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刑制度在中国面临的挑战及未来的命运

死刑制度在中国面临的挑战及未来的命运

ID:10744203

大小:87.5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8-07-08

死刑制度在中国面临的挑战及未来的命运  _第1页
死刑制度在中国面临的挑战及未来的命运  _第2页
死刑制度在中国面临的挑战及未来的命运  _第3页
死刑制度在中国面临的挑战及未来的命运  _第4页
死刑制度在中国面临的挑战及未来的命运  _第5页
资源描述:

《死刑制度在中国面临的挑战及未来的命运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死刑制度在中国面临的挑战及未来的命运关键词:死刑制度/未来走向内容提要:死刑问题是近年来争论不休的热点问题。从历史层面、文化层面以及司法层面对死刑制度进行多角度的考察,对我国死刑制度的未来走向及制约因素进行剖析,指出中国死刑制度的未来走向,并尝试进行合理的制度设计。死刑问题是近年来争论不休的热点问题。死刑制度在中国面临怎样的挑战,未来的命运如何?这是一个必须深入探讨的问题。今天,我之所以选择这个题目作为演讲的主题,有以下几个原因:第一,近十年来,我们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已经发展到了一个相对平稳的繁荣阶段,也就是平常所说的国泰民安的和平时期,政治的文明,经济

2、的昌盛,文化的开化,社会的和谐,制度的宽容等,提升了人们对生命价值的认识,使得我们讨论死刑这个严肃而冷峻的话题有了基础。第二,我和我的同事一直在从事一个和欧盟合作的项目——关于加强中国死刑案件的辩护技能以及减少中国的死刑以至废除死刑的课题研究。这个项目从2002年底开始启动到2005年底结束,但后续工作现在还在进一步进行中。在这个项目的开展过程中,我们做了很多调查,主要是围绕死刑问题,有关的调查结果已经于去年由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今年又出版了一些关于死刑问题的著作,都是跟欧盟合作的。这些合作使得我们与国际社会的零距离接触越来越频繁,融入国际社会的趋

3、势越来越明显,同时在这种交流中也引起了我们对死刑制度的反思。第三,近年来,司法实践中出现了一些死刑冤假错案,特别是新闻媒体对这些冤假错案的跟踪报道,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而最高人民法院又收回了死刑的复核权,并且要求所有的死刑二审案件从今年的7月1日起必须开庭审理。死刑这个本身不应该成为问题的问题,在这种背景下成为被热烈讨论的问题,这是情理之中的事。西方有一句谚语,叫做“枪炮作响法无声”,也就是说在战争年代,法律的声音是很微弱的,甚至是无声的。现在欧盟的成员国没有一个国家还保留死刑,因为欧盟规定了欧盟的东扩过程是一种和平的发展趋势,而欧盟认为,在和平时期是不需

4、要死刑的,所以加入欧盟的一个前提条件就是废除自己国家法律制度中的死刑制度。从这一点来看,死刑问题不仅仅是中国的问题,更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在这样一个背景下,中国的死刑制度往何处走、怎么走,就是我们现在需要关注、讨论、解决的问题。下面我从几个方面来谈一些个人看法。一、从死刑的历史层面看死刑制度面临的挑战死刑是怎么出现的?从今天我们接触到的文献资料来看,已经找不到一个很合理的说法来解释死刑制度为什么会产生?死刑制度为什么会一直延续下来?从意大利学者贝卡利亚1764年首次提出废除死刑以来,到今天已经240多年了,关于死刑废除或存在的争论一直延续到现在。这一争论实际

5、上已毫无意义了,因为存在论者的理由实际上就是废除论者所反对的,而废除论者所坚持的理由实际上也是存在论者所反对的。所以,我觉得,应该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死刑的发展和命运。在中国古代,人们认为死刑的存在具有天然的合理性。从古代的《吕刑》到《唐律》到清末的《大清新刑律》,从1935年的《刑法》到1979年的《刑法》到1997年修订后的《刑法》,死刑制度一直保存了下来。从春秋战国时期的很多文献资料的记载中,可以看出一个很强烈的信念:杀人者死。春秋时期的一些法家们更主张“以杀去杀,虽杀可也”,就是说用死刑来制止暴力行为是可以原谅、可以考虑的,因而也是正当的。中国古代很多法

6、家以及其他学派大家的思想中都强调的一点,就是希望不要律法,不要诉讼。中国古代法的思想里很重要的一点是“刑期于无刑”,就是说我们现在之所以需要刑法,需要用刑法来解决社会冲突,是希望通过现在使用刑法达到将来没有刑法或者不需要用刑法来解决冲突这一目的,并且最后进入一个无刑无讼的大同社会。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是“惧讼论”,不喜欢打官司,见到打官司就头疼,强调不需要通过法律手段来解决问题。诸子百家中的荀子说过一句经典的话:“杀人者死,伤人者刑,此乃百王之所同”。为什么会这样呢?荀子说的更绝,“不知其所由来者也”,也就是不知道是怎么来的。可见死刑在中国历史上表现出一种天然的

7、合理性和正当性,历代帝王都愿意用这个制度。另外,我们从刑法的发展历程来看。我国现行刑法规定,刑罚的种类有主刑和附加刑两类。主刑主要有身体刑和生命刑,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这是由早期的五刑演变而来的。早期的五刑分旧五刑和新五刑,旧五刑具体指墨、劓、剕、宫、大辟,后来演变成新五刑:笞、杖、徒、流、死。五刑的演变中有一点很值得我们玩味,那就是原来的肉刑变成了后来的身体刑,唯一没变的就是死刑,死刑被一直保留了下来。隋唐以后历经多次刑法改革,但死刑一直没变。历代统治者之所以没有改变死刑,可能就是因为死刑在历史上存在的天然性。废除肉刑,改为身体刑之后

8、,为了体现刑罚对犯罪的惩罚,于是改变了死刑的执行方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