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当前大学生就业诚信缺失的原因及对策

论当前大学生就业诚信缺失的原因及对策

ID:11487736

大小:30.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7-12

论当前大学生就业诚信缺失的原因及对策_第1页
论当前大学生就业诚信缺失的原因及对策_第2页
论当前大学生就业诚信缺失的原因及对策_第3页
论当前大学生就业诚信缺失的原因及对策_第4页
论当前大学生就业诚信缺失的原因及对策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当前大学生就业诚信缺失的原因及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论当前大学生就业诚信缺失的原因及对策  [摘要]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令人遗憾的是,当前大学生就业中诚信缺失的现象已有泛滥成灾的迹象。究其原因,是社会大环境的影响、高校教育出现的偏差、用人单位招聘人才的误区、大学生自身诚信道德素质低下共同作用的结果。优化社会诚信环境,建立健全社会诚信制度;改进高校诚信教育和就业指导工作,构建诚信校园;规范用人单位人才招聘方式是应对大学生“诚信”就业不可或缺的措施。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诚信缺失  [作者简介]彭容(1968-),女,四川眉山人,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副教授,硕士,

2、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四川德阳618000)  [课题项目]本文系四川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12~2013立项课题“大学生就业诚信教育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SZ2012267)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3)24-0090-02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诚实就是真实无欺,既不自欺,也不欺人;守信就是重诺言,讲信誉,守信用”①,在中国的传统道德中,诚信被看作“进德修业之本”。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要以诚实守信为重点,

3、加强全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然而,令人担忧的是,近年来,严峻的就业形势和近乎“残酷”的就业现实与大学毕业生迫切的就业心情之间矛盾的加剧,大学生就业中诚信缺失的现象已有泛滥成灾的迹象。  一、大学生就业“诚信”缺失的表现  1.求职简历中“掺水”。求职简历是用人单位了解大学毕业生有关情况的书面求职资料,通过它向用人单位传递个人信息,表达个人求职意向,展示自己的才能。然而,现实比较普遍的现象是大学生简历“掺水”,学习成绩“良好”变成“优秀”;一个小小的班干部升级为学生会的“部长”;优点和特长更是夸大其词,甚至无中生有;面对用人单位对优

4、秀毕业生的青睐,涂改成绩、假“三好学生”、假“优秀学生干部”、假“优秀毕业生”、各类假“证书”更是满天飞;德智体全面发展、丰富的社会活动经验等内容,大学生们的一支“妙笔”就解决了。  2.随意签约、毁约。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莘莘学子十几年的寒窗苦读,毕业后害怕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岗位,求职心切,一遇到有单位接收就迫不及待地与之签约,到后来发现可供选择的单位还是比较多的,觉得自己所签的单位不理想,于是马上要求毁约。也有的本来对自己所签约单位还比较满意,但看到各方面不如自己的同学签了一份比自己好的单位,于是心里感到不平衡,便毫不犹豫

5、地与用人单位毁约。还有少数毕业生“广种薄收”“脚踏几只船”,同时与多家用人单位签约等。  毕业生就业诚信缺失带来的直接后果:一是高校校风学风下滑;二是引发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信任危机,增加大学毕业生尤其是应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难度,进而加剧社会信用危机。  二、大学生就业诚信缺失的原因  大学生就业中出现的信用问题,实际上是社会、学校、家庭、用人单位等多方面信用问题的折射,大学生就业诚信缺失已成为一种社会现象。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是多方面的:  1.社会环境的影响。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国家经济得到空前发展,中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然

6、而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变革中,相应的制度与法律约束并未跟上,更谈不上健全,作为市场经济不可缺少的契约意识社会成员尚未确立,在物质利益的驱动下,社会正在承受着诚信缺失之痛:经济生活中的商业欺诈、虚假广告等现象屡禁不止,假冒伪劣产品、毒奶粉、地沟油、瘦肉精、工业明胶等食品药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政治上的贪污腐败、“政绩工程”、“形象工程”;文化领域的学术抄袭、假学历、假档案等现象空前泛滥;“诚信者吃亏,失信者得利”的现象比比皆是。这种普遍性的诚信缺失不仅破坏了市场经济良性运行的环境、败坏了社会风气,严重影响和制约着中国社会各项事业

7、的健康发展,而且对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关键时期的大学生产生了十分严重的负面影响。在缺乏必要的社会大环境支持下,面对日趋激烈的就业市场,大学生们为了自身的实际利益也就一次次挑战诚信道德底线了。  2.高校教育出现的偏差。首先,学校是德育教育的主阵地,高校道德教育中不乏关于诚信的内容,并且开设了相关的课程,但多年来高校的诚信道德教育主要从传统诚信观出发,强调学生的道德自律,关注较多的是学生对诚信道德知识的学习和认同,而对学生的外在行为表现进行诚信实践和培养严重不足,最终导致学生的知与行脱节。  其次,当前我国大多数高校在

8、就业指导中工作不细、指导不力是学生就业诚信缺失的另一重要原因。多数高校虽然从大一开始就开设了就业教育,但是面对刚进校的新生就业指导敷衍了事,没有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学习成绩和在校表现在将来就业中的重要性,等学生真正认识到的时候为时已晚,为了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就只有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