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视阈下的师生关系哲学基础与实践路径研究

“理解”视阈下的师生关系哲学基础与实践路径研究

ID:11401223

大小:29.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7-11

“理解”视阈下的师生关系哲学基础与实践路径研究_第1页
“理解”视阈下的师生关系哲学基础与实践路径研究_第2页
“理解”视阈下的师生关系哲学基础与实践路径研究_第3页
“理解”视阈下的师生关系哲学基础与实践路径研究_第4页
“理解”视阈下的师生关系哲学基础与实践路径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理解”视阈下的师生关系哲学基础与实践路径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理解”视阈下的师生关系哲学基础与实践路径研究  [摘要]和谐的师生关系不仅是教学得以实施的重要保证,也是师生实现主体发展的不竭动力。文章从传统主客二元对立的认识论“主体性”到解释哲学的“理解”理论的嬗变视角出发,分析了“理解”视阈下的师生关系。文章指出,任何一种师生关系的构建都是在一定的理解对话的基础之上的,因此,“理解”理应成为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哲学基础。  [关键词]理解师生关系构建哲学基础  [作者简介]姜荣(1969-),男,重庆人,重庆三峡职业学院人事处处长,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王海林(1984-),男,甘肃泾川人,重庆三

2、峡职业学院学生处,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庆404155)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3)36-0172-02  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研究和实践领域中一个非常重要而又极其敏感的话题。它是教育教学功能发挥的基石,是教育教学活动生命力不断延续的重要因子。“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犹如一个高效的减压阀,能够使整个教学过程变得轻松自然,对于师生双方都能够起到提升自我素质,扩大知识面,增强自信心,愉悦身心的作用。”①本文,笔者关于师生关系的论述,无论是“教师中心论”,还是“儿童中心论”“双主体说”“教师

3、主导和学生主体论”都把师生关系拘泥于“主体―客体论”的二元对立的认识论中,使其得不到本质上的改变。本文试图以哲学解释学的“理解”为突破点来构建师生关系的哲学基础。  一、嬗变:从“主体性”理论到“理解”理论  1.传统主客二元对立的“主体性”理论。主客二元对立主要来自于传统哲学。“我思故我在”是笛卡尔提出的一个命题。“我思”作为人的一种意识活动,从而使自我意识成为意识活动的对象。它表明“我思”是人对自我意识活动的控制能力。也就是说,“我思”是人这一个体认识的基础,人这一个体也就获得了支配个体认识的能力,这些都是“我思”所蕴含的主体性内涵②。西方哲学把世间万物

4、分为主客体两个部分,哲学和一切科学的最终归宿是要运用个体的理性去认识客观物质,得到主体与客体统一,而在这样一种认识活动中,主体的地位被加以确定,有了对主体的肯定和主体认知条件的肯定,就有了度量客体的标尺。从此,主体是自明的,无须证明,客体成为主体活动的对象,是活动的归宿,这样主体就优于客体③。  2.哲学解释学的“理解”理论。解释学揭示的是人类精神活动中的“理解”④。真正揭示理解在本体论上的意义以及让解释学发生根本转向的是海德格尔。海德格尔的哲学中心问题是“存在”,关键点是如何理解关注“存在意义”的人,认为人最基本的特点就是他对存在的理解,因此,理解即是人的

5、存在,而不是人的认识方式。海德格尔存在理论的提出超越了传统哲学主体与客体的二元分裂,把解释学真正导向了人的存在的本体论方向。海德格尔的弟子伽达默尔继承了老师的衣钵,但他把解释学当作哲学本身来对待,把理解和解释看作人类世界经验的源泉,强调“理解的能力是人的一项基本限定,有了它,人才能与他人一起生活。”“理解既是相互理解,也是自我理解,二者也是共时的。”⑤  总之,哲学解释学的“理解”抛开了客观世界是否真正存在的问题,以期做到真正理解人的精神变革以及生命意义把握,帮助教育在和谐师生关系的氛围之中真正地指导人生,真正培养人的精神,彰显人的生命价值,帮助学生全面发展

6、。  二、视阈:解释学“理解”理论视阈下的师生关系  传统的二元对立中,教师以自我强势主体取代学生的弱势主体,把本应由师生二者通过交往、沟通、合作、对话而共同完成的教学活动变成了教师的“单边主义行动”,导致和谐的师生关系难以建立,学生难以对教师加以认同。哲学解释学“理解”视阈下,师生关系超越了传统主客二元对立的主体理念,教师和学生间的关系变成了一种交往关系;在这种交往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作为完整的精神整体而相遇,进而相互理解,同时也发生自我的理解。在理解的过程中,理解者并不是这一过程主体,被理解者并不是被看作对象去加以分析和认识,不是谁控制谁或者谁强行把意志强

7、加于另一方,而是共同达到理解、沟通和承认;最后,二者构成相互存在的意义关系。理解不但使师生交往、对话成为必然,而且能使师生间构成一种新型的关系――“我―你”型师生关系。  三、视点:理解――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哲学基础  以“理解”为核心的哲学解释学是和谐师生关系构建的哲学基础。哲学解释学的理解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新的阐释,打破了传统主客二元对立的思维结构,使人们从以自我为中心的主体性原则思维结构中解放出来,重新反思人这一复杂体的地位以及重新建构自我与周边的关系形态。进而引导当下教育哲学观的反思与变革,帮助人们对以往的师生关系进行重新探讨和阐释。  1.建

8、立“我―你”型师生关系的基础――“理解”。在哲学解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