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诗性0的语义学考察

文学诗性0的语义学考察

ID:1156386

大小:406.54 KB

页数:7页

时间:2017-11-08

文学诗性0的语义学考察_第1页
文学诗性0的语义学考察_第2页
文学诗性0的语义学考察_第3页
文学诗性0的语义学考察_第4页
文学诗性0的语义学考察_第5页
资源描述:

《文学诗性0的语义学考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2010年11月学术月刊Nov.,2010第42卷11月号AcademicMonthlyVol.42No.11文学/诗性0的语义学考察)))以新时期中国文学研究为背景刘阳(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上海200241)[摘要]新时期中国前十年和后二十年的文学研究,出于知识社会学动机的变易,在/诗性0一词的使用兴趣和频率上呈现出鲜明反差。但三十年来/诗性0概念在文学研究中经常被随意使用,却值得注意。/诗性0概念源自维柯。中国学界关于/诗性0的大量谈论,却习惯于从海德格尔的/诗思0角度发挥。前者的认识论背景和后者的本体论背景存在着重要差异,无法简单混淆,两者对想像的不同态度有力

2、说明了这一点。以文学语言为纽带,两种/诗性0在文学活动中才可能转化、融合。在这一点上,雅各布逊对/诗性0的使用实践可以成为我们继续探讨的起点。当不再将/诗性0望文生义理解为诗歌式特性或/诗意0等、避免让/诗性0作为名词随意接受修饰、谨慎地将/诗性0作为副词去修饰其他概念,我们才获得了合理使用/诗性0一词来研究文学的现代性学术信念。[关键词]诗性文学研究维柯海德格尔文学语言[作者简介]刘阳(1979)),男,浙江省杭州市人,文学博士,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讲师,主要从事文艺理论与美学的研究。[中图分类号]I20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39-8041(2010

3、)11-0112-07年代文学研究中出现得屈指可数,90年代以来其使用引言:一个疑点频率却迅速上升,呈现出了强烈的前后反差。新时期以来,我国文学研究界对/诗性0(Poetic)这反差如此强烈,恰是疑点所在。个词的使用呈现出一个奇特现象:以三十年为区间,前和/感性0、/理性0一样,/诗性0也是一个具备严十年的研究著作、文章中极少涉及该词;后二十年的各格内涵的概念。但总体而言,/感性0、/理性0等概念种论著却以很大的热情散播着该词,进而生发出两种三十年间在中国文学研究中并不存在一夜间由冷而情形:一是用别的词来修饰/诗性0,此时/诗性0被作为热的异常情况。对照之下,/诗性

4、0一词却从80年代名词使用,这方面的高频率说法有/古典诗性0等;二是的冷清,一变而在90年代的文学研究中大行其道,用/诗性0去修饰别词,此时/诗性0又被作为形容词使遭遇了使用者们前后判然的断裂式对待,这种有趣用,表示/诗性的0,这方面的高频率说法有/诗性智的异态,很值得在今天进行反思与追问。慧0、/诗性文本0,等等。在文学研究和评论文章中随追问,开始于知识社会学动机(目标)和学理论处可见,几成套语。换言之,/诗性0一词在20世纪80证之间某种不为人轻易察觉的微妙偏离。#112#r文学艺术论评德格尔思想层面上谈论/诗性0,典型的做法即称审一、从动机与学理的微妙偏离说起

5、美中/人与世界一体的境界0为/诗性境界0。有的论按知识社会学,任何一种认知判断的形成总受到著在科学与人文发生冲突、/人越来越物化0的现代判断者的特定社会目标驱动。对该判断的考察,因而背景下呼吁文学/用诗意对抗物化0的/诗性的力¹需要同时结合目标冲动和学理手段两方面来进行。量0,有的论著看到/诗性0概念的复杂性,作了一定仅有目标冲动,却配合以无效的学理思辨论证,该目标程度的深入归类,但依托于海德格尔/语言与存在的关系角度0来界说/诗性0的用心很明显。º便难以实现。这对我们今天检审/诗性0一词在新时期不同时间段文学研究领域中的出场,有何启示呢?由此带来的一个问题是,海德

6、格尔式动机和学从知识社会学背景上分析,20世纪80年代前期理逻辑之间的某种不适应现象也开始出现了。例的文学研究论著中/诗性0一词稀如星凤,是因为当如,在一些论者笔下,金庸小说的价值被提升至/武时思想坚冰甫破未久,启蒙话语偏重于理性色彩,公侠世界的诗性空间0高度来认识,一根重要支柱诚然是/人类生命世界的可能性空间0。»而在另一些论开谈论诗情诗意是文学研究中不多见的事情(对朦胧诗的讨论或许稍显例外),后期虽在文学主体性论者那儿,沈从文、汪曾祺和张炜等作家,其创作成就争和方法论热的背景下引入若干西方文艺思潮,却也被用/诗性艺境0来概括,因为他们都讴歌/作为人类诗意栖居地的

7、自然0¼,人们疑惑的是,能这样简单也因兴奋点偏于尼采、弗洛伊德、萨特等现代思想而悄悄绕过了/诗性0问题的讨论。但为何进入90年地用同一个词揭示前者和后者的创作面貌吗?金庸代后,/诗性0概念骤然升温,被文学研究和评论文章重视情节传奇性、巧合迭出的写法,和张炜试图将人纷纷拈来?本文认为,根本原因在于此时海德格尔与世界重加融合的创作,是否一回事?/作为人类诗哲学开始被大规模介绍到我国。意栖居地的自然0这一表述,颇受海德格尔思想的熏1987年后,存在主义全面登陆中国学界。这一染,但这种熏染并不严谨,以至于无形中又把人与自然年,5存在与时间6中译本出版,其迥异于传统哲学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