宕昌县八力乡下拉村社会主义新农建设规划

宕昌县八力乡下拉村社会主义新农建设规划

ID:11022827

大小:31.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7-09

宕昌县八力乡下拉村社会主义新农建设规划_第1页
宕昌县八力乡下拉村社会主义新农建设规划_第2页
宕昌县八力乡下拉村社会主义新农建设规划_第3页
宕昌县八力乡下拉村社会主义新农建设规划_第4页
宕昌县八力乡下拉村社会主义新农建设规划_第5页
资源描述:

《宕昌县八力乡下拉村社会主义新农建设规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宕昌县八力乡下拉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 设 规 划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以创新为动力,以农村公用设施、公共事业、生产生活、生态环境、组织管理、素质教育、文明风尚等为主要建设内容,以勤勉、协作、自立为建设精神的一项综合性系统工程,是改变农民生产、生活方式,提升整体素质的有效途径,是农民步入现代社会,享受改革开放成果的平台和载体。为了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构建和谐新下拉,根据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九届全国人大五次会义精神,并结合实际情况,就下拉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特制定以下规划:一、基本情况下拉位于宕昌县东北部,海拔2500米

2、,无霜期119天,年降雨量600mm,阴湿多雨,自然灾害频繁是全村农业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村内沟壑纵横,梁峁起伏,总耕地面积1068亩。人均1.76亩,全村3社,130户606人,全村有大家畜存栏248头(匹),2005年粮食总产量13.2万公斤,人均占有粮216公斤,经济总收入63.75万元,人均纯收入862元。二、指导思想·10·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要求,大力发展下拉村的生产力,着力解决好“三农”问题,规划建设农民新村,培养造就新型农民,树立新风尚,努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生活

3、质量,促使下拉村整体面貌出现较大改观,促进下拉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三、工作思路:突出一个主题: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实现两大突破: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在发展主导产业上实现新突破;大力推进农村城镇化,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实现新突破。加快三个转型:农村向城镇转型、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型、城郊型农业向都市型农业转型。实施“四化”“五通”工程:绿化、美化、亮化、硬化;通水、通电、通气、通路、通网络。达到“六新”目标:新设施、新环境、新房舍、新保障、新风尚、新水平四、奋斗目标:到2026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300·10·万元;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道路达到国家

4、规定的通达、硬化水平,实现村级道路水泥化、社级道路泥结化;有完善的多功能水利设施,保证旱能灌,涝能排,人行便道到田间;基本实现信息化,有线电视网络、程控电话实现全覆盖,移动电话覆盖率达到100%;天然气、电力、自来水等多种形式的生活能源基本供给;家家户户有冰箱、空调、洗衣机等主要家电、有专用卫生厕所,90%以上的农户有自己的摩托车等运输工具,50%的农户有自己的客车、机动车辆等农用运输车辆。农村整体面貌显著改观,农民住房全部实现砖混结构。农民收入明显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200元。基层党组织战斗力明显增强,全面建设成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

5、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五、工作重点(一)产业开发1、大力发展草畜产业。以规模化发展、集约化生产为目标,人畜分离,草畜结合,规模推进,发展壮大养殖示范区,建成100亩牧草基地,50头肉牛基地,发展小尾完寒羊500只。2、中药材产业。建成中药材示范基地一处400亩。3、大力发展劳务经济。每年输出500人以上。(二)基础设施建设1、村级道路建设。新修乡村道路2公里。并硬化村主干道和支道。2、护庄河堤建设。新修河堤500米。3、农网改造。对前面不正规线路进行全面改造。·10·4、通讯设施建设。全面推进电话、电视、电脑网络“三电合一”建

6、设,实现通讯网络基本覆盖全村,广播电视线综合覆盖率达到98%以上,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60%。宽带网络向村级延伸,部分农户接通互联网,村村建起“农民信息之家。5、新兴能源建设。积极推广太阳能灶,覆盖面达到90%以上。(三)公共事业建设。1、农村基础教育。建起高标准幼儿园,学龄儿童入学率保持在100%。2、村医疗卫生体系建设。建成标准化卫生所,基本实现“小病不出村”,全面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参合率稳定达到95%以上,切实解决农民就医难、看病难问题。3、村文化体育事业建设。建村图书室、文化活动室、体育运动场、舞台。着力发展农村特色文化、民办文化,丰

7、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4、完善村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农村“五保户”供养、特困户生活救助、灾民救助等社会救助体系。(四)村容村貌建设。1、村容村貌规划。对产业、村部、住宅、道路、供水、排水、供电、通讯、文教、医疗、商业、服务业等各项建设统一规划,尊重民意,因地制宜,制定建设方案。·10·2、小康住宅建设。按照“统一选址、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倒兑土地、统一标准施工、统一配套设施”的原则,政府因势利导,群众积极参与,建设产业支撑型、小城镇带动型、生态移民型模式的小康住宅,全村改建130户,户户通自来水、通电、通电话、通有线电视、配套水窖、太阳灶

8、、沼气池,实现“四通三配套”标准。有条件的达到“五通五配套”。3、村容村貌整治。以改善人居环境为重点,做好清洁院落、清洁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