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贵州苗族蜡画的产生

论贵州苗族蜡画的产生

ID:10726418

大小:49.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07

论贵州苗族蜡画的产生_第1页
论贵州苗族蜡画的产生_第2页
论贵州苗族蜡画的产生_第3页
资源描述:

《论贵州苗族蜡画的产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论贵州苗族蜡画的产生  一、贵州苗族蜡染概述  贵州是我国著名的蜡染之乡,其文化研究价值享誉国际。它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艺术,辛勤的苗族人民创造了它,并为之所用。蜡染以古朴的蓝白色调、古老的神秘纹样、丰厚的文化内涵而著名,是贵州民间艺术中的一朵绚丽奇葩。贵州黔东南苗族地区世代传唱一首古歌:《蜡染歌》,叙述着蜡染的起源故事;此外,还有关于苗族先祖蚩尤的刑具化为枫树,后代苗民用枫树汁描绘图案表示对祖先亡灵的悼念与崇拜,枫树汁又演变为蜡的传说。虽传说不是历史,却能反映出苗族人民用民族的意识形态去诠释民间艺术的文化现象。  根据据史料记载,蜡染的起源可追溯到

2、秦汉时期的西南少数民族,而贵州是中国蜡染最集中的地区,也是最早出现蜡染的地区。根据《后汉书南蛮传》《搜神记》等记载,秦、汉时期,被称为盘瓠蛮、武陵蛮的苗族先民织绩木皮、染以草实,好五色衣,制裁有尾形裳斑斓;《隋书地理志》也记载了承盘瓠蛮之后,故服章多以斑布为饰的服装状况;这里的斑布就是以葛苎棉等为原料制成的色彩斑斓的布,其中蜡染是其重要的装饰手段。宋代朱辅的《溪蛮丛笑》中记载:溪峒爱铜鼓,胜于金玉。模取铜纹,以蜡刻板印布,入靛渍染,名点蜡幔;明代《嘉靖图经》记载:西南苗,妇女画蜡花布。《清一统志》记述:花苗裳服先用蜡绘花于布。而后染之,既染,去蜡则花

3、见;饰袖以锦,故曰花苗。这些史料文献不仅介绍了蜡染的工艺技法,也对蜡染的使用做出了诠释;上述资料也再次证明,虽然苗族历经迁徙的苦难,但是蜡染技法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被苗族人民遗忘,相反则成为苗族之宝一直传承至今。  贵州苗族蜡染纹饰依旧保持着原生态的制作工艺及鲜明的民族风格,至今都弥留着祖先的古老纹饰,可见贵州蜡染无论从实际操作到精神形态都得到了完美的传承。  从历史渊源看,蜡染原本就兴起于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而贵州苗族妇女一代代的肩负起传承与发扬民族历史的责任,这不仅是对祖先的崇拜,更是对故乡的思恋,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从经济发展看,贵州地势险峻

4、,苗族人民长期处于封闭的农耕生活当中,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蜡染得以传承的丰厚土壤。  从文化传统看,贵州苗族长期处于深山中的田野社会,祖祖辈辈都在过着刀根火种的生活,由于交通闭塞,外来文化无法传播,而苗族文化也无法向外展示;那种浓郁的田野气息,远古的神秘风貌都得以保鲜下来,并且几千年的苗族蜡染文化完整的审美内涵得以延续。  贵州蜡染是门多元化的综合性手工技艺,从纺织到绘画,再到印染等,这些技法并不是苗女天生就会的,而是通过从小耳濡目染的民族文化熏陶,以及跟随祖母或是母亲学习技艺,蜡染的传承依旧保存了母系氏族的传统,使得每位蜡染能手都具有对蜡染的艺术天

5、赋与创作激情,但必须勤学苦练,融会贯通才使得蜡染艺术在传承古老传统的同时,又能生长出新的枝叶。  二、贵州苗族蜡画的产生  贵州苗族蜡染技艺是我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当代艺术家与学者对蜡染艺术进行了深入探究,衍生出一种新型的绘画形式蜡画。表面上看苗族蜡画艺术属于苗族蜡染技艺的范畴,也是在蜡染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从起源来看两者同宗同源;而从蜡画范围来看,它比蜡染更具包容性;其实蜡染就是染了蓝靛的蜡画,也可以裱成蜡画,供人们欣赏;而蜡画的色彩不像贵州蜡染那样仅仅只局限于蓝白两色,蜡画纹饰可以根据苗女们的想象,天马行空的赋予它灿烂缤纷的色彩,描绘更加

6、自由,挥洒更加自如,把苗族的文化艺术表现得淋淋尽致。  蜡染艺术的制作特点是用蜡描绘出图案纹饰,而蜡的作用实则是一种防染绘制手段,主要辅助蓝靛染于棉麻布上,后分离去除蜡渍使得露出原本的布色而形成装饰纹样,也可在染布时使蜡产生龟裂形成冰纹。  蜡画艺术的制作特点则是让蜡从配角转为主角,直接使用蜡为创作原料,达到了和绘画中颜料相同的效果。而蜡不仅只有单纯的材料及色彩;材料上相继延展出枫香、松香、树胶、蜂蜡、矿蜡及现代的彩色蜡笔,并且可以根据想象的艺术效果上给蜡添加色彩;这里的蜡画已经不再是普通意义上未经浸染的蜡片了,它发展成为一种具有审美价值的工艺品,其

7、功能不局限于装饰服装,且可进行展示供观者欣赏。  蜡画艺术的形成虽是从蜡染技艺的土壤中孕育而生,但它又在蜡染的基础上传承发展,产生出更具包容性的民族艺术,正如鸡生蛋,蛋生鸡的关系,两者范围皆属于贵州民间艺术,所以在研究蜡画纹饰运用时绝不可将其脱离蜡染进行论述。其实不管蜡染还是蜡画都是贵州苗族民间艺人运用他们独有的民族审美意识创作而来。  蜡画艺术从表现内容看,古老的苗族传说、神秘的宗教图腾、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都是他们蜡刀下的表现题材。如以花草、树木、鸟兽等自然纹样为主体题材,而四周的装饰又点什么,旁边配什么,配多少,完全是点着看。脑海中的纹样想到哪里就

8、点到哪里,随心随性,自由奔放,体现出天人合一的自然韵味。并且任意在布面、纸面、木板上抒发出内心具有民族意识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