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融资的困境及其解决路径论文

我国高校融资的困境及其解决路径论文

ID:10847893

大小:57.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08

我国高校融资的困境及其解决路径论文_第1页
我国高校融资的困境及其解决路径论文_第2页
我国高校融资的困境及其解决路径论文_第3页
我国高校融资的困境及其解决路径论文_第4页
我国高校融资的困境及其解决路径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国高校融资的困境及其解决路径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我国高校融资的困境及其解决路径论文摘要:本文认为,高校巨额债务则是高校基于公益事业单位的法律地位所导致的融资困境所致。虽然高校的政府财政拨款不断增长,但是其所占GDP的比重却在逐年下降,而高校不断飙升的基建支出促使其向商业银行贷摘要:本文认为,高校巨额债务则是高校基于公益事业单位的法律地位所导致的融资困境所致。虽然高校的政府财政拨款不断增长,但是其所占GDP的比重却在逐年下降,而高校不断飙升的基建支出促使其向商业银行贷款,因而,国家开发银行这一政策性金融机构的介入应成为化解高校融资风险的必要选择。关键词:高校融资;

2、困境;国家开发银行2007年3月19日,吉林大学财务处在该校校内网上贴出名为“吉林大学关于召开征集解决学校财务困难建议座谈会的通知”,自曝已欠巨额债务,据称该校债务已达30亿元。这似乎并没有出乎很多人的意料。一方面,是因为“从2005年开始,我校(吉林大学)新增银行贷款必须上报教育部批准,未经批准,不得贷款,否则将追究责任,对此,我校近两年是按规定办理和执行的。”另一方面,是因为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06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显示,2005年以前,我国公办高校向银行贷款总额达1500亿-2000亿元,

3、几乎所有的高校都有贷款。但是高校巨额贷款的成因却更值得引起关注。一般认为,高校贷款的直接原因是扩招,根本原因则是政府的积极财政政策。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中国经济增速趋缓,以增加投资、扩大内需来拉动经济增长的观点被决策层采纳。但笔者认为,其实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那就是我国高校融资渠道的狭窄,而这又是我国高校基于自身的法律地位所导致的融资困境所致。一、我国高校融资的困境——基于其法律地位的分析(一)我国高校融资的现状自1992年以来的十多年间,我国高等教育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投融资格局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然而,教育投

4、入水平偏低、融资渠道相对狭窄的基本特征还是没有得到根本改变。我国目前高等教育融资状况可概括为“一主三辅”机制:即以政府财政拨款为主,学校校办产业、社会集资和学生缴费三个方面为辅。虽然政府在高等教育中的资金投入比例比以前大大缩小,但财政性投入仍然为我国高等教育中最主要的资金来源。早在1993年颁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就明确指出:“要逐步建立以国家财政拨款为主,辅之以征收用于教育的税费、收取非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费、校办产业收入、社会捐资集资和设立教育基金等多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体制。”《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

5、法》(以下简称《高等教育法》)也明确提出:“国家建立以财政拨款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高等教育经费为辅的体制,使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这为我国高等教育融资多元化提供了法律依据并指出了发展方向。为了拓宽高等教育资金来源渠道,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家提出多渠道筹集办学资金的战略,明确以财政拨款为主体,大力鼓励通过财、税、费、产、社、基等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提出要逐步建立起政府、受教育者和社会三者共同分担的教育投入机制。近年来,我国政府的财政性教育经费一直在增加,尤其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政

6、府财政性高教经费投入更是大幅增长。从1999年的472.8亿元到2002年的787.51亿元,增长了将近70%。但另一方面,政府高教拨款占普通高校总投入的比例却从61.8%每年快速下降至不足50%,下降了近12个百分点。虽然国家财政对教育的投资总量逐年增加,但高等教育占财政教育经费的比例却在递减。2002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第一次下降到50%以下,改变了我国高等教育以政府财政性投入为主导的局面。而2005年,财政性教育支出资金占GDP的比重约为3.12%,2006年则仅占2.86%,距1992年国务院提出的“到20

7、00年应达到GDP比重的4%”目标,仍有相当差距。由此可见,高校扩张成了政府特定历史时期财政扩张政策的载体,虽然其目标价值的妥当性还有待定性,但是本应该水涨船高的高等教育政府财政性投入却在不断缩水。因而政府通过默许、鼓励、强制以及补助的方式促使高校向国有商业银行贷款,固然减轻了当期财政支出的压力,但不过是推延了财政支付的时间。基于国内绝大多数高校的公办性质,一旦高校无力还贷,这部分债务势必成为政府的隐性负债,“政府对高校不良贷款负有最终的偿付义务。”这当然是后话了,就目前而言,只有明确高校基于其自身的特殊法律地位是

8、如何融资的,才有可能从根本上审视其目前融资渠道的合理性与合法性,以及今后的还贷风险问题。(二)我国高校融资的法律地位根据《高等教育法》第二十四条的规定,设立高等学校,应当符合国家高等教育发展规划,符合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不得以营利为目的。因而高校属于公益事业单位,性质为非营利性组织。而我国目前高校在除政府财政性拨款以外的最主要的融资渠道便是向商业银行贷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