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问题引导科学探索活动

让问题引导科学探索活动

ID:10769221

大小:27.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08

让问题引导科学探索活动_第1页
让问题引导科学探索活动_第2页
让问题引导科学探索活动_第3页
让问题引导科学探索活动_第4页
让问题引导科学探索活动_第5页
资源描述:

《让问题引导科学探索活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让问题引导科学探索活动摘要:在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注重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今天,更加需要关注和研究如何让学生“问”。在某种程度上,“问”是“学”的起点,人的思维是从“问”开始的,只有“会问”,才能“会学”。因此,教师应让学生正确认识“问”的价值,乐于提问、敢于发问、善于提问,从根本上提高其自主学习的能力。关键词:想问;敢问;会问中图分类号:G633.9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2)27-0079-03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而全面发展的人的根本标志还在于具有创造性;探索创造能力的核心是思维能力。没有人怀疑提问在课堂教学中的价值,但提问却常常成为教师的

2、专利,学生似乎只需回答问题而无需提出问题。人们对课堂提问的关注也多局限在教师如何“问”上。应该说,这种研究是必要的,但是不全面的。下面,笔者就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如何实现让学生由“善答”到“善问”,以真正体现“学问”的内涵。一、创设情境,激发“想问”6就教师而言,培养学生“善问”能力的第一步是积极创造条件,营造一个充满问题的情境,让学生在充满矛盾和问题的教学场景中引发思维矛盾,进而提出问题。人的认识是一个自主选择的过程,教学应使学生变得敏锐、开阔而不是被动地适应文化,成为一个遵从者。学生应该成为发现知识、创造文化的人。课堂上能回答出问题标准答案的学生固然值得表扬,但能提出自己见解

3、的学生说明他们也在积极思考,这些学生更应得到教师的赞赏。作为师者,我们不能光想着“传道、授业”,还应更多地去“解惑”,即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我们不能让学生坐享其成,等待教师灌输,而是要求学生向未知领域主动探索。这些认识和做法无疑都要求教师帮助学生从“敢问”发展到”乐问”。61.教师要以问引问,使学生进入一种疑难情境,集中精力思考,并调动自己所有的知识储备和潜能来分析问题。”在“引问”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注重问题的质量,还应重视培养学生“乐问”的意识。教师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往往较平铺直叙的提问更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创造动机,并引起学生发问。如在学“物体的浮沉条件”时,教师通

4、过演示不同物体在水中的浮沉情况,提出了“物体的浮沉取决于什么”的问题,学生积极思考后,相继提出“如何探究物体的浮沉”“如何测物体的浮力”“如何改变物体的浮沉”“物体的浮沉条件有何应用”等一系列有价值的问题。然后,教师再让学生自主研究,这节课学生学习气氛很浓,效果也很好。课堂教学中经常会出现预想不到的问题和情况,有些生成性问题是很有价值、且利于提高教学效果的,教师不妨智慧地引导学生加以提问。例如:讨论声音能不能在固体中传播?结论是固体能够传声;但有同学却说,开着窗户听见外面的人说话,把窗户关上就听不见了,说明固体玻璃不能传声。因此,我们因势利导,有时会创造出精彩的教学情境,收到良

5、好的教学效果。有的教师遇到意外情况则会强行把学生拉到预设的轨道上来,怕解决不了丢面子。其实遇到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也不要怕丢面子,可以和学生一起讨论,把自己的思考方法和思维过程暴露无遗的展现给学生,有时也许没有得到满意的结论,学生却会从中得到别样的收获,比如教师思考问题的方法。2.教师要以趣激问,使学生进入一种好奇的状态,当他发现所学知识不能解决问题时肯定会激起思维的火花,问题也随之产生,学生就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提问,不断地否定和超越自己。如学习惯性时,老师先做了打蛋入杯等一系列有趣的小实验,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学生利用原先所学的知识却又无法解释,于是立即提出了“为什么会这样”的

6、问题,这时教师因势利导,6学生就很容易得出结论。这样的教学才富有启发性和探索性,才能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等能力以及主动思维的习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也可以通过设计一些有趣、出人意料的实验,让学生观察、分析提出问题。在教学中,笔者设置了一些有趣的实验,让学生通过仔细观察、比较,引导他们提出问题。如学习大气压强时,笔者做了这样的实验:取两只粗细不同的试管,将粗试管装满水,把细试管管底插入粗试管中一小部分,再将其倒立竖直。此时观察到试管中的水流出,细试管上升到粗试管的底部。进而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提出问题:为什么细试管能上升到粗试管的底部?又如,学习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时,在倒置的漏

7、斗里放一个乒乓球,用手指托住乒乓球。然后从漏斗口向下用力吹气,并将手指移开,乒乓球不下落。学生会问:乒乓球为什么不会掉下来呢?是什么力托住了乒乓球?当这些实验的结果与学生原有的认知相矛盾时,学生便提出为什么会有这些现象的问题。3.学生的学习离不开合作,更离不开合理、适当的竞争。教师既要鼓励合作,也要激励竞争。一般而言,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清晰性、流畅性等在竞争性的条件下更能得到充分发展,创造性思维更易形成。竞争中的优胜者在获得奖励的同时,还会品尝到成功的喜悦,这种精神上的收获会极大地强化其问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