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c可编程控制器学士学位论文.doc

plc可编程控制器学士学位论文.doc

ID:11417362

大小:1.39 MB

页数:61页

时间:2018-07-11

plc可编程控制器学士学位论文.doc_第1页
plc可编程控制器学士学位论文.doc_第2页
plc可编程控制器学士学位论文.doc_第3页
plc可编程控制器学士学位论文.doc_第4页
plc可编程控制器学士学位论文.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plc可编程控制器学士学位论文.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长春工业大学毕业论文目录1绪论31.1课题研究目的31.2PLC的产生、定义及分类31.2.1PLC的产生31.2.2PLC的定义31.2.3PLC的分类31.3PLC的特点、功能及性能指标31.3.1PLC的特点31.3.2PLC的功能31.3.3PLC的性能指标31.4PLC的发展概况及发展方向31.4.1国内/外PLC发展概况31.4.2技术发展动向32CPM2A的性能和功能32.1CPM2A的性能32.1.1CPU单元32.1.2扩展I/O单元32.1.3高速计数器和中断32.1.4完善的通信能力32

2、.2CPM2A功能一览表32.3PLC网络技术32.3.1PLC网络系统32.4.2OMRON公司的PLC网络32.4上位链接连接32.4.11∶1上位链接的连接32.4.21∶N上位链接通信的连接32.4.3无规约通信32.4.41∶1NT链接通信的连接358长春工业大学毕业论文2.4.51∶1PC链接通信的连接32.4.6CompoBus/S的I/O链接通信的连接33CX-Programmer7.3使用指南33.1软件的安装33.2软件的启动33.3菜单简要说明33.4工程工作区33.5工具条34GKS型

3、实验装置实验34.1小车直线运动34.1.1控制要求34.1.2I/O端口分配34.1.3流程图34.1.4外部电路连接图(附图1)34.2五相步进电机的控制34.2.1控制要求34.2.2I/O端口分配34.2.3外部电路连接图(附图2)34.3四节传送带的控制34.3.1控制要求34.3.2I/O端口分配34.3.3外部电路连接图(附图3)35GKS型可编程实验装置实验改进35.1物料混合控制35.1.1控制要求35.1.2I/O端口分配35.1.3设计思路35.1.4流程图35.1.5外部电路连接图(附

4、图4)35.1.6梯形图35.1.7指令表358长春工业大学毕业论文5.1.8实验改进35.2交通信号灯的控制35.2.1控制要求35.2.2I/O端口分配35.2.3设计思路35.2.4流程图35.2.5外部电路连接图(附图5)35.2.6梯形图35.2.7指令表35.2.8实验改进36总结3参考文献358长春工业大学毕业论文1绪论1.1课题研究目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气控制技术在各个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可编程控制器(PLC)作为电气控制领域的一项新技术,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完整的工业产

5、品系列,从功能及技术指标等各个方面,都达到了成熟的工业控制计算机的软硬件水平。现已广泛的应用在包括逻辑运算,数值运算,数据转换,过程控制,位置控制,人机对话,网络通信等各种场合。PLC正在快速的改变着电气控制技术的面貌,正在成为电气控制领域人们改造自然,创造财富的有力工具。因而,越来越多的人们希望掌握PLC技术,让其更好地为各行各业服务。作为一位即将走出大学校门,踏入社会的大学生,希望通过这次毕业设计,对GKS型实验装置的研究,基本掌握对PLC的应用,能够运用到以后的工作中。1.2PLC的产生、定义及分类PL

6、C是从20世纪60年代未开始发展起来的工业控制装置,目前得到了广泛的使用。下面就是PLC的产生、定义及分给予简单的创新介绍。1.2.1PLC的产生在20世纪60年代,计算机技术已开始应用于工业控制了。但由于计算机技术本身的复杂性,编程难度高、难以适应恶劣的工业环境以及价格昂贵等原因,未能在工业控制中广泛应用。当时的工业控制,主要还是以继电—接触器组成控制系统。1968年,美国最大的汽车制造商——通用汽车制造公司(GM),为适应汽车型号的不断翻新,试图寻找一种新型的工业控制器,以尽可能减少重新设计和更换继电器控

7、制系统的硬件及接线、减少时间,降低成本。因而设想把计算机的完备功能、灵活及通用等优点和继电器控制系统的简单易懂、操作方便、价格便宜等优点结合起来,制成一种适合于工业环境的通用控制装置,并把计算机的编程方法和程序输入方式加以简化,用“面向控制过程,面向对象”的“自然语言”进行编程,使不熟悉计算机的人也能方便地使用。即:1969年,美国数字设备公司(GEC)首先研制成功第一台可编程序控制器,并在通用汽车公司的自动装配线上试用成功,从而开创了工业控制的新局面。接着,美国国MODICON公司也开发出可编程序控制器08

8、4。1971年,日本从美国引进了这项新技术,很快研制出了日本第一台可编程序控制器DSC-8。1973年,西欧国家也研制出了他们的第一台可编程序控制器。58长春工业大学毕业论文我国从1974年开始研制,1977年开始工业应用。早期的可编程序控制器是为取代继电器控制线路、存储程序指令、完成顺序控制而设计的。主要用于:1.逻辑运算2.计时,计数等顺序控制,均属开关量控制。所以,通常称为可编程序逻辑控制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