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次电网雷害风险评估体系研究

多层次电网雷害风险评估体系研究

ID:11165367

大小:180.06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7-10

多层次电网雷害风险评估体系研究_第1页
多层次电网雷害风险评估体系研究_第2页
多层次电网雷害风险评估体系研究_第3页
多层次电网雷害风险评估体系研究_第4页
多层次电网雷害风险评估体系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多层次电网雷害风险评估体系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多层次电网雷害风险评估体系研究赵淳1,2,谷山强1,童雪芳1,吴焯军1,2,卢泽军1,2,张思寒1,2(1.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湖北,武汉,430074;2.武汉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湖北,武汉,430072)摘要:电网雷害风险评价体系的建立可以帮助各级运行管理部门有效掌握电网防雷性能、明确电网防雷重点、主动实施差异化防雷。但现有的防雷评估技术均以雷击跳闸率作为评价指标,且尚未建立完善的评估体系,据此得到的评估结果无法细致反映电网实际雷害风险。本文提出建立基于差异化防雷技术的“电网→线路→杆塔段→杆塔”的全层级电网雷害风险评价体系。以雷击跳闸率为基

2、础,综合雷击重合闸成功率、手动强送成功率、线路运行时间、线路重要性等级、供电可靠性指标和设备损害性指标进行电网雷害风险评估,实现“电网→线路”的评估,确定重点改造线路;依据各基杆塔雷害风险对整个线路区段防雷性能的影响程度不同,评估全线各个区段的雷害风险等级,确定重点线路的易闪区段,实现“线路→杆塔段”的评估;采用差异化雷害风险评估技术实现“杆塔段→杆塔”的评估,确定易闪区段中的易闪塔。本文采用该评估体系对典型500kV电网实施全层级雷害风险评估,依次实现了电网、线路区段和杆塔雷害风险评估,确定了重点改造线路、区段和杆塔,进而绘制了电网雷害风险分布图和线路雷害风险分

3、布图,评估结果与实际运行经验吻合良好。电网雷害风险评价体系的提出和研究,突破了以往仅以雷击跳闸率作为衡量雷害风险指标的片面和不足,对于推动电网雷电防护领域继续开展风险评估研究具有重要作用,其评估结果能够为各级生产运行单位全面掌握电网防雷性能、主动实施差异化防雷服务。关键词:电网;雷害风险评估;雷击跳闸率;易闪段;易闪塔;改进层次分析法中图分类号:TM8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虑雷击跳闸后对电网运行、输变电设备造成的一系列损失进行综合评估,得到更加全面细致的评估结果[8]。针对线路易闪区段的评估目前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是采用计算得到的各基杆塔雷击跳闸率求得各区段

4、雷击跳闸率的算术平均值,通过各区段平均雷击跳闸率值的大小来判断各区段雷害风险的强弱[9];另一种是基于雷电定位系统监测数据,通过对输电线路走廊各区段雷电活动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得到线路走廊各区段的地闪密度分布,通过各区段地闪密度值的大小来得到输电线路中雷击的薄弱段[10][11][12]。第一种方法采用的是简单的算术平均法来获取各区段杆塔的平均雷击跳闸率,而在算术平均的过程中有可能忽略个体的差异,容易受到极端数值的影响,存在着一定的误差,不能准确反映各区段杆塔的雷害风险强弱。第二种方法这种方法仅考虑了线路走廊雷电活动特征,忽略了线路结构及地形地貌特征等因素,获得的薄

5、弱段为线路中的易受雷击段,即易击段,而非易闪段,采用该方法对地形条件和杆塔结构复杂的线路,无法有效评估线路各区段的雷害风险。目前输电线路杆塔雷害风险评估采用的一般方法是计算线路中典型杆塔在典型地形地貌和传统雷电参数下的雷击跳闸率[13]。由于计算时未考虑各基杆塔的实际雷电活动特征、地形地貌特征、杆塔结构特征和绝缘配置的影响,因此计算结果不能真实反映杆塔的实际雷害风险水平。另外,由于没有评估全线各基杆塔雷击闪络的相对风险,导致无法确定线路中的易闪杆塔[14]。0引言近年来,随着电网的快速发展和强对流天气的增多,雷害故障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雷击造成的线路两相闪络、同塔

6、双回线路同时闪络、同一输电通道多回线路相继跳闸等严重故障明显增加,高电压、长距离、大容量输电线路防雷工作面临新的课题[1]。为此,需要根据输电线路在电网中的重要程度和作用、线路走廊雷电活动强度、地形地貌及线路结构等差异开展深入细致的防雷评估研究,建立科学规范的电网雷害风险评价体系,依次确定防雷改造的重点线路、重点区段和重点杆塔,以评估结果指导各级生产管理部门进行有针对性的架空输电线路防雷设计、建设、运行和改造工作[2][3]。然而,针对电网雷害风险评估,目前一般采用雷击跳闸率作为评价指标,认为跳闸率高的线路即为雷害风险较高的线路。而根据电网运行经验,虽然雷击引起的

7、线路跳闸次数所占比例较高,但由于重合成功率较高,导致所占非计划停运比例比所占跳闸比例低[4]。这主要是因为雷击跳闸为电力系统瞬时性故障,跳闸发生后自动重合闸若能可靠动作,可以避免中断供电等永久性故障发生[5][6]。因此,仅以雷击跳闸率作为衡量电网雷害风险的唯一指标是不完全的,跳闸率的绝对数值并不能真实反映各条线路的雷害风险水平,据此无法准确评估确定亟待改造的重点线路[7]。电网雷害风险评估应考基金资助项目: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项目(SG0881)。ProjectSupportedbyScienceandTechnologyProgramofSGCC(SG0881).

8、2007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