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经典书法欣赏

历代经典书法欣赏

ID:1170900

大小:2.37 MB

页数:61页

时间:2017-11-08

历代经典书法欣赏_第1页
历代经典书法欣赏_第2页
历代经典书法欣赏_第3页
历代经典书法欣赏_第4页
历代经典书法欣赏_第5页
资源描述:

《历代经典书法欣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历代经典书法欣赏1.结绳记事关于汉字的起源,古代典籍众说不一。《周易·系辞·上》曰:“上古结绳而治,后世易之为书契。”《九家易》也说:“古者无文字,其为约誓之事,事大大其绳,事小小其绳。结之多少随物众寡,各执以相考,亦足以相治也。”结绳记事为上古记事的一种方法,毕竟不能全面地记载复杂的事物,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必然会被图画或文字取代。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刻画符号新石器时代陶器上刻有大量类似文字的符号,表明人类记事方式的进步。我们现在所能见到的与文字起源有关的实物资料是陶片上的刻画符号,称“陶文”。图为半坡、马家窑、姜寨等仰韶

2、文化遗址中发现的陶文。于省吾先生考证:“五作×,七作+,十作

3、,二十作

4、

5、,示作T,矛作↑等……我认为这是文字起源阶段所产生的一些简单文字。”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61大汶口陶尊符号(图)距今四、五千年的山东大汶口文化遗址中发现了刻有陶文的陶器,这些陶文与古文字已有相似之处。图为一个合体图画会意字,“炅”(热),太阳在云气之上,云气之下有五峰耸立(一说海水)。可以看出,文字是以象形为基础,由图画符号演进而来,后由史官或巫进行加工整理而成的表意文字。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61龟甲占卜文甲骨文是龟甲、兽骨文字的简称,全称“龟甲兽骨文字”,

6、也称“龟甲文”、“卜辞”、“占卜文字”、“契文”、“殷契”等。是青铜时代(约公元前1339-1281年)殷商刻在龟甲、兽骨、人骨上记载占卜、祭祀等活动的文字,是目前发现最早的成熟文字。十九世纪末,出土于河南省安阳小屯,史称“殷墟”。甲骨文已具备了中国书法用笔、结字、章法三个基本要素,形成了庄重、肃穆的书风,是一种最古而造极的书体。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61祭祀狩猎涂朱牛骨刻辞此骨系河南安阳出土,长32.2厘米,宽19.8厘米61。是甲骨文断代第一期商武王时期的一块牛胛骨版记事刻辞。骨版巨大且完整,正反两面共有一百六十余字,背面字内填

7、朱,色彩炫丽,内容为商代社会生活和天气等方面情况,有重要的文史价值。字体瘦硬劲直,工整端严。结体纵横开阔,气势雄伟。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61616.祭祀狩猎涂朱牛骨刻辞正面拓片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61617。祭祀狩猎涂朱牛骨刻辞反面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61618。祭祀狩猎涂朱牛骨刻辞反面拓片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61619。宰丰骨匕刻辞图为商代一块牛骨,匕首形。镶嵌十四颗绿松石,相传也为安阳出土。殷商时期甲骨文,多为卜辞,记事者甚少,此骨匕记载了帝乙或辛帝时,宰丰受到商王赏赐之事。宰丰骨匕一面刻辞纹,另一面刻有文字,一端残,文字分两

8、行,完整无损,罕见之极。其布局精妙奇美,疏密得当,笔力雄健浑圆,结体错落有致,显示出卜辞书法成熟之美。10.宰丰骨匕刻辞拓片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616111.甲骨文图画式文字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总结汉字构造规律“六书”学说,“六书”即象形、指事、会意、假借、转注、形声。甲骨文是中国最古的文字,可识者约三分之一,在字形结构方面,已具备了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甲骨文图画文字很多,凡是实物有形可画者大都用图形表示。“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但图画式文字不等同于图画,是将客观图形典型化,抽象化的符号。此主题相关图片如

9、下:12.天亡簋“天亡簋”也称“大丰簋”,是西周武王时期器物。相传清道光年间于陕西岐山出土。是传世最早的典型西周铜器,此器肃朴庄重,周身饰以旋龙纹,内底有铭文八行七十七字,大篆。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13.天亡簋铭天亡簋铭文字形参差错杂,变动不居,在拙朴散乱中显示运动与和诣之美,有轻有重的笔画在某种程度上有自然书写带来的笔墨痕迹。其铭文用韵协调,开创了千古词赋先河,也是我国韵文的最早表现形式。61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6114.大盂鼎大盂鼎为周唐王时期器物,是现存西周青铜器中的大型器,造型浑厚典丽,是世间珍宝。相传此鼎于清道光间在陕西

10、省眉县礼村出土,当地郭氏所得,后归周雨樵,同治年间左宗棠以重金购得,又归苏州潘祖荫,解放后,潘氏后人损献国家。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15.大盂鼎铭大盂鼎铭文内壁有铭文二百九十一字,大篆结体谨严,雄壮凝练,圆润遒劲,通篇铭文气》韵生动,疏密相同,让人叹为观止。开《张迁碑》、《龙门造像》之先河。以书法成就而言,大盂鼎在成康时代当据首位。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6116.静簋静簋为西周中期穆王时代器物。器内有铭文八行九十字,大篆。此时期金文大篆字体正由西周中期向晚期过渡。《静簋》通篇铭文均称舒适,淳朴典雅,有“笔短趣长”61之势。不失为西周中

11、期金文书法艺术的代表作。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616117.牆盘牆盘为西周恭王时期作品。器形宏大,制造精良。1967年于陕西扶风庄白村出土。盘内铸有铭文二百多字,文章使用的四言句式,颇似《诗经》,措词工整华美,有较高的文学价值。铭文字体为当时标准字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