菱形挂篮施工工艺

菱形挂篮施工工艺

ID:10750924

大小:61.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08

上传者:U-8429
菱形挂篮施工工艺_第1页
菱形挂篮施工工艺_第2页
菱形挂篮施工工艺_第3页
菱形挂篮施工工艺_第4页
菱形挂篮施工工艺_第5页
资源描述:

《菱形挂篮施工工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第一章菱形挂篮施工工艺一、总则1、本挂篮按某某工地图纸设计,最大重量为165T,最长为4.0m。2、本挂篮采用菱形结构,铺以轨道走行,在灌注砼和挂篮走行均无需设平衡重,在灌注砼时,挂篮后端锚于竖向预应力筋上。挂篮行走时,挂篮后端反扣于滑道上。在这两种情况下,滑道始终锚于竖向预应力筋上。3、挂篮承重部位随不同施工阶段变化,必须严格按规定的施工顺序、特别是挂篮的拼、移、拆的顺序进行作业,以确保挂篮的稳定,防止意外。4、本挂篮结构中以螺栓、销轴连接,在安装中各销轴务必按图纸进行对号入座。5、本挂篮按临时结构设计,必须严格控制施工载荷,以保安全。同时要加强对几何位置和预留孔尺寸的控制,以保证箱梁尺寸的准确和挂篮受力状态准确及结构稳定。6、本挂篮系在高空作业使用,必须绝对保证施工安全,每套挂篮应指定专人指挥工作。7、本挂篮使用期间,如有设计变更、操作顺序更动、施工顺序的调整、施工载荷加大等情况,须经现场指挥长批准方可施工。二、挂篮的组成1、承重系统:菱形架、菱形架后锚横梁、菱形架横联、前上横梁、前吊带、后吊带、后吊杆(底模后锚杆)、前支脚、后支腿。2、底模平台:前下横梁、后下横梁、纵梁、底模板。3、侧模系统:外侧模架及钢模架、滑架梁。4、内模、内滑梁。5、走行系统。6、后锚系统。7、滑道、锚杆。三、挂篮的安装在连续梁完成0#段灌注,并对0#段的其他施工已完成后,方可在0#段上安装挂篮,准备灌注1#梁段。(一)、滑道的安装:1、滑道按图纸要求进行组装,保证两滑道中心距及水平高度一致。滑道可靠的锚固在桥面上。 2、在0#段上同时各安装一只挂篮,以便向两个方向对称施工,保证双悬臂灌注的平衡。首先在0#段顶面安装滑道,要求两根左右滑道平直,在一个水平面上且顺桥方向不得偏向,采用垫板将滑道锚于预埋竖向预应力筋上。(二)、菱形架及前后支腿的安装1、用吊机将前支脚(在地面组装成总成)吊放在要灌注0#段的位置处,前支脚中心距已浇段前端400mm(400mm)。吊装后支脚(在地面组装成总成)。2、安装菱形架杆件(在地面组装成总成),与前后支腿组装,并用锚杆将菱形架后端锚于预应力筋上(菱形架后锚横梁上),用缆风绳固定菱形架。3、安装菱形架横联、前上横梁、侧横联。4、安装前工作平台的支架。5、安装前吊带、后吊带及短横梁。6、检查。(三)、安装侧模系统1、在桥下(地面或船上)将侧模支架、滑架、垫块联成整体。滑梁的位置按图纸尺寸放置,同时注意侧模支架的排列尺寸。2、将模板加焊在侧模支架上(螺栓已联)。3、检查4、提升侧模5、将前吊杆、后吊杆用螺母固定在菱形架上。初调侧模位置后,可在底模前、后横梁上焊接固定一根槽钢,其作用就是限制侧模的摆动及灌注混泥土时固定侧模的下端。6、检查。(四)、底模平台的安装1、在滑道和菱形架安装的同时,可在桥上(地面或船上)组装底模平台。组装好后进行检查,然后底模平台就位。2、提升底模平台3、将底模平台后下横梁与0#段梁底搭接穿后锚杆进行固定。4、安装前吊带,将底模前吊带固定在菱形架上。5、安装侧模工作平台及底模工作平台。6、检查。(五)、安装底模。