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引领都市现代农业发展

沈阳: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引领都市现代农业发展

ID:11253379

大小:27.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7-11

沈阳: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引领都市现代农业发展_第1页
沈阳: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引领都市现代农业发展_第2页
沈阳: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引领都市现代农业发展_第3页
沈阳: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引领都市现代农业发展_第4页
沈阳: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引领都市现代农业发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沈阳: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引领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沈阳: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引领都市现代农业发展 沈阳是辽宁省省会,地处辽宁省中部,区域面积1.3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810万人,下辖13个区、县(市)及3个开发区,有涉农区、县(市)8个,142个乡(镇、街道)、1252个行政村,耕地面积77.18万公顷,农村人口284.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49.8万人,乡村从业人员143.2万人。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三农”工作,把发展现代农业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装备制造业放在同等位置上,作为推进东北老工业基地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以促进农民增收为主线,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

2、整,加快农业转形升级,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水平显著提升。2011年,全市粮食产量达到406万吨,粮食生产连续8年获得丰收;设施农业面积发展到170万亩,其中日光温室面积跃居全国副省级城市第一位。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1575元,连续8年实现双位数增长,以设施农业为代表的现代农业已成为农民收入大幅增长的有效推动力。在推进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方面,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是大力发展设施农业,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市委、市政府加大扶持力度,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鼓励发展设施农业及高效特色农业,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变一季生产为四季生产、一季

3、增收为四季增收,进一步夯实了现代农业发展基础,为发展“一村一业、一乡一业乃至一县一业”奠定了坚实基础。我市设施农业建设始于2002年,市政府在总结新民市、辽中县开展专业乡村建设,实施冬季生产的经验后,提出了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变一季生产为四季生产,一季增收为四季增收的工作思路。几年来,市委、市政府始终把加快设施农业发展作为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不断完善扶持政策,总结交流经验,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特别是2008年以来,市政府加大了资金扶持力度,并协调金融部门给予贷款优惠政策,改变过去秋季建设的习惯,实行春秋两季建设,全市每年新增

4、设施农业面积20万亩以上,我市设施农业建设驶入了快车道。到2011年底,全市设施农业总面积达到170万亩,种植品种不断增加,几乎涵盖了所有类别的种植业“菜篮子”产品,设施农产品年产量超过300万吨,年人均占有量达420公斤,远远超过本地需求,有近一半产品辐射到周边省市,扩大了沈阳现代农业的影响力,不仅提升了现代农业水平,更富裕了一方百姓。据统计,冷棚平均亩效益在7000元以上,温室超过1.2万元,发展食用菌、花卉生产的温室,效益高达10多万元,是种植普通大田作物的10~30倍。2004年以来,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实现双位数增长,

5、农民从设施农业获得的纯收入已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三分之一。2009年5月,全国设施农业现场会在沈阳召开,我市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服务城市、富裕农民的做法得到了与会领导、专家和学者的肯定。  二是不断扩大高效特色农业发展规模,推进产业布局向区域化集中。在推进设施农业发展上,我市注重规模连片开发建设,为推进品种专业化、生产标准化、产销链条化打下了良好基础,促进了高效特色农业成规模、上水平。目前,全市高效特色农业稳定在300万亩,已形成了新民的棚菜、棚瓜种植,辽中的果蔬生产,苏家屯的温室葡萄、紫苏子叶反季节栽培,于洪的北虫草生产,沈北的花卉

6、生产;东陵、法库的树莓生产,康平的地膜花生、寒富苹果、桑树、大扁杏等一批具有一定品牌效应的特色农业,推进了“一乡一业”发展,新民大民屯、苏家屯永乐等48个乡镇基本实现了一乡一业。同时,结合我市实际,创造性地把发展设施农业、高效特色农业与中低产田改造有机结合起来,实施中低产田改造工程,跳出常规土壤改良的老路子,通过市县联动、整合资金,把中低产田变为高效田、设施田,最终使欠发达地区实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近两年,全市有20多个乡镇在设施农业建设、特色农业发展上实现了零的突破,不仅为贫困地区农民增收致富创造了有利条件,也为有效开发利用农村

7、土地资源趟出了一条新路。  三是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充分发挥资源和区位优势,积极培育龙头企业,完善产业链条,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步伐明显加快。从2003年起,我市对新上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项目予以补助和贴息,实现了连续6年新上固定资产投资500万元以上的农产品加工企业300家。目前,全市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920家,有50%以上的种植面积和70%以上的养殖业进入了农业产业化经营轨道。农产品加工业与食品制造业已成为全市八大优势产业之一,位居第二位,并涌现出“禾丰”、“蒲兴”、“辉山”、“盼盼”、“千禧鹤”、“

8、黑牛”、“燕京”、“雪花”等一大批知名品牌和龙头企业。同时,全市进一步完善了工作协调机制,市政府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研究解决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大问题,特别是采取一事一议的方式,重点扶持和引进有牵动力的龙头企业,促进了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