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生考试作弊的思考论文

关于学生考试作弊的思考论文

ID:10961165

大小:50.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09

关于学生考试作弊的思考论文_第1页
关于学生考试作弊的思考论文_第2页
关于学生考试作弊的思考论文_第3页
资源描述:

《关于学生考试作弊的思考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关于学生考试作弊的思考论文近年来,学生考试作弊现象屡屡发生,这一问题困扰着不少学校和教育工作者,以反作弊为主题的研究也逐步地引向了深入。许多研究者对学生作弊的形式、心态、作弊行为产生的思想根源及社会根源作了多方近年来,学生考试作弊现象屡屡发生,这一问题困扰着不少学校和教育工作者,以反作弊为主题的研究也逐步地引向了深入。许多研究者对学生作弊的形式、心态、作弊行为产生的思想根源及社会根源作了多方面的探究,并且提出和多种相应的防治措施以进行教育和控制。但是,究其效果并不尽如人意。笔者就学生作弊研究重新作了不同角度的思考,在此提出来,看能否有助于对考试作弊现象究根探源,以便对症下药,减少并杜绝这一陋习

2、。学生考试作弊由来已久,反作弊研究亦引起了人们的重视,但就到目前的研究来看,只重横向研究,忽略纵向研究;只重个体研究,忽略群体研究;只重对被教育者的研究,忽略了对教育者的研究。1从纵向看,学生作弊有低龄化、普遍化的趋势以往许多的研究,横向地把作弊对象分为差生、中等生、优生,分门别类采取教育防治措施,但忽略了近年来学生作弊现象的纵向发展趋势。若从纵向看,我们不难发现,学生作弊对象已由以往的大学生、中专生向高中生、初中生漫延,而且作弊也开始在小学生中泛滥。笔者从事初中语文教学,在第一次单元考试中就发现有不少初一新生敢偷看、传抄,这应该就是已在小学养成然后带入中学的恶习,据笔者到小学了解,小学考试作

3、弊者也不乏其人。可以说到初中阶段,部分学生作弊已是积习难改,对其进行反作弊教育已是亡羊补牢。我们姑且把学生作弊现象发展的这一特点称之为“低龄化”。学生作弊现象发展的另一特点是“普遍化”。这体现在近年来,大到升学考试、毕业考试,小到单元考试乃至平时默写、听写也常有学生作弊,而往常考试作弊较多出现在一些“关系到个人前途”的重大考试。另外,考试作弊面扩大,好、中、差的学生均有,作弊的人次大大增加。从这两个特点来看,对学生的考风考纪教育应该从早抓起,从小抓起,即从小学低年级一入学抓起,从平时小测乃至作业抓起。2从群体方面看,学生缺乏羞耻善恶观念造成效仿作弊如今,作弊的学生不只是个别人,学生作弊由个别行

4、为发展成了群体行为。据笔者了解,许多学校几乎每个班都有近三分之一的人有过作弊行为,严重的全班都有。因此,我们到现在仍然因种种原因讳言学生作弊泛滥成群众行为,不注意从群体方面进行研究,对症下药,往往会顾此失彼,挂一漏万。那么,作弊是怎样由个别行为发展到具有一定普遍性的群体行为的呢?除了家庭社会等方面的影响之外,学生缺乏强烈的羞耻善恶观念,缺乏强大的诚实正直道德力量是产生这一发展的重要原因。当个别学生作弊时,有很多同学知道,但由于上述原因不能对作弊的同学给予提醒、警告或揭发,使没有被老师抓到的学生心存侥幸,经常作弊,久而久之部分意志薄弱的学生对此熟视无睹,习以为常了,慢慢地由对作弊的厌恶到麻木,而

5、别人作弊成功后获得的高分诱使他们也去效仿,进行从“小打小闹”的偷看到开始作弊。这样,被其视为小毛病的作弊行为经常性的发生,使其对作弊原有的警惕性、耻辱感逐渐丧失,取而代之的是作弊成功得到高分的喜悦,最终导致竞相效仿,作弊漫延。若此时,学校严肃考试纪律,处分的也只是少数几个,虽然也教育了其他学生,但这往往仅短期有效。孔子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有格。”意思是说,依靠刑政只能使百姓不做坏事却没有羞耻之心,依靠道德教化才能使百姓有知耻心而自觉走上正道。若只重纪律处罚,只要监考人员稍有放松,学生便有机可乘,仍然会作弊。所以要处罚、教育两者并重,通过教育活动使学生明

6、辨是非曲直,树立“作弊可耻”的观念,并且培养诚实正直的品质,有错就改,大胆警告、揭发作弊者,同学间进行有效的监督、制约,使作弊者成为众矢之的,难逃老师的处罚和同学的谴责。3教育者的松懈、放任是造成学生作弊泛滥主要的客观原因人们在探究学生作弊的原因时,常常把目光投向学生自身、家庭社会、教育体制等方面,而教育者的影响却被忽略了,成了“灯下黑”。其实教育者对学生考试作弊缺乏深刻认识,对学生作弊放任不管甚至纵容都会导致作弊现象很大程度的扩散。教育者对作弊者的放松表现有以下几点:3.1部分教师对学生的考风考纪不重视,监考松散。他们之所以这样,或是错误地认为这是随和、平易近人,或以此拉拢学生,换取学生对其

7、的好感,或出于对考试的逆反心理。3.2学校或教师对重大考试的考风考纪抓得较严,但对平时测验的作弊现象没有或很少作出处理;对夹带、传抄的给予处罚,对扭头偷看、打暗号的大多没有有效地制止和合理的处罚,导致多人采用后种方式作弊,积少成大,养成恶习。3.3有些科任老师认为处理作弊学生是班主任、政教处的事,只是埋怨学生考风不好,却不教育,使对学生的考试教育时紧时松,因此有学生就视监考老师是谁来确定是否作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