ID:10716689

大小:63.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7-07

对当前法院涉法涉诉信访工作的分析与思考_第1页
对当前法院涉法涉诉信访工作的分析与思考_第2页
对当前法院涉法涉诉信访工作的分析与思考_第3页
对当前法院涉法涉诉信访工作的分析与思考_第4页
对当前法院涉法涉诉信访工作的分析与思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对当前法院涉法涉诉信访工作的分析与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对当前法院涉法涉诉信访工作的分析与思考【关键词】法院;涉法涉诉;信访工作;论文下载人民法院的涉法涉诉信访工作是法院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一直是法院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利益格局的调整,社会矛盾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特点,一些深层次的矛盾也逐渐显现出来,而这些矛盾的解决,必然会不断地反映到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中来,随之而来的涉法涉诉信访也呈现出新的特点。因此,怎样做好新形势下的涉法涉诉信访工作就成为摆在各级人民法院面前的无法回避的课题。为做好涉诉信访工作,尽快平息纠纷,促进社会和谐和百姓安

2、居乐业,同时改进审判工作,笔者结合我院涉法涉诉信访工作情况,对当前涉诉信访情况做一粗浅分析。一、当前涉法涉诉信访工作的情况和特点(一)信访数量呈逐年下降趋势,但越级进京访数量逐年递增以扬州中院为例,通过信访收件情况表反映,信访件来源以信函、督办、交办、转办案件数等案件占信访案件的大多数,在扬州中院院党组坚强有力的领导下,涉法涉诉信访案件数量逐年下降的趋势。导致越级进京访数量递增的原因:有的案件审结完后,当事人没有到法院申诉,而是直接进京上访或有的案件已作出处理,当事人无理取闹越级上访从而导致越级进京上访

3、数量增加。(二)上访者对抗性明显增强,采取极端方式上访增多在接待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上访者怀着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的认识,一旦其要求得不到满足,动辄以上北京相要挟,甚至采取哭闹、打骂、喊冤、服毒、自残等极端行为,力图以扩大事态、制造轰动效应来迫使接访单位让步。而其行为又往往引起其他来访者的效仿,造成恶性循环。(三)涉法涉诉信访呈现出有组织化倾向少数信访人为壮大声势,扩大影响,组成信访队伍统一行动。他们互相交流上访经验,有相互窜掇上访之嫌。此外,上访者在重要国家机关选择政治敏感时机进行,(在

4、重大会议召开和领导检查工作期间进行),故意制造事端,加大了处理难度。(四)涉法涉诉信访上访部门多当事人采取多种上访形式,到各级党委、人大、政府、法院、纪委上访,牵扯各级领导精力。(五)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处理难度增大许多当事人是老上访户、钉子户,甚至有些是违法的无理闹访户。上访案件涉及的历史遗留问题及有关政策问题,现根本无法解决,但当事人不服,坚持上访,处理起来比较棘手。(六)上访人文化程度偏低从上访人的文化层次来看,绝大部分上访人的文化程度偏低,其中相当一部分属于文盲,大部分上访人思想偏执。二、涉法涉诉信

5、访问题成因分析(一)法院自身存在的问题1、少数审判人员司法为民意识不强,群众观念树立的不牢,办案过程中还存在态度冷、硬、横、冲现象,导致当事人对法院的工作产生不信任而出现上访;2、部分审判人员工作不负责任,案件简单一判了之,不注重案件的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不愿作耐心、细致的调解疏导工作,不能结合案情为当事人解释案件中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依据,针对当事人的疑问,以一句不服上诉去敷衍了事,造成当事人误解而出现上访。3、个别 法官 廉洁意识不强,还存在着办金钱案、关系案、人情案,因执法不公而出现涉法

6、上访;4、部分审判人员业务水平不高,对立法精神掌握得不够准确,或对案件事实缺少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事实、证据认定有误,致使案件审理结果显失公正而出现上访。5、司法为民的宗旨意识不强。少数 法官 不善做来访人的思想工作,有些裁判文书的说理部分不够透彻,而来访的群众大多情绪比较激动,承办 法官 又不善于稳定其情绪,没有做好解释息诉工作,致使当事人对裁判结果不能接受,从而导致重信重访的发生。此外,由于 法官 工作压力大,腾不出更多的时间对上访人予以解释,或对于当事人提出的问题不能及时妥善处理,从而引发当事人重

7、复上访和越级上访。6、执行难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个别执行 法官 有畏难情绪,无力抗拒多方干扰,导致执行拖拉,甚至出现执行不当,当事人在执行无果的情况下不断信访讨说法。(二)上访者自身存在的问题1、上访者传统观念方面的原因。长期上访的当事人文化素质普遍不高,且多为年龄较大的群众,认识问题有局限,法律知识欠缺,思想守旧偏执,不易做思想工作。诉讼时不提供证据、不注重诉讼时效、不遵守诉讼程序、不了解客观真实与法律真实的差别、对诉讼风险预测不足,只追求胜诉结果。总认为杀人偿命,欠债还钱,天经地义,自古皆然。一旦

8、法院裁判结果与其要求不符,就想当然地认为裁判不公,断案不明,就要鸣冤叫屈,就要上告、上访。其普遍特点为:信官不信法、信上不信下、上访不上诉,将上级机关的督办函、有关领导的批示视为尚方宝剑。对信访案件的特事特办、拿钱买稳定等做法,则给了当事人信访不信法的不良导向,由此造成进京上访、到重点部门上访、重复上访、缠访的越来越多,而该行为又进一步损害了司法权威和法院威信,导致恶性循环。2、上访行为的无成本、低风险,使得上访者普遍怀有会哭的孩子有奶吃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