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五局武广铁路_标段的施工管理

中铁五局武广铁路_标段的施工管理

ID:11078318

大小:1.03 MB

页数:42页

时间:2018-07-09

中铁五局武广铁路_标段的施工管理_第1页
中铁五局武广铁路_标段的施工管理_第2页
中铁五局武广铁路_标段的施工管理_第3页
中铁五局武广铁路_标段的施工管理_第4页
中铁五局武广铁路_标段的施工管理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铁五局武广铁路_标段的施工管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铁五局武广铁路_标段的施工管理三、武广铁路lV标段的施工管理现状(一)武广铁路IV标段的工程概况武汉至广州客运专线是为了缓解我国铁路运输最繁忙的南北主干线之一的京广铁路武昌至广州段的运输能力紧张状况,实现客货分线运输,形成大能力快速度的客运通道而修建的。武广客运专线始于武汉新武汉站,经过咸宁、赤壁、岳阳、长沙、株洲、衡阳、郴州、韶关、花都,到达广州的新广州站,全长约1068.6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小时,投资总额1166亿元。武广客运专线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全球一次施工里程最长、技术标准最高

2、、投资最大的铁路客运专线,创造了多项全国和世界之最。武广客运专线站前工程主要分为六个综合施工合同段(不含先行重点隧道及站后标段),中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施工管段为武广铁路客运专线第IV标段七单元。1、主要工程内容第IV标段(XXTJW)第七设计单元位于湖南省郴州市境内,里程范围DK1820+029.65一DK19OI+261.72,正线全长67.484km(不含中铁隧道工程局施工段)。其中:桥梁63座30.59805krn;涵洞31座719m;隧道34座21.52409km;路基正线有效长度巧.

3、36186km。正线路基断面方3875997m3、站场路基断面方893541m3。车站1座:新郴州站。无碴轨道152.648单线公里,无碴轨道道岔12组。重点工程:海棠隧道(2898m)、九子仙隧道(2728m)、新郴州站。主要施工内容为第IV标段第七设计单元范围内的拆除建筑物、改移道路、改沟、改渠、砍树及挖根、路基(含绿化、安全栅栏)、桥梁(含箱梁预制架设)、涵洞、隧道及明洞(不含吊沟岭隧道、天鹅岭隧道、新南岭隧道三座隧道)、无碴轨道以及与线下工程相关的所有附属工程(接触网支柱基础、隧道内接触网

4、支架预埋件、声屏障基础、电缆沟槽、综合接地、连通管道等)、站台墙、站区排水、公路跨线桥、人行天桥、环保、水保工程、临时工程(含箱梁预制场及级配碎石拌合场等和与其有关的租地、复耕等)、取弃土用地、挖地界沟、预制埋设地界桩以及因客运专线建设而产生的地方相关工程。2、主要工程特点本段基础设施按35Okm/h的速度目标值进行设计,分析和研究其有别于传统普通铁路的建设特点,采取相应措施,引入新的施工理念、施工技术、施工装备和材料,将对施工具有重大指导意义。管段内桥隧工程比例大,工程规模庞大,工期紧。工程广泛

5、采用了大量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新材料、新检测方法。特别是全线铺设无碴轨道对路、桥、隧等线下工程提出了严格的控制工后沉降要求。常用跨度桥梁采用双线整孔箱型简支梁,以满足旅客列车高速运行对轨道高稳定性、高平顺性和安全性的要求。混凝土结构按100年使用年限设计,必须采用高性能混凝土。对混凝土材料、配合比设计、施工工艺、质量控制提出了更高要求。管段线路采用无碴轨道,对线下工程和其他配套工程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l)路基工程特点1)本段穿越的地形以丘陵为主,挖方量大于填方量,弃方数量大,对沿线生态环境

6、和水土保持的影响大,必须采取足够的工程措施。2)沿线地形和地质结构复杂,支挡结构形式多,软土路基段填筑和沉降期长,对轨道工程的施工工期影响大。3)路基作为无碴轨道的基础和无碴轨道道床施工的运输通道,必须制定保障路基质量的措施。4)客运专线轨道的高平顺性和均匀一致性的特点,对路基施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路基工程采用了较多的新的技术措施,必须严格控制工后沉降和差异沉降,施工中必须对地质条件进行核对,必要时进行补充勘探。5)路基施工要求设置专门的沉降观测装置,对路基沉降进行观测分析,据此确定和指导下道工序

7、的施工和确定路基的沉降期,依据观测分析结果确定无碴轨道道床的开始时间。6)路基工程与桥梁、隧道、轨道等相关专业接口的施工协调复杂,施工干扰大。7)过渡段的类型多,施工工序复杂,是控制差异沉降的重点部位。(2)桥梁工程特点1)无碴轨道对桥梁上部结构的线型控制提出了严格的要求,施工中必须采取严格的技术工艺保证措施控制收缩徐变引起的结构线型变化。2)严格控制墩台沉降和相邻墩台的差异沉降,按设计要求对墩台沉降进行观测。3)对部分现浇和用造桥机桥位现浇梁,桥梁质量控制是关键。(3)隧道工程特点1)沿线地形、

8、地质复杂,不良地质和特殊地质地段长,各区域性大断层,富水结构发育,岩溶、涌水、突泥等地质灾害风险大。2)隧道开挖断面大,一级防水标准,施工标准高。3)采用信息化施工技术,包括综合超前地质预测预报,围岩及初期支护量测和监控。4)隧道弃碴量大,部分地段有可能因隧道施工引起地层失水、地面下陷或塌陷,影响生态环境和居民正常生活。隧道工程施工必须制定严格可行的环保措施。3、工程重难点和主要对策(l)本工程的突出重难点技术1)路基工程:线路经过软土及松软土、灰岩残积层红勃土等特殊与不良地质地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