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煤集团煤化工战略

龙煤集团煤化工战略

ID:11087717

大小:860.00 KB

页数:24页

时间:2018-07-09

龙煤集团煤化工战略_第1页
龙煤集团煤化工战略_第2页
龙煤集团煤化工战略_第3页
龙煤集团煤化工战略_第4页
龙煤集团煤化工战略_第5页
资源描述:

《龙煤集团煤化工战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龙煤集团煤化工战略第2章龙煤集团煤化工战略环境分析2.1黑龙江龙煤矿业集团概述2.1.1龙煤集团基本情况黑龙江龙煤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龙煤集团)是经黑龙江省委、省政府批准,在重组鸡西、鹤岗、双鸭山、七台河四个重点煤矿优良资产的基础上组建的大型煤炭企业集团,2008年兼并黑龙江龙兴国际资源开发集团有限公司。2008年7月18日,黑龙江省煤机集团正式并入龙煤集团。龙煤集团所属矿区煤炭储量丰富,煤种齐全,以焦煤、三分之一焦煤、长焰煤、气煤、肥煤、褐煤为主,是国内优质动力煤生产基地和三大焦煤生产基地之一。煤质优良,煤质以特低硫、低磷、低灰、高挥发分、高热值的优良特质

2、,被誉为“绿色能源”。集团主营煤炭生产,兼营国际资源开发、煤化工、热电、建材、矿山机械等。主要产品有冶炼精煤、动力煤、焦炭、煤化工产品等,产品主要销往东北三省冶金、电力、化工、建材等行业,并通过口岸、港口销往东南沿海地区和出口国外。2008年末龙煤集团企业在职职工284181人,其中:鸡西分公司71120人;鹤岗分公司81611人;双鸭山分公司57356人;七台河分公司72696人;龙煤集团公司机关121人;龙煤营销分公司1249人;龙煤供应分公司28人;煤电项目处11人。2008年龙煤集团的煤炭产量达到5560万吨。在“2008中国企业500强"中列第221位,

3、位列煤炭企业第13位。龙煤集团坚持安全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坚持以煤为主,延伸煤电、煤焦、煤化工、煤建材等产业链,逐步把龙煤业集团建设成为年煤炭总产量1亿吨,煤炭、煤电、煤焦化三大经济板块共同发展,资源掌控和开发能力、煤炭生产和转化能力、投融资和资本运作能力、市场调控和抵御风险能力不断增强的“精而优、大而强"的大型煤炭企业集团,成为黑龙江省东部煤电化基地的主力军,东北(蒙东)地区的核心煤炭企业和全国重要的商品煤供应基地、煤炭深加工和出口煤基地。2.1.2龙煤集团煤化工生产龙煤集团的煤化工产业主要集中在焦碳和焦化化工产品。主要的煤化工企业包括鸡西煤气厂和龙洋焦电

4、有限公司2家生产企业。主要产品有焦炭、煤气、煤焦油、苯、硫胺、等副产品和下游深加工产品。截至到2008年底焦炭生产能力108万吨/年,硫胺、硫磺等其他产品的产量见表2.1。目前,龙煤集团正在建设中的煤化工企业有鸡西龙恒98万吨焦碳、10万吨甲醇项目;鹤岗新华煤化工项目,该项目为龙煤集团与辽宁北台钢铁集团共同投资建设,新华煤化工项目包括年产合成氨60万吨,尿素104万吨,预计2010年试车生产。2.2煤化工产业发展政策2004年以后,在国家宏观调控的背景下,针对炼焦行业违规超能建设严重的实际情况,国家发改委、商务部、银监会等十部委发布了多项有关炼焦行业调控的政策和通

5、知,通过《关于停止焦炭和炼焦煤出口退税的紧急通知》、《关于清理规范焦炭行业的若干意见》以及2008年修订的《焦炭行业准入条件》等,综合运用行政干预、金融、财税、法律等措施加强对炼焦行业的规范管理,有力的推动了全国炼焦行业清理整顿工作。国家调控炼焦行业始终坚持以结构调整和发展循环经济为主线,积极维护和协调焦炭市场的平稳运行。从产业结构、市场准入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规定和要求,将保证国内焦炭行业步入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2005年下半年,国家发改委开始实施符合焦化行业准入条件的企业公告制度,对各地申请公告的130多个企业进行了审核,最终确定了74个企业作为第一批符合

6、《焦化行业准入条件》的生产企业予以公告。而全国的焦炭企业数量超过1400家,绝大多数企业未被确认符合《焦化行业准入条件》。国家将依据有关法规对不符合条件的企业进行强制性调整,从根本上推动行业结构的优化。按照2005年底国家发改委出台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炭化室高度小于4.3米的焦炉将在2007年前全部淘汰(西部地区为2009年底前),目前这一部分焦炉数量为4855座,产能占国内焦炭总产能的38.36%。按照2008年修订的《焦化行业准入条件》,新建顶装焦炉炭化室高度必须≥6.O米、容积238.5m3;新建捣固焦炉炭化室高度必须≥5.5米、捣固

7、煤饼体积>_35m3,企业生产能力100万吨/年及以上。根据该条件名可见国家又进一步的提高了焦化行业的准入门槛。国家将力争把焦炭生产能力控制在3.5亿吨左右。彻底淘汰土焦、改良焦,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生产企业或企业集团,力争使符合行业准入条件的焦炭产能达到总能力的80%以上。从国家宏观政策分析,未来几年我国将继续实施宏观调控政策,推行稳健的财政原则,使宏观调控从以往的刺激经济增长转向以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目标的结构调整;由行政手段调整转向以法律经济手段为主的调控。2.3煤化工产业发展状况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近20年,若不计我国的焦炭产量,世界焦炭产量呈明显下

8、降趋势。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