至此、挂篮的主要部件依次安装完毕,然后根据1 #段的设计位置调整挂篮的位置及各点的标高。注意:立模标高应按设计标高另加预拱度和挂篮满载后自身挠度。此标高在气温较稳定时调整,不宜在日照、午后、寒流降温时进行,否则应另计温度差挠度。四、梁段灌注1、侧模及底模就位后,绑扎底模钢筋及钢束定位架,安装预应力束管道。2、绑扎腹板钢筋和预应力束管道。3、立内模、调整位置并用对拉螺栓与外侧模连接。4、绑扎顶板钢筋和安装预应力束管道。5、安装各种预留孔洞或预埋件。6、灌注砼前再在挂篮后端增加附加锚固点。7、经检查合格后方可灌注砼,桥面砼要求平整。五、挂篮的移动(一)、对1#梁段灌注完毕后,等混泥土达到设计强度的85%以上时,按设计对纵束进行张拉、压浆、待灰浆强度达到85%以上方可移动挂篮。1、抽拔侧模对拉螺栓进行脱模。2、拆除底模后锚杆,此时底模后端只用精轧螺纹钢吊住(与滑梁相联)。3、拆除侧模后端的吊杆。同时用后滑梁架将滑梁后端吊住,等待滑移。4、拆除挂篮后锚系统使挂篮的后支脚反扣于滑道上,此时滑道上的锚固不拆除。5、检查。6、用走行系统驱动挂篮前移,将底模、侧模、菱形架及内模一起前移,直至2#梁段位置。此时滑道仍锚在梁面上。7、用锚杆将挂篮后端与竖向预应力筋锚固,除次之外应再附加锚固点。8、安装底模后锚杆9、安装侧模后吊杆,调整后滑梁架。10、调整模板位置及标高。11、重复上述第四项中的各步骤,灌注2#梁段。(二)、对2#梁段灌注完毕后,等混泥土达到设计强度的85%以上,按设计对纵束进行张拉、压浆、待灰浆强度达到85%以上方可移动挂篮。1、解除菱形架后锚横梁对菱形架的锚固力(松螺栓,但不得拆除)。2、此时不得拆除对滑道的锚固。 3、采用走行装置驱动滑道向前移,移动至灌注3#段的位置。4、滑道就位后,检查滑道(前支脚处)的水平,两滑道的距离及顺桥方向是否符合要求,合格后,然后放松支撑前支脚的千斤顶,准备滑移挂篮。5、重复上述的第(一)项工作中1-5项工作。6、用走行系统驱动挂篮前移,将底模、侧模、菱形架及内模一起前移,直至3#梁段位置。7、重复上述的第(一)项工作中7-11项工作。至此1#、2#段施工完毕,准备施工3#梁段。以后挂篮和滑道的前移进入正常的施工程序。挂篮行走施工流程图:前一块段浇筑、张拉及压浆完毕安装挂篮保险装置行走前准备工作挂篮前移底篮及外侧模下降调整挂篮轴线及标高锚固外侧模行走小车施加挂篮后锚拆除挂篮后锚装设箱内吊带拆除箱内吊带装设翼缘板吊带拆除翼缘板吊带调整外侧模板安装挂篮滑移动力装置内模前移就位(钢筋绑扎后) 六、注意事项1、在挂篮施工过程中,必须遵守《桥涵施工技术安全规则》有关章节及设计文件有关要求。2、挂篮的使用过程中要时刻注意同步、对称以及安全。3、灌注梁段时,必须考虑挂篮的弹性变形及滑道垫块的压缩变形,以免由此引起梁体出现裂缝。4、挂篮滑道铺设要平直,应在一个水平面上。挂篮移动前应检查该拆、该换部件是否妥善完成。移动时须均匀平稳,左右同步、方向顺直。5、挂篮前移到位后,应首先安装后锚系统,灌注砼时应增加额外的后锚点,灌注砼同要求左右同步进行,要求对称,减少偏载。6、挂篮中使用的Ⅳ级钢应有保护措施。7、在预留挂篮施工孔洞时,位置尺寸要准确。8、挂篮中使用的连接器或螺母要拧足额的螺纹圈数,避免丝扣不均衡。9、吊起挂篮部件及其他重物时,应先提升10-20cm,经检查确认良好后方可继续起吊,同时要有指挥信号,有专人指挥。10、挂篮的使用必须实行岗位责任制,应指挥专人进行负责,检查、指挥工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