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期末考试重点总结

生化期末考试重点总结

ID:11629222

大小:48.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13

生化期末考试重点总结_第1页
生化期末考试重点总结_第2页
生化期末考试重点总结_第3页
生化期末考试重点总结_第4页
生化期末考试重点总结_第5页
资源描述:

《生化期末考试重点总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GSH(谷胱甘肽)的组成、功能集团及功能:特点:r肽键功能基团:巯基GSH是由谷氨酸、半胱氨酸、甘氨酸组成。半胱氨酸的巯基是GSH的主要功能基团具有还原性,还原H2O2变成H2O,有嗜核性,能与外源嗜电子毒物等结合,从而阻断这些化合物与DNA,RNA或蛋白质结合,保护机体。蛋白质二级结构形式、α螺旋特点是:形式:α-螺旋结构、β-折叠、β-转角和无规卷曲α-螺旋结构特点:多肽链主链围绕中心轴螺旋式上升,顺时针右手螺旋,侧链伸向螺旋外侧,每3.6个氨基酸残基螺旋上升一圈,每个肽链的N-H和第四肽键的羰基氧形成氢键以稳固α-螺旋结构蛋白质分离纯化方法和原理1.层析:

2、待分离蛋白质溶液经过一个固态物质时,溶液中待分离的蛋白质颗粒大小、电荷多少使蛋白质反复分配。2.层析方法:A.离子交换层析:蛋白质的电荷量分离B.凝胶过滤:蛋白质分子大小不同分离。3.超速离心分离:根据沉降系数与蛋白质的密度的差异分离。4.盐析:蛋白质表面点和中和,水化膜破坏而沉淀。5.电泳:蛋白质的PI不同,不同溶液中蛋白质在电场中所带电荷差异而泳动分离5.丙酮(乙醇)沉淀:蛋白质难溶于其中而杂质可溶,纯化蛋白质。三种RNA主要结构和功能关系1.mRNA:结构:单链形式存在,由编码区和非编码区构成。编码区有密码子,真核细胞mRNA的5’端都以7-甲基鸟嘌呤-三

3、磷酸核苷为起始结构3’端有多聚A尾。功能:蛋白质合成的模板2.tRNA:结构:有多种稀有碱基,具有茎环结构,二级结构形似三叶草,有氨基酸臂和反密码子环结构,三级结构是一个倒置的L形,3’端连有AA能识别mRNA的密码子。功能:作为氨基酸的载体3.rRNA:结构:原核生物核糖体有三个重要部位。A位:结合氨基酰位。P位:结合太酰-tRNA的肽酰位。E位:排出卸载了氨基酸的tRNA排除位。功能:rRNA与核糖体蛋白共同构成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全酶组分的生理功能:酶蛋白决定酶的特异性,辅助因子决定反应种类、性质。如:金属离子参与催化反应,传递电子。稳定酶的构象。

4、作为连接酶和底物桥梁。中和阴离子,降低静电斥力。简述必须基团和活性中心的关系:酶活性中心内的必需基团有两类:结合基团:结合底物和辅酶形成复合物;催化基团,影响底物化学键的稳定性,催化底物变成产物。有一些酶不参与活性中心的组成,但为维持酶应有的空间构象和作为调节剂。是活性中心外的必需基团。磺胺类药物的抑菌机制:对磺胺类药物敏感的细菌在生长繁殖时,不能直接利用叶酸,而是在体内二氢叶酸合成酶的催化下,对氨基苯甲酸为底物合成二氢叶酸。二氢叶酸是核苷酸合成过程中辅酶之一四氢叶酸的前体。磺胺类药物与对氨基苯甲酸相似,是二氢叶酸合成酶的抑制剂,抑制二氢叶酸合成,细菌则因此造成

5、核苷酸与核酸合成受阻而影响繁殖。人可利用食物中的叶酸,核酸合成不受干扰,根据竞争性抑制的特点保持血液中药物的高浓度。无氧氧化关键酶、步骤、生理意义葡萄糖磷酸化为6-磷酸葡萄糖(己糖激酶);6-磷酸果糖转变为1,6-二磷酸果糖(6-磷酸果糖激酶-1);磷酸烯醇式丙酮酸将高能磷酸键传给ADP形成ATP和丙酮酸(丙酮酸激酶);意义:在机体缺氧条件下获取能量的有效方式;在氧充足情况下机体供能的重要途径有氧氧化步骤,关键酶,生理意义,产能:葡萄糖经糖酵解途径分解为丙酮酸,丙酮酸进入线粒体氧化脱羧生成乙酰COA(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乙酰COA进入三羧酸循环以及氧化磷酸化生

6、成ATP三羧酸循环:乙酰辅酶A与草酸乙酸缩合成柠檬酸(柠檬酸合酶);异柠檬酸氧化脱羧生成α-酮戊二酸(异柠檬酸脱氢酶),α-酮戊二酸氧化脱羧成琥珀酰CoA(α-酮戊二酸脱氢酶复合体)生理意义:是三大营养素最终代谢通路,是糖脂肪氨基酸代谢联系的枢纽,有氧氧化是机体获得ATP主要形式。特点:消耗1分子乙酰CoA,四次脱氢,二次脱羧,一次底物磷酸化,生成2CO2、3NADH+、3h+、FADH2磷酸戊糖途经意义:为核酸的生物合成提供核糖,提供NADH作为供氢体参与多种代谢反肌糖原肝糖原作用的区别:肌糖原在糖原磷酸化酶作用下生成1-磷酸葡萄糖,6-磷酸葡萄糖后经葡萄糖-

7、6-磷酸水解酶催化入血。葡萄糖-6-磷酸酶仅存在于肝中,所以只有肝糖原可补充血糖,肌糖原只能进行糖酵解或有氧氧化。糖异生部位、关键步骤、关键酶、生理意义:部位:肝肾细胞胞浆和线粒体;关键步骤:丙酮酸经丙酮酸羧化支路变为磷酸烯醇式丙酮酸(丙酮酸羧化酶、磷酸烯醇式丙酮酸激酶);1,6-二磷酸果糖变为6-磷酸果糖(果糖二磷酸酶-1);6-磷酸果糖水解为葡萄糖(葡萄糖-6-磷酸酶)。意义:维持血糖恒定,补充或恢复肝糖原储量,肾糖异生维持酸碱平衡脂肪酸β氧化的部位、关键步骤、酶及生理意义:部位:线粒体、细胞液。关键步骤:脂酸活化为脂酰CoA(脂酰CoA合成酶),脂酰CoA

8、经肉碱转运进入线粒体(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