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力式挡土墙(片石混凝土挡土墙)技术交底

重力式挡土墙(片石混凝土挡土墙)技术交底

ID:11140556

大小:64.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10

重力式挡土墙(片石混凝土挡土墙)技术交底_第1页
重力式挡土墙(片石混凝土挡土墙)技术交底_第2页
重力式挡土墙(片石混凝土挡土墙)技术交底_第3页
资源描述:

《重力式挡土墙(片石混凝土挡土墙)技术交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重力式挡土墙(片石混凝土挡土墙)技术交底交底内容:一、测量准备1、按设计要求放出挡墙坡脚线,同时对桩点作好保护。2、复核距线路中线的距离、高程。3、作好和相邻施工段的联系测量。二、基坑开挖1、边坡检查合格后,方可开挖基础基坑。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施工,不得改缓或改陡,以免影响墙体稳定。本段施工范围内出露地层为粉质粘土,厚度0~3m,其下为风化石英云母片岩。2、基坑分段开挖,每段长度为10米,并间隔若干段开挖下一段基坑。挡土墙为倾斜基础,应准确挖、凿,不得修补。3、尽量保证路堑边坡的稳定,避免超挖或欠挖。个别地段可采取必

2、要的支挡、防护措施防止滑坡。4、基坑开挖完毕由项目部技术人员验收,主要控制项目有地基承载力、基底高程、平面位置和平面尺寸。检查合格后报验、进行下一工序施工。5、对于第一段开挖的基坑,应请监理和设计确认地质情况。三、墙体的浇筑1、基坑开挖后应及时支模、及时浇注墙体,设计为C15片石混凝土。2、挡土墙墙身高出地面以上部分,沿墙身上、下、左、右间隔2m交错设置0.1×0.1m(或直径0.1m的圆孔)、坡度为4%的泄水孔。墙背泄水孔位置,沿竖向设置一道塑料排水片材反滤层,厚5cm、宽30cm。反滤层在最低排泄孔下部设置隔断层

3、。3、挡土墙墙身方向每隔10m设一道伸缩缝,地层变化处增设一道沉降缝,缝宽2cm,挡土墙沿墙顶内外三边填塞沥青麻筋,填塞深度20cm。4、浇筑混凝土时采用插入式振动器(采用70棒)捣实。浇筑时应水平分层进行,浇筑层厚度(系指捣实后的厚度)不宜超过振动器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振捣棒距离模板的距离为25~30cm,振捣棒棒距为40~50cm,振捣时梅花状布置振捣棒的插棒位置,振捣棒应快插慢拔,并不得出现漏振、欠振和过振现象。(2)振捣时不得碰撞模板和预埋部件。(3)每一振点的振捣延续时间宜为2

4、0~30秒,以混凝土不再沉落,不出现气泡,表面呈现浮浆或发亮为度。5、片石可采用机械(如吊车)投放、人工摆放的方式进行。每次平铺一层。6、混凝土的浇筑宜连续进行,如必须间断,间断时间不宜超过45分钟。7、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当混凝土表面出现析水时,需采取措施予以清除,可采取酌量减少混凝土的用水量等办法进行处理。已析出的浮水(清水)应在不扰动已浇筑混凝土的条件下及时排除,但不得将水引向模板边缘或从模板缝隙中放出。8、混凝土浇注时,设置看模人员,发现漏浆及模板变形、跑模等现场时及时通知现场施工负责人,并尽快组织人员进行加

5、固抢修。9、对于危险地段或已出现滑坡的地段,浇筑片石混凝土挡墙时应在上方安排看守人员密切注视边坡,防止人员施工过程中出现危险。10、混凝土施工时,技术人员要按照100m3混凝土制做一组标养抗压试块、两组同条件试块,每增加100m3增做一组试块,不足100m3也应增做一组试块的规定制作试件。试模内表面应加以处理,除锈并涂刷脱模剂等,同时做好试块的养护工作。11、C15混凝土应符合如下标准:(1)用来搅拌混凝土的材料必须经过进场检验、试验合格。(2)混凝土配合比应严格按照实验室配合单执行。(3)混凝土拌和时间不得小于3分

6、钟。(4)根据运距适当控制水灰,保证混凝土的坍落度。(一般为7~9cm。)12、填放于混凝土中的片石应符合以下要求:(1)片石的强度等级不应小于MU30。(2)片石的最大尺寸不应大于结构最小尺寸的1/4,最小尺寸不应小于15cm。(3)片石在填放前应用水冲洗干净。(4)片石应均匀分布安放稳妥,片石间净间距不得小于15cm,片石与模板间的净间距不宜小于25cm。(5)最上层片石顶面应覆盖不小于25cm的混凝土层。四、拆模模板应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要求后进行。拆模时注意保护模板。五、混凝土的养护1、混凝土浇筑完后,外露的混凝

7、土表面要覆盖塑料布、草帘等。2、拆模后对混凝土表面进行及时的洒水养护,大约2至3小时一次。六、基础基坑回填1、基坑回填应分层夯填密实。2、基础表面除设计有特殊要求外,应轮廓清楚、大面平整。七、重力式挡土墙检验标准见附表附表1:挡土墙明挖基坑各部分尺寸允许偏差及检验标准。序号项目允许偏差施工单位检查数量检验方法1基坑边缘距路基中心距离+50,-104点尺量2台阶尺寸±1004点尺量3斜面基底坡率±1%4点水平尺、楔形尺4起讫里程±100截面尺寸变化处2点全站仪5基底高程0,-504~6点水准仪测量附表2:基础顶面高程、

8、前边缘距路基中线距离、基础宽度、基础襟边宽度(高度)、起迄里程(长度)、沉降缝位置及宽度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序号项目允许偏差施工单位检查数量检验方法1基础顶面高程±203点水准仪测量2前边缘距路基中线距离±503点钢尺量3基础宽度±503点尺量4基础襟边宽度(高度)±20每扩大基础段3组尺量5起讫里程(长度)±100每不同结构尺寸段1处经纬仪测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