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活动设计方案人文英华三

课堂教学活动设计方案人文英华三

ID:11329619

大小:94.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7-11

课堂教学活动设计方案人文英华三_第1页
课堂教学活动设计方案人文英华三_第2页
课堂教学活动设计方案人文英华三_第3页
课堂教学活动设计方案人文英华三_第4页
课堂教学活动设计方案人文英华三_第5页
资源描述:

《课堂教学活动设计方案人文英华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人文英华·文苑篇》课堂教学活动设计方案三教学内容豪放的宋词授课时间2011、、2、3、4、5、6、授课班级2010级各班教学学时课型理论课□理论与实践课□实践课□教学目标能力目标知识目标素质目标1、能够有感情地朗诵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念奴娇•赤壁怀古》、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2、能赏析苏轼、辛弃疾的豪放词,能够感悟苏轼积极豁达的胸怀,辛弃疾炽热的爱国激情;3、能引用诗句表达思想感情。1、了解豪放词的特点;2、了解苏轼、辛弃疾的生平、思想;3、理解、掌握苏轼、辛弃疾在文

2、学史上的地位以及其词的思想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和精神境界。1、学习苏轼旷达洒脱的精神气度,辛弃疾的爱国情怀;2、提高审美趣味,丰富个人感情世界,增进对祖国文化的热爱。教学重、难点重点难点能力目标1、2,知识目标1能力目标2、3职业能力训练素材《人文英华教程》中的诗词、习题、课件等,以及所需的多媒体设备。参考资料《中国文学十五讲》周先慎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中国文学史》袁行霈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8月《唐诗鉴赏辞典》萧涤非周汝昌等撰写,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12月《唐宋词鉴赏辞典》周

3、汝昌唐圭章等编写,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年4月教学过程一、齿留诗香,导入新课,交代课堂活动教学目标二、新授:宋调别弹,豪迈向上1、词的形成、发展及豪放词的特点词是宋代文学中成就最高的一种文学形式,与楚辞、汉赋、六朝骈文、唐诗、元曲、明清小说同为中国文学史上的奇葩。词兴起于晚唐,发展于五代,繁荣于两宋。从词的兴起到北宋末年,大约在两个世纪之中,词作为一种民间爱好,文人竞写的文学作品,已经达到它的黄金时代。以后,即在南宋时期,尽管派别滋生,作者增加,但就总的质量而论,已不如南宋以前的作品。但是从五代到北宋这

4、一词的黄金时代中,虽然名家辈出,作品如云蒸霞蔚,却从来没有人把他们分派别,定名号。后来,也许为了讨论方便,人们提出了“花间派”这个名称,即用西蜀赵崇祚编的《花间集》的名称来定派别,但此集所选的温庭筠、韦庄和李珣的作品特点大不相同,因此在北宋文人看来,《花间集》是当时这一文学新体裁的总集与范本,是填词家的标准与正宗。从五代南唐著名的词人、千古词帝李煜的《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开始,词真正走出了闺房,由“伶工之词”转变为“士大夫之词”9。这个转变,真正把词的地位提高了,实际上渐渐为后来的

5、苏辛豪放派打下了基础。李白的《忆秦娥》末二句“西风残照,汉家陵阙”,王国维以为“寥寥八字,遂关千古登临之口”,被称为前期豪放风格的杰作。明确提出词分婉约、豪放者,一般认为是明人张綖。张綖在《诗余图谱》一书中写到:“词体大略有二,一体婉约,一体豪放。婉约者欲其词情蕴藉;豪放者欲其象恢宏。”第一个用“豪放”评词的是苏轼(《答陈季常书》)。据南宋俞文豹《吹剑续录》载:“东坡在玉堂,有幕士善讴,因问:‘我词比柳词何如?’对曰:‘柳郎中词,只好十七八女孩儿,执红牙拍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板

6、,唱大江东去。’公为之绝倒。”这则故事,表明两种不同词风的对比。豪放派是后人评价词体的专用词语。它是对金戈铁马、气势恢宏、奋发扬厉的词风的概括,用以区隔以绮罗香泽、儿女柔情为特色的婉约词风。提起豪放派,自然首先是苏轼,但又不能不追朔范仲淹。范仲淹写《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发豪放词之先声。范仲淹出身贫寒,贵不忘本,具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博大胸怀,曾亲率大军抗击西夏入侵镇边塞的范公,写军旅生活,边塞风光,以悲凉而为慷慨;借咏史发泄政治牢骚,于诙谐见狂狷;这在当时以批风抹月为能事的词坛上,

7、不啻是振聋发聩的一声雷鸣!词的上阙写景为主,景中有情。秋来早往南飞的大雁,风吼马啸夹杂着号角的边声,重山峻岭里升起的长烟,西沉落日中闭门的孤城……作者用近乎白描的手法,描摹出一幅寥廓荒僻、萧瑟悲凉的边塞鸟瞰图。反衬了人物的内心世界沉重、苍劲,含蓄、蕴藉。词的下阙抒情为主,情中有景。端着一杯浑浊的酒,想起远在万里之外的家乡,可是边患没有平息,那能谈得到归去?再加上满眼的白霜遍地、盈耳的羌笛声碎,又叫人如何能够入睡?将士们只能是愁白了乌发,流下了浊泪。在这里,作者将直抒胸臆和借景抒情相结合,抒发出边关将士壮

8、志难酬和思乡忧国的情怀。综观全词,词的意境开阔苍凉,形象生动鲜明,反映出作者耳闻目睹、亲身经历的场景,表达了作者自己和戍边将士们的内心真实感情,读起来真切感人。众所周知,豪放派当之无愧的苏轼。苏轼大力提倡写壮词,开拓豪放词风,彻底解放了词体,打破了“诗言志”而“词言情”和“诗庄词媚”的风格划界。他在词里怀古伤今,论史谈玄,抒爱国之志,叙师生之谊,写田园风物,记遨游情态......或表现平冈千骑、锦帽貂裘、挽弓射虎的激昂慷慨;或表现烟雨一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