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s及其在地学中的应用论文

gis及其在地学中的应用论文

ID:11278266

大小:35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11

gis及其在地学中的应用论文_第1页
gis及其在地学中的应用论文_第2页
gis及其在地学中的应用论文_第3页
gis及其在地学中的应用论文_第4页
gis及其在地学中的应用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gis及其在地学中的应用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GIS及其在地学中的应用论文——GIS在汶川地震灾害评价中的应用学院:地球科学学院地质系姓名:夏秦学号:2008010103272011/5/194GIS在汶川地震灾害评价中的应用一.引言地理信息系统又称GIS(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系统,简称GIS)是建立在地球科学、信息科学和系统科学等基础上的边缘科学,是处理空间信息的强大工具,是一门技术引导的多技术、多学科交叉的信息空间科学,是测绘学、摄影测量与遥感、地图学、地理信息系统、计算机图象图形学、卫星定位技术、专家系统与现代通讯技术等的有机结合。GIS就是一个专门管理地理信息

2、的计算机软件系统,它不但能分门别类、分级分层地去管理各种地理信息;而且还能将它们进行各种组合、分析、再组合分析等;还能查询、检索、修改、输出、更新等。地理信息系统具有数据输入、预处理功能、数据编辑功能、数据存储与管理功能、数据查询与检索功能、数据分析功能、数据显示与结果输出功能、数据更新功能等。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以四川省汶川县为震中的地区发生8.0级大地震。地震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截止2008年10月8日,地震夺去了69229人的生命,伤374643人,17923人失踪。地理信息系统在这次四川汶川8.0地震指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

3、次地震速报的参数是在地震发生后约12分钟传到应急响应部的,得到参数后,地震局立即启动了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同时开始对这次地震的灾害进行快速评估,提供评估结果,这次地震灾害评估结果显示灾害严重,同时启动了辅助决策系统。5分钟后提出应急响应的级别,建议启动I级响应。之后工作人员立即按照地震应急预案的I级响应要求,启动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大厅的视频通讯系统,与四川、陕西、甘肃、内蒙和浙江等指挥部进行连通等整个过程是在10分钟内完成的。根据地震三要素和基础信息对震灾进行判断,进行灾害快速评估,确定灾害级别; 提供震区的基础地理信息;提供地震灾害辅助决策和提醒信息,如

4、周围的水库和道路的分布情况,山体滑坡和泥石流方面的判定和提醒,为救灾提供参考性信息;为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工作场所提供技术条件保障;为地震现场的应急指挥提供通信和应急保障,保障与后方指挥部通信和信息的畅通,为政府提供与地震应急相关的其它信息.二.GIS在地震中的应用2.1GIS应用于地展基础信息的管理和查询空间数据库管理是GIS技术的核心,也是它最具特色的一部分.地震基础信息资料的来源广、数据量大,既包括行政区划、地震地质构造、地震活动性、城区建构筑物分布、生命线工程分布等基础图件,还包括与图件相关联的属性资料和人口分布、经济发展等其他属性资料.GIS将各种图

5、形和图像信息分图层以严密的逻辑结构存储在空间数据库中,并根据数据类型的不同,分别采用基于矢量的数据结构、基于栅格的数据结构或矢量栅格混合的数据结构,以有效的数据组织形式进行数据库管理、更新、维护、快速查询检索,以多种方式输出决策所需的地理空间信息。空间查询是GIS最主要的功能,也是GIS区别于其他信息系统的本质特征之一GIs具有丰富的查询功能,既有属性查询功能,也有图形查询功能,4还可以实现图形与属性之间的交叉查询.2.2地震监测、预报地震预报作为世界性的科学难题,从现有的地震预报分析发现,由于地震灾每一个环节及过程均与地理位置密切相关,而其在时间、空间上的

6、复杂性往往使得研究人员难以有效地挖掘地震发生的机理及前兆。因此,借助于GIS手段的复杂空间数据管理及分析功能,可帮助研究人员剖析地震相关信息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规律,从而有助于研究人员开展地震监测、预报(周斌等,2005)。目前全国各类灾害监测系统的主要台站总数约为38424个,其地理位置分布总体上较为分散,早期的地震预报研究由于均在各台站层级描述动态自然因子,因而其精度及效率均难以保证。借助于现有的GIS平台可将现有所有台站动态信息集中显示、管理及分析,可极大地提高动态信息的定量化及精度,因而可更好地开展地震监测及预报工作。2.3震后紧急救援、灾情监测及评

7、估地震往往具有极强的破坏性,从过去的地震实践来看,震后几小时到24小时内是人员抢救的关键时段,因此可基于GIS技术、背景数据库、应急备灾数据库、救灾需求确定合理的救灾投入及资源配置。同时通过在极震区周围建立缓冲区,可对缓冲区内各要素进行统计,如统计缓冲区内社会经济信息、抢险救灾信息(抢险物资、抢险队伍及避险中心)等,不仅为抢险救灾决策提供有力的辅助手段,同时还可为城市规划、保险行业保费估算提供非常重要的依据。网络分析包括通过对生命线工程的管道进行网络连通性分析,资源供给网络划分、资源调拨及道路网络分析最佳路径分析。基于GIS技术建立的多源防灾减灾信息集成平台

8、,其不仅包含地震灾害应急评估和灾情评定所需的遥感信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