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电子证据及其司法适用

浅谈电子证据及其司法适用

ID:10754598

大小:63.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7-08

浅谈电子证据及其司法适用_第1页
浅谈电子证据及其司法适用_第2页
浅谈电子证据及其司法适用_第3页
浅谈电子证据及其司法适用_第4页
浅谈电子证据及其司法适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电子证据及其司法适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电子证据及其司法适用论文提要:当今社会,计算机日益普及,互联网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民的工作学习、人际交流,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于此同时电子信息化也正逐步深入司法实践中。电子证据在传统的民事诉讼中、在电子合同、电子商务及网络侵权案件等新兴案件的审理中均不时出现。这些都凸显了电子证据在司法实践中的重要性。本文从电子证据的内涵特征、电子证据的法律定位以及电子证据的司法适用为视角,探讨电子证据存在的社会环境以及法律环境,基层法院对于电子证据这类新兴证据如何审查认定等论文下载。一、电子证据的内涵及其特征(一)电子证据的内涵当今社会,计算机信息技术发展迅速,已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随之而来的是网络

2、的运用,电子商贸活动等新兴产业崭露头角。电子邮件、网上聊天、网络购物等也已走入人们的日常生活。电子文件开始成为传递信息、记录事实的重要载体。从法律的角度来看,这些电子文件若以当事人举证的形式向法院提交,则这些证据就可以成为电子证据。尽管理论界尚未对电子证据形成定论,也未见相关的立法规定,并且从目前国内外的法律文件及相关研究成果看,对电子证据的理解也不尽相同,但电子证据这一词已被广泛接受是不争的事实。对于电子证据的概念及其外延的界定是研究电子证据的基础。基于理论研究处于基础阶段,在对于电子证据的研究还未明朗、经验不足的情况下,对于电子证据的界定及其所包含的形式宜采用广义的界定方法,这有助

3、于我们对于电子证据的作进一步的研究。笔者赞同何家弘教授的关于电子证据观点:即以电子形式存在的、用作证据使用的一切材料及其派生物;或者说,借助电子技术或电子设备而形成的一切证据。(二)电子证据的特征案例一:市民陈某在网上购买衣服,当时她与网店约定,一旦自己不满意,可以无条件退货。在陈某收到商品后,质量和效果与网页上展示的商品效果完全不同,陈某要求无条件退货。商家虽同意退货,却要求陈女士退赔百元快递费和误工费。对此陈女士不肯答应,她想到此前双方的退货约定,将此前双方聊天记录截图发送给对方,表示若不按约定行事将向网站投诉并在论坛曝光。然而对方也发来一份聊天记录,虽然乍看与陈女士的聊天记录内容

4、相似,但里面陈女士却表示对货物很满意,但是你们便宜点我就不退货,对方认定陈女士是为了砍价恶意退货。陈某表示对方发来的截图中的话并非其所说。案例二:甲公司是一家从事对外贸易的企业,半年前与海外乙公司达成买卖服装的意向,因当面洽谈需支付高额交通差旅费用且时间浪费较多,双方一直采用电子邮件来商定协议条款,最后甲乙双方就相关条款达成一致意见后由甲将签字盖章的合同扫描后作为附件发送给乙,乙在收到邮件后将合同打印,也采取签字盖章扫描的方式将合同发送给甲。但于半年后乙公司因经营不善,无法支付货款。甲公司这时需要提供证据证明合同存在并真实有效。但甲公司业务员陈某一直使用Outlook软件来收发邮件,当

5、被告知对Outlook软件中的电子邮件办理保全证据公证效力较低时,甲公司负责人这才傻了眼。案例三:在2011年5月闹得沸沸扬扬的微博第一案:360董事长周鸿祎在微博上发表解开金山公司面皮系列文章,金山公司提起诉讼,要求周鸿祎停止侵权并公开致歉,索赔1200万元。最终,法院认定周鸿祎构成名誉侵权,判令其向金山公司赔偿8万元,并且连续7天在新浪、搜狐、网易三大网站的微博首页刊发致歉声明。此案因发生在微博上,所有证据采集均由电子数据形式呈现,故被称为国内微博第一案。从第一个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电子证据尽管是客观真实存在的,但是其看得见摸不着,且具有不稳定因素,可能会因为人为等因素被篡改。从第

6、二个案例中,我们不难看出电子证据在司法实践中的困难,电子证据难以保存,甚至难被认定。尽管电子证据存在着各种困难,但是相较纸质证据而言,电子证据却更能将整个事件的过程形象地记载下来。在案例二中,通过电子邮件,将整个谈判磋商的过程记载下来,排除人为篡改以及网络环境、技术限制等不利因素外,电子证据的证明力相比纸质证据更高。在第三个案件中,不难看出电子证据已经在司法实践中出现,证据已经步入电子时代。电子证据外在表现形式多样性,不仅可体现为文本形式,还能以图形、图像、动画、音频及视频等多媒体形式出现,为当事人维权提供了更多的渠道。二、将电子证据纳入我国诉讼证据的必要性(一)电子证据具有证明事实的

7、证据能力如前所述,电子证据具有脆弱性,易被篡改,使其真实性和安全性受到威胁。但不能否认电子证据中也蕴含着事实信息,该事实信息也能独立地证明案件的真实情况,故电子证据也应具有独立的证据能力。在英美普通法系,传闻证据规则和最佳证据规则是两条重要的证据规则。根据这两条规则,电子证据是计算机输出的书面材料是传闻证据,同时电子证据的正本及副本很难确定,因此电子证据很难作为证据使用。即使如此,普通法系仍有例外,美国法律通过对原件的扩大解释并承认电子证据中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