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刑法滥用职权罪的实行行为论文

论我国刑法滥用职权罪的实行行为论文

ID:10732604

大小:60.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07

论我国刑法滥用职权罪的实行行为论文_第1页
论我国刑法滥用职权罪的实行行为论文_第2页
论我国刑法滥用职权罪的实行行为论文_第3页
论我国刑法滥用职权罪的实行行为论文_第4页
论我国刑法滥用职权罪的实行行为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我国刑法滥用职权罪的实行行为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论我国刑法滥用职权罪的实行行为论文..关键词:滥用职权实行行为违规行使职权内容提要:在我国刑法中,滥用职权是与玩忽职守相对的一种实行行为,具体表现为违规行使职权或者违规超越职权。其中,违规超越职权,不同于普通人员冒用职权与公职人员非职活动超越职权,而是有其特定的构成条件。公职人员职权活动横向或者纵向超越职权、公职人员职权活动超越不同性质或者同一性质的职权,均属违规超越职权的表现。基于我国《刑法》与司法解释的规定,滥用职权的法定行为方式应为作为,实际中也主要表现为作为。“滥用职权+徇私舞弊”属于滥用职权罪的加重实行行为。违规超越职权在当

2、代以行为为中心的规范刑法框架下,实行行为①的构成特征不失为某一具体犯罪的核心标志。我国《刑法》在与玩忽职守的相对意义上设置滥用职权②,客观揭示滥用职权行为的规范意义,对于推进滥用职权罪的理论研究与司法认定有着重要意义。一、滥用职权的刑法规定与理论阐释从世界各国的立法状况看,关于滥用职权犯罪的立法存在如下模式:(1)普通规范与特别规范:例如《意大利刑法典》(1931年)、《日本刑法典》(1907年)、《俄罗斯刑法典》(1996年)等,..对于滥用职权的犯罪,既设置了普通规范也设置了特别规范。(2)特别规范:例如《德国刑法典》(1998年

3、)、《法国刑法典》(1994年)等,并未设置滥用职权犯罪的普通规范,不过其规定了若干滥用职权犯罪的特别规范。我国《刑法》对于滥用职权犯罪的设置采用了普通规范与特别规范并行的模式。其中,在有关滥用职权犯罪的普通规范的设置中,各国对于滥用职权行为的构成要素与表述方式也有较大差异。例如,《日本刑法典》具有普通规范性质的第193条,在对公务员滥用职权罪的规定上,对于滥用职权的实行行为的具体蕴含与表现未予叙明;而《意大利刑法典》具有普通规范性质的第323条,在罪状表述中对滥用职权的实行行为作了明确规定:“在行使职务或服务时,违反法律或条例的规定

4、,在涉及本人或近亲属利益时或者在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况下,不实行回避的,有意为自己或其他人获取不正当的财产利益的,或者对他人造成非法损害的”。我国《刑法》第397条在滥用职权罪的罪状表述中,对于其实行行为未予叙明,而是留待司法解释阐明。《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试行)》(1999年9月)第2条针对滥用职权罪的界定,阐释了滥用职权的表现:“超越职权,违法决定、处理其无权决定、处理的事项,或者违反规定处理公务。”这实际上是从两个方面界说滥用职权:(1)超越职权而违规;(2)违规而行使职权。其后,《最高人

5、民检察院关于渎职侵权犯罪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2006年7月),在滥用职权罪的界定上,重申了上述《规定》的表述,固然其所认定的滥用职权同样表现为上述《规定》所述的两个方面。我国刑法理论对于滥用职权的含义主要存在如下见解:(1)两项表述:基于权内与权外的视角,阐释滥用职权的行为表现,指出滥用职权可以分为两种情况:A.行为人不依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非法地行使本人职务范围内的权力。B.行为人超越其职权实施某种危害社会的行为。③此为通说。(2)三项表述:基于滥用职权与玩忽职守的区别,以及滥用职权应当包括不作为方式,将滥用职权的情形分为三种:

6、A.擅权妄为:行为人不正当地行使自己职务范围内的权力;B.超越职权:行为人超出了职务权限处理了其无权处理的事项;C.不履行自己的职责,即表现为职务上的不作为。④(3)四项表述:基于司法实践中滥用职权的主要表现,将滥用职权的情形列为四种:A.超越职权,擅自决定或处理没有权限的事项;B.玩弄职权,随心所欲决定或处理事项;C.故意不履行应当履行的职责;D.以权谋私,不正确履行职责。⑤相对而言,“两项表述”较为贴近司法解释,逻辑路径也较为明确;“三项表述”在贴近司法解释之余,特别强调了滥用职权的不作为方式;“四项表述”较为具体地阐明了司法解释

7、的含义(ABD),并且表明滥用职权包括不作为方式(C)。二、滥用职权的理论分析与应然定位对于滥用职权的具体含义的定位,总体上应当遵循我国《刑法》以及司法解释的具体规定;并且,应注意将滥用职权行为与玩忽职守行为相分离;同时,也应考虑刑法理论对于滥用职权本义的规律性揭示。因此,本文对于滥用职权含义的理论分析,试从如下两个方面展开:(一)滥用职权的形式实质基于滥用职权应有的本义,作为渎职犯罪的重要类型之一,滥用职权与自身职权行为密切相关,具体表现为:借用职权而亵渎职权;形式上似乎行使职权,实质上背离职权宗旨;借行使职权之名,行背离职权之实。

8、滥用职权的这一特征,使滥用职权与冒用职权等其他行为相区分。倚仗自己手中的职权,肆意使用职权而偏离职权应有轨道,这是职权的滥用;自己本无职权,假冒职权身份而实施所谓的职权行为,这是职权的冒用。(二)滥用职权的基本蕴含基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