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省域间绿色食品产业竞争优势比较研究

我国省域间绿色食品产业竞争优势比较研究

ID:11601949

大小:161.00 KB

页数:41页

时间:2018-07-12

我国省域间绿色食品产业竞争优势比较研究_第1页
我国省域间绿色食品产业竞争优势比较研究_第2页
我国省域间绿色食品产业竞争优势比较研究_第3页
我国省域间绿色食品产业竞争优势比较研究_第4页
我国省域间绿色食品产业竞争优势比较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国省域间绿色食品产业竞争优势比较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我国省域间绿色食品产业竞争优势比较研究-1-我国省域间绿色食品产业竞争优势比较研究摘要:生态环境问题和食品安全问题已经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我国绿色食品产量近年来不断增长,但各地区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区域优势初步显现。根据竞争优势理论构建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份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我国31个省区绿色食品产业的竞争优势及其各组成要素进行定量评价和比较分析,找出省域之间的差距及其产生原因。关键词:绿色食品产业;竞争优势;主成份分析;聚类分

2、析中图分类号:F326.31绿色食品产业竞争优势的研究现状根据所搜集到的资料来看,国外关于“绿色食品”(或称“生态食品”、“有机食品”等)的研究一般都基于可持续发展和食品安全的思想,研究的起步时间较早,国外最早提出有机食品的是美国F.H.King教授,他(1908)描述了中国两千多年传统农业所带来的好处。20世纪下半叶以来,许多学者积极倡导以绿色消费为核心的更加理性、科学的生产和生活方式,JohnElkington和JuliaHailes(1988)在《绿色消费指南》一书中向消费者提议,购买商品时要

3、选择那些重视环境保护的厂家的产品,受到公众的普遍关注,掀起了绿色消费热潮。Lampkin和Padel(1994)认为,只要确保产品在生产、加工过程中达到了有机标准,消费者就愿意支付更多的货币购买认证食品。目前,国外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发达国家“绿色食品”的生产规模、消费者行为以及市场供应链的实证分析上,这对于我国“绿色食品”市场体系的建立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但是关于中国绿色食品产业竞争力方面的研究则缺乏。国内关于绿色食品产业的研究起步较晚,对于绿色食品产业竞争力现状和成因的研究比较少,多数采

4、取定性分析法,宋魁等(2006)运用比较优势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提出我国绿色食品产业优势在于价格、市场、非转基因、环保、安全、品牌和政策导向方面。唯有黑龙江省学者王德章(2006)运用层次分析和模糊数学方法,建立绿色食品产业竞争优势评价模型,得出黑龙江省绿色食品产业竞争优势指数和影响因素权重,针对这些影响因素提出对策建议[1]。王德章(2007)提出通过协调发展绿色食品产业集群竞争优势,将影响竞争优势因素进行分解,对影响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的要素做出判断,并通过对有竞争优势的要素进行优化及对有比较劣势的要

5、素进行改进,最终达到扬长补短、提高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的目的。而本文是基于主成分分析法,对我国31个省区绿色食品产业竞争优势进行定量评价和分析[2]。2绿色食品产业竞争优势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本文对“绿色食品产业”界定为:绿色食品产业是建立在资源可持续利用和良好环境基础上,利用绿色农业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优势,形成一体化的产销组织方式,以获得“绿色食品”标志的产品为主导产品的绿色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和相关单位的集合。本文主要采用波特的“钻石模型”[3]并结合绿色食品产业特征,创建绿色食品产业竞争优势评价指标体系

6、。体系中包括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产业、企业因素等准则层指标,每-2-个准则层指标下设具体指标。2.1要素条件(设为A类指标)生产要素的特殊性决定了绿色食品产业的特殊性,为更好把握生产要素对绿色食品产业竞争优势的影响程度,笔者把生产要素再细分为7个具体指标:A1:绿色食品产地环境监测面积,是直接反映一个地区绿色食品生产要素条件的重要依据。A2: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面积,也是直接反映一个地区绿色食品生产要素条件的主要依据。A3:人均耕地资源占有量,指一个地区耕地总量与总人口数的比值,是反映该区

7、农业资源禀赋的主要依据。A4:绿色食品标志监管员数量,是指取得资格证书的绿色食品标志监管员人数,可以侧面反映出绿色食品管理机构建设情况。A5:绿色食品产品和环境定点监测机构数量,是指绿色食品产品检测机构和绿色食品环境定点监测机构的总数量,用以反映一个地区绿色食品管理机构状况。A6:森林蓄积量,指一定森林面积上存在着的林木树干部分的总材积。它可以反映一个地区森林资源的丰富程度、衡量森林生态环境优劣,也是反映绿色食品产业生态环境的一个主要依据。A7:自然保护区面积,是反映绿色食品产业生态条件的一个主要依

8、据。A8:每单位耕地施氮磷肥量,指本年内实际用于农业生产的化肥数量与耕地面积的比值,用以反映一个地区农业面源污染情况。2.2区域内需求条件(设为B类指标)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日益提高,国内的绿色食品需求日益扩大,绿色食品产业较容易在国内市场达到规模经济的要求,实现企业最优生产经营规模,进而建立产业竞争优势。为评价省区内需求条件的优劣程度,笔者又细分为4个具体指标:B1:高中以上学历女性人数比重,指一个地区高中以上学历女性的总人数与总人口数的比值。因为性别、受教育程度等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