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批评生态思想憧憬

生态批评生态思想憧憬

ID:11536513

大小:23.11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7-12

生态批评生态思想憧憬_第1页
生态批评生态思想憧憬_第2页
生态批评生态思想憧憬_第3页
生态批评生态思想憧憬_第4页
生态批评生态思想憧憬_第5页
资源描述:

《生态批评生态思想憧憬》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本科毕业论文中文题目:浅析《乌拉尼亚》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外文题目:AnalysisingtherelationshipbetweenmanandnatureinOurania院系中文系专业汉语言文学(涉外文秘方向)年级2011级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结稿日期2015年5月XX日浅析《乌拉尼亚》中人与自然的关系摘要:工业文明社会以来,伴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人类活动对自然系统实行的掠夺式开发,使得人与自然的矛盾日益激化,甚至导致人类赖以生存的惟一家园——地球生态系统濒临崩溃的边缘,酿成世界性的生态灾难。今天,人与自然关系

2、的恶化导致严重的生态危机的局面仍在日益加剧,并且日益深入地蔓延到人类社会的文化道德和精神领域,这使得人类开始全面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二十世纪末叶生态哲学思潮的崛起就是这种反思的标志;以研究生态文学为己任的生态批评就是生态思想在文学领域内进行的革命。200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勒克莱齐奥是一位极具生态情怀的作家。他在自己的创作中,一方面对破坏生态环境的现代工业文明进行了彻底的揭露、嘲讽和无情的批判;另一方面,在疏离与逃避这种文明的同时,也在追寻着自己想象中的理想国度和充满诗意的大自然,祈盼着宇宙生态的平衡与秩序的和谐

3、。本文从生态学的视角,运用生态批评的理论,对其创作中所蕴含的生态思想进行系统的整理与研究,在全面把握勒克莱齐奥的生态思想的基础上,揭示其生态思想的内涵,这在人类生存受到生态危机严重威胁的今天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关键词:生态批评、生态思想、憧憬、人与自然致谢四年就像是一眨眼的功夫,流逝太快,很多东西还没来得及抓稳抓住。但同样,这四年也给予我了太多,学海无涯却缩小了边际。无法模糊的关于在社团的美好记忆,无法忘记的初次走进大学校园的兴奋憧憬,无法不去回想的这四年美好的光影。当六月在来的路上,心中的不舍更加变得无法言说。

4、当我写完这篇毕业论文的时候,心中感慨良多。首先要感谢我的指导导师XX老师,XX老师深厚的学术造诣、严谨的治学态度和顽强的拼搏精神深深地激励着我,并将影响我的一生!最后,我要感谢我的同学、父母,我的兄弟姐妹们!引言早在人类社会出现之前,自然界已经历了亿万年的演变。从行星演化到地质变迁,从生命起源到生态系统演替,自然界一直按照自己的规律运行着。随着地球上人类的出现,大自然成为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也因此开始了,而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在人类认识、利用、改造和适应自然的过程中不断演进的。从刀耕火种的采集狩猎

5、文明社会到自给自足的农业文明社会,人类与大自然一直是一种被动的依赖关系,人是自然界的奴隶,人类的一切活动都受自然界控制。但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试图成为自然界的主宰,在利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无度的向自然界索取,破坏了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特别是工业文明社会以来,伴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人类活动对自然系统实行掠夺式开发,使得人与自然的矛盾日益激化,甚至导致人类赖以生存的惟一家园——地球生态系统濒临崩溃的边缘,酿成世界性的生态灾难:全球气候变暖、土地荒漠化严重、酸雨浓度不断增加等自然灾害相继向人们袭来;人口爆

6、炸、核战争的威胁、SARS病毒、沙尘暴、精神的异化、疯牛病、禽流感等接踵而至。人与自然关系的恶化导致生态危机的严重局面仍在日益加剧,并且日益深入地蔓延到人类社会的文化道德和精神领域。这促使人类开始全面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二十世纪末叶生态哲学思潮的崛起就是这种反思的标志;以研究生态文学为己任的生态批评就是生态思想在文学领域内进行的革命。200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勒克莱齐奥(LeCLezio),1963年以小说《诉讼笔录》成功地叩响世界文学的大门后仍笔耕不辍,迄今为止已发表50余部作品,包括童话、随笔、短篇小说、长篇

7、小说、印第安神话译著、传记、儿童读物、图片集、短文、合著以及许多篇前言。四十五年的创作历程中,他的创作风格、主题和题材虽然经历了多次转变,但是使其作品始终自成一体的是对文化和自然的深切关注。勒克莱齐奥将自己定位为一位生态作家,在其创作中始终贯穿着一条“绿色的情感纽带”,那就是:对大自然的关切,对人的自然天性的礼赞,对人类所面临的生态困境的忧虑,对宇宙生态和谐的祈盼。他是一位极具生态情怀的作家,也正是因为此,他被称为“神奇的自然崇拜者”。沿着勒克莱齐奥的笔端,我们发现他在自己的创作中“不断述说着反抗现代社会,不懈追

8、求自然原始生活状态的论题”,以半寓言式的手法描写自然和谐的理想的国度与当代主流文明社会形成的强烈对照的同时,表达对技术社会、消费社会的认识与批判。对其作品中蕴含的生态思想进行研究,可以增进人们的生态意识,充分认识自己的生存状态,这在人类生存受到严重威胁的今天也是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的。勒克莱齐奥通过作品《乌拉尼亚》对人类与“自然”的关系进行了批判与憧憬,他批判了人类与纯自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