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机械化育插秧

水稻机械化育插秧

ID:11490501

大小:38.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7-12

水稻机械化育插秧_第1页
水稻机械化育插秧_第2页
水稻机械化育插秧_第3页
水稻机械化育插秧_第4页
水稻机械化育插秧_第5页
资源描述:

《水稻机械化育插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水稻机械化育插秧、玉米机收和深松作业技术作者:孔繁金文章来源:中国农机推广网点击数:295更新时间:2010-1-21一、水田机械化育插秧技术要点  (一)、软盘育秧程序  1、秧盘规格:58×28×2厘米的软盘,每公顷最大用盘量405个盘。  2、顺次铺盘:秧板上平铺软盘,每块秧板横排两行,依次平铺,紧密整齐,盘与盘的正边要重叠排放,盘底与床面紧密贴合。  3、匀铺盘土:铺撒准备好的土,土层厚度为2—2.5厘米,厚薄均匀,土面平整。盘两侧铺同盘同厚宽15厘米的土护盘。  4、补水保墒:播前用喷壶洒水,要求播种时土壤饱和含水率达85—90%

2、。可用95%绿亨一号与水配制成3000—4000倍液,对床土进行喷浇消毒。  5、精量播种:播种时按盘称种,以每平方厘米2.5—3粒计算,每盘播种粒数为4060—4872粒,用天平称出芽种千粒重,计算出每盘用种量。一般常规稻千粒重在 27克 左右,每盘用种量在110— 132克 ,选定每盘用种量后,制做一个量具(容量为每盘用种量),量出每盘播种量进行均匀播种,播种后均匀撒素土盖籽,覆土厚度为0.3—0.5厘米,以盖过芽谷为宜,不能过厚。每100平方米可用19%秧草灵可湿性粉剂 75克 掺过筛细土20公斤封闭405个盘,进行封闭除草。施药后床

3、面覆地膜,做到保湿、保温,防止水滴浇露种子。  (二)、大田耕作  1、机械插秧一般采用中小苗移栽,对大田耕整和基肥施撒等质量要求相对较高。大田耕整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插秧机的作业质量,其基本要求是:田面平整,田块内高低差不大于3厘米,确保栽秧后寸水棵棵到;田面整洁,清除田面过量残物;泥土上细下粗,上软下实;移栽前泥浆沉淀,达到泥水分清,沉实不板结,水清不浑浊。  2、耕整方法  (1)基本原则:抢早耕整,适施基肥,适当沉实。 (2)旱整:尽量避免深度耕翻。作业时要控制深度在 15厘米 以内,耕深稳定,残茬覆盖率高,无漏耕现象。  (3)

4、水整:浅水灌入,浸泡24小后进行水整拉平,并清除残茬。水整大田后应地表平整,无残茬、杂草等,埋茬深度在 4厘米 以上。泥浆深度达到5— 8厘米 ,田块高度差不超过 3厘米 。  (4)沉实:水整后的机插大田必须适度沉实,沙质土沉实1天,沙壤土沉实2—3天。黏质土沉实4天后机插。对杂草发生密度较高的田块,可结合泥浆沉淀。在耙地后选用适宜除草剂拌湿润细土均匀撒施,并保持6— 10厘米 水层3—4天进行封杀灭草。  (三)机械插秧  1、秧苗运输:运输时秧盘平放(一层)或卷起平放(最多放二层)。运到田头,苗盘单个平放,防止倒秧苗。起苗移栽关键是轻

5、运、轻放、随运、随栽,减少搬动次数,避免秧块变形,达到四角垂直方正,不缺边缺角。  2、机插秧质量要求  (1)插秧株数:一般品种前期每穴3—4株,后期5—7株。 (2)插秧密度:行距为 30厘米 ,株距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选定。  株距 13.1厘米 ,每亩基本苗穴数为16000穴;  (3)插秧深度:插秧深度为0.5 -1厘米 ,如秧苗插的不稳可略加机插深度。均匀度在80%以上。  注意插的不要过深,以免影响分蘖和产量,如插秧期过晚,插秧深度可控制在1.5 -2厘米 。 作业时要求临界行距一致,不压苗、不漏行。 3、机械插秧操作要求  作业

6、前要将插秧机安装调试好,先空运转10分钟左右,要保证安装牢固,调整准确,工作可靠。取秧块大小及入土深度一致,运转平稳。先进行试插,检查机组运转情况和插秧质量,如不符合要求,应进行再调整,直至达到要求,作业中要严格遵守起秧、装秧操作规程,秧苗要铺放平整并紧贴秧箱,不要在秧门处拱起。  4、插秧方法(以东洋PF455S型、延吉产插秧机为例)(1)株距调节方法  东洋PF455S型插秧机株距调节方法:  第一步:完全提起插秧装置,把液压感应器调节杆放在“插秧装置下降固定”的位置上。  第二步:低速运行发动机,主变速杆放在“中立”位置上。  第三步

7、:把插秧离合器杆放在“连接”的位置上,转动插秧臂。  第四步:上下移动株距调节杆,寻找合适的位置。  第五步:杆调节好后,检查一下插秧臂是否能转动。  延吉产插秧机株距调节方法:  通过更换齿轮可实现三组株距,即:120、140毫米;140、170毫米;160、200毫米。  (2)横向取苗次数的调节方法  东洋PF455S型插秧机横向取苗次数的调节方法:  第一步:完全提起插秧装置,把液压感应器调节杆放在“插秧装置下降固定”的位置上。  第二步:低速运行发动机,主变速杆放在“中立”位置上。  第三步:把插秧离合器杆放在“连接”的位置上,移

8、动秧苗箱至左右任何一端处,苗输送凸轮和苗输送臂接触之前,踩离合器踏板。  第四步:停下发动机,把主变速杆放在“中立”位置上。  第五步:松开横向取苗调节杆的固定螺栓,将杆转送到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