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_家_级_教_学_成_果_奖_推_荐_书

国_家_级_教_学_成_果_奖_推_荐_书

ID:10945282

大小:236.51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8-07-09

国_家_级_教_学_成_果_奖_推_荐_书_第1页
国_家_级_教_学_成_果_奖_推_荐_书_第2页
国_家_级_教_学_成_果_奖_推_荐_书_第3页
国_家_级_教_学_成_果_奖_推_荐_书_第4页
国_家_级_教_学_成_果_奖_推_荐_书_第5页
资源描述:

《国_家_级_教_学_成_果_奖_推_荐_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推荐书成果名称研究型大学本科教学质量长效保障体系建设的研究与实践成果完成人陈春声刘济科王庭槐吴晓枫陈慧成果完成单位中山大学推荐等级建议国家级推荐单位名称及盖章广东省教育厅推荐时间2009年4月5日成果科类其他021531代码600449序号编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一、成果简介成果曾获奖励情况获奖时间获奖种类获奖等级奖金数额(元)授奖部门2009.3广东省第六届教学成果一等奖30000广东省教育厅2006.1广东省高教改革工程重点资助100000广东省教育厅2008.12校教学成果一等奖中山大学成果起止时间起始:20

2、03年9月完成:2008年9月主题词本科教学质量保障研究型大学1.成果简介及主要解决的教学问题本项目作为广东省高教改革重点课题,以发展性的高等教育质量战略管理理念与教育哲学、教育生态学等多学科观点为理论基础,以信息论、控制论及教育评价的方法与技术为主要手段,建成了覆盖研究型大学本科教学各领域、学校成员全体参与、渗透本科教学全过程的教学质量长效保障体系。主要解决的教学问题有:1、突出本科教学在研究型大学的中心地位,形成教学相长、学科交叉、教学与科研融合、以和谐发展为特色,有利于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长效运行的大学文化。2、促进科研“反哺

3、”教学,实现研究型大学本科生源、师资结构的优化与教学资源的高效配置。3、建立了涵盖研究型大学本科教学各节点的质量评价标准和制度规范体系,并构建了以“厚基础、宽口径、重个性、求创新”为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4、改革培养模式,通过理论与实训教学结合、通识与专业教育融合,本科生与研究生教育衔接、本土化与国际化教育接轨,提升本科生的创新实践能力、综合素养与国际竞争力。5、引入过程性评价与发展性评价技术,建成集质量要素的过程控制、质量状况的内部评审、质量信息的反馈调控、质量保障的再评价为一体的本科教学质量综合调控体系,变本科教学质量的“散点管理

4、”为“系统保障”。2.成果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1)加强本科教学政策导向与激励机制的顶层设计调整教师业绩津贴分配比例,本科教学工作占较大比重。建立教学质量“预警机制”、课堂教学达标制、新教师帮扶与教学评奖常设机制。实施科研与教学二维结合的管理体制,促进高水平科研向教学渗透。(2)在基础性平台建设中发挥研究型大学的教育学术优势试点“自主招生”,综合选拔高素质、有特长的优秀生源。“发展性教师培训”、“中青年教师教学激励”与“全方位教学改革与研究支持”三点一线,培养“研究型”教师。探索“课程教学项目负责制”,由“专家型”教师牵头建设高水准教

5、师团队。设立“博学工程”本科教学专项,建好创新实践培训支撑体系。(3)优化研究型大学本科教学质量的标准体系建设立足研究型大学定位,建立课堂教学与课程、专业建设的评价指标,变知识的“一维评价”为素质与能力的“多维评价”。同时,将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与教学评优、职称晋升等挂钩,对各类评教结果均不合格者,学校在晋升职称与考核聘任上实行一票否决。(4)实施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本科教学质量工程创新计划以全程科研实践、跨国跨校交流、创业技能培训为载体,让学生提早介入科研与社会、产业实际,拓宽国际视野。实施跨学科培养、全程导学,促进本科与研究生教育衔接

6、。(5)建立本科教学质量全过程跟踪调控机制评价对象多样性,开展对教师授课、学生学习、课程及专业建设的多层次评价。评价活动全程化,将质量控制贯穿教学的输入、输出和实施过程。评价手段信息化,基于网络平台收集信息。评价主体多元化,全员参与教学质量评审。注重再评价,促进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再优化。3.成果的创新点理念层面:构建人本管理和科学管理方法兼备的本科教学质量保障模型,倡导质量保障的发展功能与监控、认证功能结合,以促发展为核心特色的“双轨”价值取向,深挖教学质量保障的“动力源”,促进本科教学活动持续健康发展。机制层面:在引入ISO标准化质

7、量管理思想的同时,注重协调好研究型大学中教学管理规范性与学科多样性的关系,增进学科交叉融合,促进本科与研究生教育的衔接及“教—学—研”的相互渗透。模式层面:通过Appraise(评价)、Approve(审核)、Arbitrate(仲裁)、Adjust(调控)的“4A”环节,构成立体的“质量监控网”,形成以“评价—改进—再评价”为主要内容,具有自我完善功能的“质量环”(Qualityloop)管理模式,实现集教学质量的预防性控制、教学过程实时监控和教学信息反馈调控三位为一体的教学质量综合调控。技术层面:建立基于网络的“教学状态信息采集

8、及分析平台”,注重过程性的管理与目标管理结合,实行多主体、多维度、发展性的教学质量评价及立体、全程的质量保障。4.成果的推广应用效果(1)校内应用情况本项目充分发挥研究型大学的教育科研优势,提升本科教学质量保障基础平台和创新实践教学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