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囊皮脂腺囊性错构瘤1例 王连祥(42-43)

毛囊皮脂腺囊性错构瘤1例 王连祥(42-43)

ID:10854094

大小:5.11 MB

页数:2页

时间:2018-07-08

毛囊皮脂腺囊性错构瘤1例 王连祥(42-43)_第1页
毛囊皮脂腺囊性错构瘤1例 王连祥(42-43)_第2页
资源描述:

《毛囊皮脂腺囊性错构瘤1例 王连祥(42-4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042临床皮肤科杂志2011年40卷第6期JClinDermatol熏June2011熏Vol.40熏No.6毛囊皮脂腺囊性错构瘤1例王连祥1,程瑞琴2,赵海月1(1.北京京城皮肤病医院中医皮肤科,北京100192;2.南昌大学第四附属医院皮肤科,江西南昌330000)[关键词]错构瘤,囊性,毛囊皮脂腺[中图分类号]R739.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0-4963(2011)061病历摘要患者男,34岁。因头皮结节伴瘙痒10年,于2010年4月3日来院就诊。患者10年前右侧颞部头皮出现一米粒大丘疹,渐增至黄豆大。发病前无虫咬、外伤及其他

2、器官肿瘤病史,家族成员中无类似疾病。体格检查:各系统检查无异常。皮肤科检查:右侧颞部头皮一肤色黄豆大结节,表面光滑,质地中等,稍活动,边界清楚,表面有明显小凹陷,凹陷内有多根毛发穿出(图1),皮损表面未见溃破、出血、结痂。实验室检查:常规检查均正常。皮损组织病理检查:损害在真皮内,由毛囊漏斗部囊腔构成,腔内有角质物,部分囊腔内可见毛髓生长,与表皮无联系。多数皮脂腺小叶通过皮脂腺导管与囊腔相连,周围可见裂隙形成(图2A),并见大汗腺(图2B)。结合临床及组织病理表现诊断为:毛囊皮脂腺囊性错构瘤。治疗:手术切除。右侧颞部头皮一圆形结节,边界清楚,上有

3、明显小凹陷,凹陷中央有多根毛发穿出图1毛囊皮脂腺囊性错构瘤患者头皮皮损ABA、真皮内毛囊漏斗部构成囊腔,腔内有角质物,部分囊腔内可见毛髓生长,与表皮无联系,多数皮脂腺小叶通过皮脂腺导管与囊腔相连,周围可见裂隙形成(×100);B:瘤组织内可见大汗腺(×100)图2毛囊皮脂腺囊性错构瘤患者皮损组织病理像(HE染色)2讨论毛囊皮脂腺囊性错构瘤是一种少见的错构瘤,由毛、皮脂腺和间质成分组成,由Kimura等于1991年首次报告,其后国内外陆续有报道,典型表现为孤立对称、直径约1cm的丘疹或结节,好发于面中部及头皮部位,尤其是鼻部,也有巨大皮损和发生于生

4、殖器部位的报道[1]。王雷等[2]报告1例发生于臀部的巨大毛囊皮脂腺囊性错构瘤。Aloi等[3]曾报告1例同时伴有毛囊旁黏蛋白沉积的病例。临床上毛囊皮脂腺囊性错构瘤无明显特异性,诊断主要依据组织病理检查,表现为在真皮内可见毛囊漏斗扩张、畸形并与增生的皮脂腺组织相连,在毛囊、皮脂腺周围有增生硬化的胶原,部分胶原硬化呈板层状,很多皮脂腺小叶通过皮脂腺导管与囊腔相连,偶尔可见不同生长阶段的毛囊,有时毛囊结构畸形,也可见小囊性大汗腺,上皮结构周围有层状致密的胶原纤维增生,纤维上皮结构与邻近增生间质有裂隙[1]。有时在真皮内可见到成熟的脂肪组织,类似浅表脂

5、肪瘤样痣的组织病理改变[4]。有学者认为毛囊皮脂腺囊性错构瘤可能是晚期毛囊瘤[5]。尽管本病皮损初看与毛囊瘤相似,特别是皮脂腺变异型,但组织病理上本病一般与表皮不相连,并有显著的间质成分,有助于与毛囊瘤鉴别。但目前文献上将其列为一种独立的病种进行阐述。本病与毛囊瘤的区别在于其多为先天性的,临床表现为外生性、结节性损害,组织病理学上间质胶原明显硬化,部分可伴有真皮内脂肪组织增生和显著血管成分,血管周围纤维常增生,似浅表脂肪瘤样痣,还有学者发现其伴有神经组织的增生性改变[6]。本例患者临床表现为一孤立结节,与以往报道不同,组织病理表现无特殊。本病一经

6、确诊,手术治疗效果可,但易复发。国外曾报道CO2激光和阿维A联用成功治疗生殖器部位毛囊皮脂腺囊性错构瘤1例[7]。(承蒙首都医科大学附属朝阳医院蔡有龄教授阅本文组织病理片,特此致谢)参考文献[1]MckeePH,CalonjeE,GranterSR.皮肤病理学——与临床的联系[M].朱学骏,孙建方,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543-1544.[2]王雷,杨励,高天文.巨大毛囊皮脂腺囊性错构瘤[J].临床皮肤科杂志,2007,36(1):14-15.[3]AloiF,TomasiniC,PippioneM.Folliculosebace

7、ouscystichamar-tomawithperifollicularmucinosis[J].AmJDermatopathol,1996,18(1):58-62.[4]TanimuraS,AritaK,IwaoF,etal.Twocasesoffolliculosebaceouscystichamartoma[J].ClinExpDermatol,2006,31(1):68-70.[5]SchulzT,HartschuhW.Folliculo-sebaceouscystichamartomaisatrichofolliculomaatits

8、verylatestage[J].JCutanPathol,1998,25(7):354-364.[6]ToyodaM,Morohash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