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选重选要点摘记

浮选重选要点摘记

ID:11504419

大小:28.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12

浮选重选要点摘记_第1页
浮选重选要点摘记_第2页
浮选重选要点摘记_第3页
浮选重选要点摘记_第4页
资源描述:

《浮选重选要点摘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1.浮选:依据矿物表面物理化学性质的差异进行分选的方法。2.泡沫浮选:以泡沫为载体依据矿物表面物理化学性质的差异分选细粒物料的方法。3.可选性:矿物浮选的难易程度。4.品位:目的物在矿石中所占有的百分比。5.精矿产率:矿物浮选精矿产品在原矿中所占有的百分比。6.润湿:润湿是自然界中常的现象,是由于液体固体表面排挤在固体表面所产生的一种界面作用。7.三相润湿周边:当气泡附着浸入水中的矿物表面,达到润湿平衡时,气泡在矿物表面所形成三相接触点围成的周边。8.润湿接触角:过三相润湿周边上任一点P作气液界面的切线,与固液界面之间所形成的包

2、括液相的夹角。9.润湿阻滞:润湿过程中,润湿周边展开或移动受到阻碍,使平衡接触角发生改变,这种现象称为润湿阻滞。10.水化作用:水分子在矿物表面(或离子表面)定向排列。11.疏水矿物表面:润湿性差、接触角大的疏水表面。12.亲水矿物表面:润湿性好、接触角小的亲水表面。13.疏水性矿物:矿物表面极性弱,对水分子的引力小,水化作用弱的矿物。14.粘附功:矿粒与气泡附着只有单位面积时,附着前后体系的自由能的变化。15.定位离子:在双电层内层吸附的离子。16.配衡离子:颗粒表面带电后,吸引溶液中的反号离子,即双电层外层吸附的反号离子。1

3、7.总电位:指矿物表面与溶液之间的电位差。也称表面电位。18.斯特恩电位:斯特恩层与溶液的电位差。19.动电位:滑动面上的电位和溶液内部的电位差,也称Zate电位。20.零电点:矿物表面的静电荷为零时,溶液中定位离子的负对数值。21.等电点:矿物表面电动电位为零时,溶液中定位离子的负对数值。22.正吸附:吸附后表面层溶质的浓度大于溶液内部的浓度,这种吸附称为正吸附。23.负吸附:吸附后表面层溶质的浓度小于溶液内部的浓度,这种吸附称为负吸附。24.物理吸附:由分子间力引起的吸附。25.特性吸附:双电层吸附中除静电吸附以外的吸附。对

4、溶液中某种组分有特殊的亲合力。26.半胶束吸附:在范德华力的作用下,矿物表面吸附捕收剂的非极性端发生缔合作用形成类似胶束的结构。27.捕收剂:作用在固液界面上,且有选择性可以固体表面提高疏水性,增加可浮性,促使气泡附着,增强附着的牢固性浮选药剂。28.起泡剂:作用于气液界面上,降低表面张力,具有起泡作用的表面活性物质。29.三相泡沫:由液、气、固三相构成的泡沫。30.两相泡沫:由液、气两相构成的泡沫。31.抑制作用:破坏和削弱矿物对捕收剂的吸附,增强矿物表面的亲水性,从而降低矿物可浮性的作用32.活化作用:能促进和增强矿物与捕收

5、剂的相互作用,提高矿物的可浮性。33.气泡矿化:浮选过程中,颗粒附着在气泡上的现象。34.矿化气泡:附着矿粒的气泡。35.浮选动力学:泡沫产品随浮选时间变化的数量关系。36.浮选速度常数:浓度为1时的浮选速度。是一个比例常数。37.接触时间:从碰撞瞬间到发生脱落瞬间所经历的时间。38.诱导时间:从碰撞瞬间到发生附着瞬间所经历的时间。39.接触曲线:同一种矿物,同一种药剂,气泡能否与矿物附着的药剂用量与pH值之间的关系曲线,称为接触曲线。40.充气量:浮选机正常工作,单位时间、单位浮选槽面积所能吸入气体的数量。41.矿浆通过能力:

6、浮选机单位时间内所能处理的矿浆量立方米数。42.充气均匀度:气泡在矿浆中分布的均匀性。43.浮选段数:浮选中磨矿与浮选相结合的次数。44.浮选循环:回路,经过一次浮选,得到一种产品称一个循环。45.浮选流程:矿石浮选时,矿浆流经各作业的总称。46.二次富集作用:在泡沫层中上层气泡破灭和机械夹带的水形成下泻水流,随下泻水流机械夹带的非目的物重新返回矿浆中,这种在泡沫层中发生的富集作用称为二次富集作用。47.精选作业:对处选粗选作业的精矿进行分选的作业。48.扫选作业:对粗选(或扫选或前序浮选)作业的尾矿进行的分选作业。49.粗选作

7、业:浮选工艺中第一次对矿浆进行的分选作业。1.起泡剂的作用及机理。  起泡剂的作用:  (1)降低气液界面的张力,改盖气泡的分散度  (2)阻碍或减轻气泡的相互兼并  (3)增大气泡的机械强度,提高气泡的稳定性。  (4)降低气泡在矿浆中的升浮速度  起泡剂的作用机理:  (1)单纯起泡剂的作用  (2)起泡剂与捕收剂的共吸附作用21、两相泡沫及其特点和不稳定的因素。  两相泡沫:由气相和液相构成的泡沫。  两相泡沫是气相在液相中的分散的一种形式,是两元分散不稳定体系。  特点:气相体积远大于液相体积,气相之间以呈薄层状的液相分

8、割。  不稳定因素:脱水作用和气泡的兼并作用。22、三相泡沫及其稳定的原因。  由液、气、固三相构成的泡沫称为三相泡沫。  稳定原因:  (1)颗粒的装甲作用;  (2)药剂的作用;  (3)颗粒形状和大小的影响。23、调整剂作用及其种类。  作用:  (1)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