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语文新课程实施策略简论论文

试析语文新课程实施策略简论论文

ID:11106356

大小:56.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10

试析语文新课程实施策略简论论文_第1页
试析语文新课程实施策略简论论文_第2页
试析语文新课程实施策略简论论文_第3页
试析语文新课程实施策略简论论文_第4页
试析语文新课程实施策略简论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试析语文新课程实施策略简论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试析语文新课程实施策略简论论文论文关键词:基础教育语文课程改革实施策略论文摘要:基础教育语文课程改革实施中,应围绕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这个核心,把握八个着力点:注重诵读、积累,注重整体把握,注重自由表达,注重文学论文关键词:基础教育语文课程改革实施策略论文摘要:基础教育语文课程改革实施中,应围绕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这个核心,把握八个着力点:注重诵读、积累,注重整体把握,注重自由表达,注重文学熏陶,注重开放、实践,注重自主、探究,注重综合学习,注重全面评价。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正在稳步推进。回顾百年来语文教育走过的曲折历程,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语文

2、课程标准的基本精神,总结课改实验区实施新课程的已有经验,展望新世纪语文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向,可以把实施语文新课程的策略概括为“八个注重”:注重诵读、积累,注重整体把握,注重自由表达,注重文学熏陶,注重开放、实践,注重自主、探究,注重综合学习,注重全面评价。个注重围绕一个核心—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核心。一个核心是目标,八个注重是措施。目标不明,容易迷途;措施不力,目标落空。一、注重诵读、积累诵读,实在是汉语文学习的第一要着,对学生学好语文有多方面积极意义。目视其文,口发其声,耳闻其音,心通其情、会其理,多种感官协同参与,使枯燥的文字立起来,从语音到语义,从

3、语表义到潜藏义,全方位感知,利于增强理解力。声人心通,涵泳玩索,感受文本言语的声韵美、节奏美、气势美,进而领悟词句美、意境美、情趣美,获得审美体验和情感陶冶,利于发展鉴赏力。诵读还有利于培养良好的语感,积累精美的言语材料,储备典范的语言模型,提高记忆力和表达力。我国古代语文教育十分重视诵读。“五四”以后,白话文逐渐取代文言文,汉语文教材、教法和学法随之大变。回首百年,我们为汉语文教育的变革和进步而欣喜,也为一些行之有效的民族化的语文学法被冷落或丢弃而遗憾。忽视诵读教学,校园书声沉寂,在多种遗憾中当列第一。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吸取历史经验教训

4、,强调多读,重视诵读,重视积累,在各学段课程目标中都提出了诵读优秀诗文的要求,规定了优秀诗文的背诵量。何谓诵读?人们的理解并不一致。狭义的理解,诵读即吟诵,指行腔使调、抑扬鲜明、顿挫有致地读,与朗读不同,跟朗诵、背诵也有区别。宽泛的理解,诵读就是出声地念,可以包括朗读、吟诵、朗诵、背诵以及唱诵。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诵读宜取宽泛的理解(这种理解可以从《现代汉语词典》、《汉语大词典》对“诵读”的解释中找到依据)。如果把朗读排斥在外,诵读的用场和价值就大打折扣。因为中小学语文教材里的课文多为白话文,而白话宜读不宜诵,行腔使调会失去自然。练好朗读是学会吟诵、朗诵的基

5、础。小学阶段应重点练好朗读基本功,达成“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课程目标。随着朗读技能的提高、古诗文诵读量的增加,第三学段(小学高年级)应在朗读之外让学生初步接触吟诵、朗诵;到第四学段(初中阶段),在进一步提高朗读技能的同时,针对时下中学生大都不会吟诵,不敢吟诵,读诗没诗味儿,读文言文没文言味儿的现状,应把诵读教学的难点和重点放在吟诵指导上。吟诵,适于读诗歌和文言文,重在个人欣赏,声音高低随意,讲求节奏韵律,易于融人独特感悟,于读出个性风格。这首先要求语文教师善吟诵,敢示范。我国古代读书人就有唱诵(吟唱)诗文的传统。唱诵是将诗文与音乐结合为

6、一体,特别有助于涵泳体味和久远记忆。如今这种独特的读书法已经面临失传的危险,有学者称之为“绝学”。如何承继这门“绝学”,使之“古为今用”,有人提出了把吟唱古诗引人语文教学的一些设想,有人在中小学语文课堂里教学生唱诵诗词,收效良好。语言材料积累的多寡,是语文素养水平高下的重要指标。积累的途径,不只靠课内,也要靠课外;不只靠诵读,还要结合浏览、检索、笔录、整理和运用。新课标要求:在阅读中积累词语;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并规定9年课外阅读总量400万字以上。义务教育阶段字词句段篇的积累量

7、定多少合适呢?目前,识字和背诵名篇(段)有了定量要求,词语储备和警句积累尚难定统一标准,需要数据统计和实证研究。从经验出发,一个初中毕业生,如果腹中能有3500一4000个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常用词、1000个成语,熟记300条格言警句、200首好诗、100篇(段)名文,语文功底就能算得上扎实,则可终生受益。为了“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新课标反对烦琐讲析课文,反对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这是正确的导向。需要警觉的是,不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过分漠视语文基础知识对于形成语文素养的价值,把语文知识教

8、学看得可有可无,那样会导致未来青年语文知识单调和贫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