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 2.1《元素与物质的分类(2)》教案 鲁科版必修1

高中化学 2.1《元素与物质的分类(2)》教案 鲁科版必修1

ID:10800280

大小:15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08

高中化学 2.1《元素与物质的分类(2)》教案 鲁科版必修1_第1页
高中化学 2.1《元素与物质的分类(2)》教案 鲁科版必修1_第2页
高中化学 2.1《元素与物质的分类(2)》教案 鲁科版必修1_第3页
高中化学 2.1《元素与物质的分类(2)》教案 鲁科版必修1_第4页
资源描述:

《高中化学 2.1《元素与物质的分类(2)》教案 鲁科版必修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考资源网(ks5u.com)您身边的高考专家第二章元素与物质世界第一节元素与物质的分类一.教材分析(一)知识脉络学生在初中化学中已经认识了几种具体物质的性质和单质、酸、碱、盐、氧化物的一般性质,但他们只是从单个物质的角度认识物质的性质,尚未从一类物质的角度认识物质的性质,更未建立起元素与物质的关系。因此,通过元素与物质的关系的研究,引导学生以元素的观点认识物质;通过研究用不同的标准对物质进行分类,使学生建立分类的观点。在分类的基础上,研究纯净物——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

2、中已存在溶液、浊液等混合物的观点,进而引进一种新的混合物——胶体,建立分散系的概念,丰富学生对混合物的认识,并使学生了解胶体的一般性质,学会从粒度大小的角度对混合物进行分类。物质元素纯净物混合物单质化合物溶液浊液胶体氧化物酸、碱、盐电解质非电解质丁达尔现象电泳聚沉(二)知识框架(三)本节教材的主要特点从单个物质向一类物质过渡,体现分类思想的应用,为形成元素族奠定基础,并以概念同化的方式引入新概念——胶体。二.教学目标(一)使学生初步接触各种元素及其化合物,知道元素以游离态和化合态两种形态在物质中存在,以及每一

3、种物质都有自己的物质家族,建立起元素与物质家族的关系,了解110多种元素为什么能组成上千万种物质。(二)从物质组成和性质的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为研究物质的通性建立认识框架,同时知道可以依据不同的标准对物质进行分类。了解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反应关系,掌握一类物质可能与哪些其它类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体验了解研究一类物质与其它类物质之间反应的关系的过程方法。(三)知道胶体是一种重要的分散系,了解胶体的丁达尔现象、电泳、聚沉等特性,能够列举生活中胶体的实例,了解胶体性质的简单应用。三.教学重点(一)知识与技能

4、:元素与物质的关系;胶体的性质。(二)过程与方法:探讨各类物质的通性及其相互反应关系,学会如何以元素为核心认识物质,从多角度依据不同标准对物质进行分类并体验分类的重要意义。-4-www.ks5u.com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高考资源网(ks5u.com)您身边的高考专家(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分类的重要意义,依据不同的标准对物质进行分类;让学生树立运用化学知识,使自己生活得更健康。四.教学准备(一)学生准备要求学生复习初中化学中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关系,复习第一章第二节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为

5、学习本节教材做准备。(二)教师准备教学媒体及课件;概念图;实验探究的药品及仪器。五.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教学方法——引导探究法;学习方法——合作学习法。六.课时计划:3课时七.教学过程【板书】第一节元素与物质的分类第2课时二.物质的分类交流·研讨学生列举熟悉的物质,写出化学式,根据一定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并绘制简图。绿色蓝色紫红色CuCu(OH)2Cu2(OH)2CO3CuSO4CuSO4·5H2OCuOuOCuOuOCuO化合物氧化物盐碱单质蓝色白色黑色五彩缤纷的铜世界教师引例:学生演练,教师要及时给出鼓励性

6、、发展性评价,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1.物质分类标准的研究(1)物质是否由同一种分子组成(学生回忆初中化学或科学的内容)——纯净物和混合物。(2)要根据被分散物质颗粒的大小可将混合物分为溶液、浊液、胶体等。(3)纯净物是否由同种元素组成——相同元素构成单质(游离态);不同元素构成化合物(化合态)。(4)化合物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是否导电——电解质和非电解质。(5)根据化合物的性质可将它们分为酸、碱、盐、氧化物。(6)根据反应物在化学反应中的表现,可将反应物分为氧化剂和还原剂。物质纯净物混合物单质化合物酸、碱

7、、盐氧化物电解质非电解质溶液浊液胶体元素-4-www.ks5u.com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高考资源网(ks5u.com)您身边的高考专家2.单质、氧化物、酸、碱和盐之间的关系活动·探究(1)探究示例:反应物实验现象结论类别:盐类别:酸类别:氧化物类别:碱类别:单质NaOH(酚酞)氧化铜AgNO3锌盐酸锌溶解,有大量气泡冒出酸能和活泼金属反应放出氢气。碱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酸能和碱发生中和反应。黑色的氧化铜溶解,溶液变蓝色。酸能和碱性氧化物反应。产生白色沉淀酸能和某些盐反应。(2)学生探究:将全班学生分为四个小组

8、分别探究以下四种代表物的性质,填写探究报告,然后全班汇报、交流探究结果(探究的目的是让学生尝试探究一类物质的通性,初步体验研究一类物质性质的过程和方法)。①、金属铁(单质)的性质;②Ca(OH)2(碱)的性质;③CuSO4(盐)的性质;④氧化铜(碱性氧化物)的性质。(3)在活动探究的基础上,建立单质、酸、碱、盐、氧化物之间的关系图示(学生补充完成P33图2—1—4),并写出相应转化关系的化学方程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