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方法及策略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方法及策略

ID:10792235

大小:30.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7-08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方法及策略_第1页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方法及策略_第2页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方法及策略_第3页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方法及策略_第4页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方法及策略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方法及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方法及策略  【摘要】新课程改革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以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多样性教学就是从教材和学生实际出发,以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使枯燥抽象的思想品德课生动起来,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增强教学效果。  【关键词】思想品德多样性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2-0070-0210  新课程改革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以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多样性教学就是从教材和学生实际出发,以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使枯燥抽象的思想

2、品德课生动起来,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增强教学效果。既符合学生认识、记忆的规律,又能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过程中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还能优化教学过程,创设生动活泼、多元化的学习环境,进一步减轻学生负担,使思想品德课焕发出更加绚丽的乐章。以下是多年来在新课程教学中的一些粗浅的认识和感受,姑且说出来,以抛砖引玉。不妥之处敬请各位同仁批评指正。  一、钻研新课程标准做到有的放矢  新课标初中《思想品德》教材在总体设计思路上有一个标准理念,那就是按“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这样一个框架分年级组织教材。就构建体系而言,既体现了整体上的综合性,又显得形散而神聚,

3、其特点是:立足于当前学生成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着眼于学生未来发展和终身守信的价值观培养。基本思路如下:  七年级学生刚刚步入初中,面对如何走向新的学习生活,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在新起点展望未来的问题,在教材内容上始终突出了相互关爱、自立、自信、自尊、自强这样一个核心理念,教育学生学会学习,珍视初中生活,做生活的主人,社会的强者。10  八年级是学生向青春期过渡的主要阶段,面临学习分化,同学关系、家庭关系、师生关系等诸多方面纷繁复杂的心理矛盾,需要帮他们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教育的任务是帮助、指导学生度过青春期,核心理念是使他们学会交往、学会合作、了解权利、履行义务,做善于合作、学法

4、、知法、守法、用法的合格公民。  九年级是义务教育的关键一年,学生面临多种选择,如何选择和规划未来,如何更好的融入社会,参与社会生活,将来的前途和命运如何,都是他们所面临的问题。教育的主要任务也是帮助、指导学生明确责任和使命,主动参与社会生活,树立远大理想,选择希望人生,为构建和谐社会努力的信念。因此,教育教学的核心就是明确责任、鼓励参与、理性选择,迎接明天,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新一代。  如果我们把握了教材的这一框架,就能够在教学中像木匠盖房子一样,房有多大,用材多少,怎样装潢,怎样布置,就能做到有的放矢,心中有数,忙而不乱,繁而不杂,游刃有余。  二、树立课改理

5、念提高自身素质  课程改革带动了课堂教学改革,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是教学理念的更新。新课改后,有很多老师都感觉到政治课越来越难上,学生越来越难教了,那么多的活动材料,那么少的教材内容,又没有固定的结论,究竟怎样上呢?作为政治老师怎样面对这种新情况?怎样才能完成教学任务?我认为应该面对现实,正视现实,探究教学方法,发挥主导作用是关键,主要应从以下两点做起:  (一)灵活使用教材10  新教材给教师教学方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也给教师教学提供了一个更广阔的空间。我常听说年轻老师说内容太少,没法讲,特别是活动开展有难度。我认为关键在于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不够。初中教材用于表述概念,

6、观点和结论的内容相当简洁。有时还以反问形式表达,如果老师再照本宣科,把知识点读一读、画一画、背一背,教学过程枯燥乏味,学生肯定不喜欢,更谈不上质量问题。因此,在上课前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就显得相当重要,而这种理解和把握首先要建立在课改理念转变上,不能拘泥于教材本身。教师要有一套适合本班实际和自己的教学设计和理念,也就是要让教材为“我”所用,它只是我的工具书。对内容取舍、课题名称、教学逻辑都由“我”设计,只要实现教学目标就行。比如:八年级第一单元第一课第三框“难报三春晖”主要让学生领悟父母的爱心和付出应该得到回报,应该孝敬父母长辈,以及如何落实到实际行动中,教材设计了两个小故事

7、,六个情景让学生感悟什么是孝和怎样孝敬父母。而我的设计则是从唐代诗人孟郊《游子吟》主题分析入手,体味母爱的无私和伟大(有人说这不是语文课吗?),然后重新设计一些故事“羊羔跪乳,乌鸦反哺,丁兰雕母”等故事深化扩展,使学生感觉课堂有新意,愿学、爱学。如果照本宣科则难以调动学生的兴趣,因为有很多同学已经读过了教材上的故事,再听则索然无味了,更难以达到教学目标。10  所以教师要在理解教材的基础上对教学内容有自己的感悟。当有了自己的感悟,才能在教学中做到合理使用教材,超越教材,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思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