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下中国如何应对贸易保护主义论文

金融危机下中国如何应对贸易保护主义论文

ID:11192765

大小:5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10

金融危机下中国如何应对贸易保护主义论文_第1页
金融危机下中国如何应对贸易保护主义论文_第2页
金融危机下中国如何应对贸易保护主义论文_第3页
金融危机下中国如何应对贸易保护主义论文_第4页
资源描述:

《金融危机下中国如何应对贸易保护主义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金融危机下中国如何应对贸易保护主义论文..内容摘要: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各国的贸易保护主义开始愈演愈烈,这对作为“世界工厂”的中国产生了重大影响。对此,本文就中国如何应对贸易保护主义提出了相关的策略和建议。关键词:金融危机贸易保护主义应对策略在全球金融危机浪潮的席卷下,世界经济恶化,各国为保护国内产业而设置贸易壁垒的倾向越来越引人注目,各种贸易保护措施纷纷登场。这些保护措施虽然短期内能在一定程度上保护本国产业,但是破坏了公正、自由的市场秩序..,使国际贸易走向萎缩。而伴随金融危机而爆发的贸易战不同于以往的贸易战,以往的贸易战不否定自由贸易,虽然

2、各国之间有贸易纠纷,但是可以通过相关的国际机构和组织得以解决,但是,此次贸易战中,很多国家公然采取贸易保护措施,并在爱国主义的掩护下使其合法化,这势必会给世界经济带来负面影响。金融危机下各国采取贸易保护主义现状尽管2008年11月召开的20国峰会做出不再设置新的贸易壁垒的承诺,但是其后的贸易保护措施仍层出不穷。例如:印度在2008年11月对进口钢材加收5%关税,以限制中国廉价钢材进口,2009年年初又采取了废除关税减免的措施;俄罗斯2008年12月将汽车进口关税由25%提高到30%;越南也将整车关税提高;而美国对国内汽车厂商的救济也被认为变相补贴,

3、违反贸易自由公平原则;英国、法国、瑞典等也正在研究对本国汽车企业的补贴或救济措施;德国和中国台湾也在对半导体产业进行资金扶持。2009年1月23日印度政府宣布未来6个月内禁止进口中国玩具。同年1月31日,欧盟对我国出口紧固件采取最终反倾销措施,5年内征收平均高达80%的反倾销税。此类的贸易保护措施在金融危机之后有愈演愈烈之势。据WTO调查,2008年上半年,各国反倾销调查的立案数增加了39%,特别是对中国产品的调查占很大比重。另据世界银行预测,2009年全球贸易额将减少2.1%,为27年来首次预测负增长。在投资消费不断下滑的背景下,贸易保护主义令世

4、界经济雪上加霜。金融危机下中国应对贸易保护主义的策略(一)加强国际合作正如英国首相布朗所表示的,现在不是从全球化转向保护主义的时候。诉诸保护主义手段并不能解决目前的金融危机。各国应团结一致,加强合作。世贸组织总干事拉米也同样认为,反对贸易保护主义是成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关键。实际上,中国政府已经在尽力履行一个发展中大国的社会责任。我国商务部出台的2009年“1号文件”,放宽限制进口技术的审批权,由地方商务主管部门审批并发放进口许可证。此举将加快地方企业进口国外技术,由于程序简化及效率提高,将会更快形成进口贸易额。同时,2009年年初,中国还组织采购

5、团赴欧洲采购需要的设备、商品和技术。在当前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时候,中国这样做有利于提振市场信心,做出了很好的表率。(二)熟练运用WTO规则金融危机下,中国要以现实主义的态度保护自己的权利和利益。一方面,要充分认识发达国家利用反倾销、技术壁垒和绿色壁垒限制中国出口增长不是暂时的现象,而是一种长期的发展趋势。因此,为了克服这些非贸易壁垒,中国必须树立新的发展观和发展战略,把进出口营销战略的重点从价格竞争转到质量竞争的轨道上来。另一方面,中国可以利用国际规则保护自己。加入WTO给中国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能否得到应得的公正待遇,还要靠熟悉和巧妙地运用W

6、TO规则。如果不熟悉规则,一方面不懂得利用WTO规则保护自己,另一方面还有可能在不经意间触犯规则,那首先得到的也许不是实惠,而是被诉讼、被处罚。中国政府部门和企业,特别是有涉外业务的贸易部门与法律部门,都应该熟知WTO规则,捍卫自己企业的经济利益。另外,在开放经济中应当将行业协会信息协调优势同政府处理国际贸易纠纷的国家优势相结合,为企业发展赢得更广阔的空间。2009年年初,由中国向欧盟发起的反倾销保卫紧固件产业就是首次利用WTO规则对国外的贸易救济措施进行反制裁的一个案件。(三)扩大内需且转出口为内销扩大内需是中国应对金融危机的核心策略。在第104

7、届广交会上,很多参展商深切感受到大宗外销订单比往届大幅减少。在全球经济增速减缓、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中国出口企业开始采取“出口转内销”的策略,期望能借国内市场渡过难关。而企业能否迅速调整生产方向,由出口转向内销将是企业应对贸易保护的重要出路。由于消费层次和习惯有别,中国的出口和内销商品长期以来在性能、特点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不过,随着近年来中国消费能力的增强,这些差异正在逐渐抹平。拥有绝对实力,尤其是技术实力的出口型企业转战内需并不困难,但并不是所有出口企业的转型都如此顺畅。一方面外销产品需要根据市场要求转型,另一方面国内市场某些行

8、业的不规范和竞争的惨烈,也使他们顾虑重重。从前100%的外销企业,从事内销存在很多困难,一是品牌,二是渠道。同时对国内市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