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麦草的抗灰色叶斑病基因的qtl定位

黑麦草的抗灰色叶斑病基因的qtl定位

ID:11714158

大小:64.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13

黑麦草的抗灰色叶斑病基因的qtl定位_第1页
黑麦草的抗灰色叶斑病基因的qtl定位_第2页
黑麦草的抗灰色叶斑病基因的qtl定位_第3页
黑麦草的抗灰色叶斑病基因的qtl定位_第4页
黑麦草的抗灰色叶斑病基因的qtl定位_第5页
资源描述:

《黑麦草的抗灰色叶斑病基因的qtl定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黑麦草的抗灰色叶斑病基因的QTL定位摘要:灰色叶斑病(GLS)是一种由稻瘟病菌引起的严重真菌感染病,这真菌导致稻瘟病和许多其他草疾病。稻瘟病通常是由宿主的自身抵抗力控制,但耐久性是一个问题。最近重新移植多年生黑麦草(一种重要型草坪草和牧草品种)针对小灰色叶斑病抵抗已被报道在多年生黑麦草的研究上。然而,在我们的实验室通过温室接种水稻感染隔离和黑麦草一系列连续实验确实表明存在局部抗性,一个三代意大利黑麦草高精度度连锁图的遗传图谱被用来定位QTLl抗性位点。不同的潜在QTL效应被发现在四个连锁群,黑麦草

2、抗性在不同的实验室应变似乎是不同抗QTL位点被控制。三个黑麦草抗性潜在的QTL检测被分离出来,,最强的效的抗性位点位于在三个连锁群上的MFB亲本,解释在20%和37%之间的表现型方差取决于实验。另外一个QTL位点被发现在6个连锁群的MFA父本上,能解释在5%和10%之间的表现型方差。两个最强实验室品系QTLt抗性位点被定位在MFA2和“MFB4两个连锁群上,每个能解释表型方差的10%。进一步,theQTL在连锁群3和4联合了枯萎病的水稻抗病位点。这项工作将l黑麦草的用户和种植者有益,通过分子标记辅

3、助选择改进现有的黑麦草对枯萎病的抗性.前言:黑麦草是一个有价值的冷季型草坪草和牧草,广泛应用高尔夫训练场,体育领域,草坪。这是一个二倍体(2n=2x=14),远缘杂交,自交不亲和的物种。广泛的用于,1括优良牧草质量,那一个在温带地区最重要的牧草,它的快速生长和广泛的适应性是极好的草坪草,以及它的颜色,直立生长习性,修剪高度低和对土壤压实强以及没有茅草,广泛使用于高尔夫球场的球道。作为一个禾本科FestuceaethePooideae亚科的支派黑麦草和关燕麦(Avenasatival.)、大麦(大麦

4、l.)、小麦(Triti-cumaestivuml.emThell),和大米是有亲缘关系的自从宾夕法尼亚高尔夫球场在1992球道的黑麦草灰斑病爆发以来,黑麦草灰斑病已经成为Thecausalagent一个严重的问题。因果剂,子囊菌MAG-naporthe菌,也导致对水稻稻瘟病,像许多草叶面疾病一样,如小麦和大麦叶和灰叶斑点枯萎病在其他草坪草和牧草上出现的病例如高羊茅。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下,灰斑病能破坏成熟黑麦草植物在短短几天内(1992年Landschoot和霍伊兰)。在这种情况下杀菌剂的使用是很

5、重要的,在管理这种疾病对草皮(VincelliandDixon2002)。但是,株稻瘟病菌的抗性对于某的最有效的杀真菌剂类,基质bilurins的,已被报道(2002年Vincelli)由于病原体高的遗传变异性,可能会对残留有效的杀真菌的药物甲基托布津和一些反甲基化的抑制剂产生抗性也有关系寄主的抗病性是一个有吸引力的,无害环境的控制策略,这已得到很好的研究,在稻瘟病菌测试的其他寄主。例如,在水稻稻瘟病病主要是被宿主的抗性基因控制。许多主要的种族特异基因,赋予完整的抗瘟性被发现(hittalmani

6、等人2000;肖汉等人。2002王等人。1994tabienet铝。2000)而主要基因抗稻瘟病基因更容易操作,它往往能打破(洲Han等人。2002。另一方面,部分resistancemay更耐用但一般更迪?邪教的操作。例如,水稻品种如“莫roberekan”和“组织”,这已被发现含有两个主要和部分抗性基因(王铝。1994),保持耐diseasepressure和接种稻瘟病菌菌株(在许多年tabien等人。2000王等人。1994。类似的抗灰斑病在多年生黑麦草是宝贵改进这个物种的效用,以及减少对农

7、药的依赖程度environmentallyharmful多年生黑麦草,阻力小,已报道在市售品种(williamset铝。波诺等人2001。2004),而一些多年生黑麦草植物的引进美国以外的可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耐药,尤其是fromeastern欧洲来源然而,它不知道如何以及这些材料willretain阻力在现场设置,特别是ifplanted多年,或如何介绍材料将适应美国的情况。详细的知识的数量和程度的E?ECT的基因会标示量育种工作中需要传递抗性intoperennial黑麦草品种。病菌在水稻(陈等

8、人。2003;福冈和okuno2001hittalmani等。2000tabien等。2000王等人,2002。1994)和大麦(佐藤等人。2001。qtlanalysis找到分子markerslinked灰斑病抗性基因是重要的。这些markerswill是E?ective抗性基因聚合fromdi?不同来源成一个单一的品种,并selectingfor抵抗多种疾病在几个环境中(梅尔欣格I多年生黑麦草,几个遗传连锁mapshave报道。第一个(伯特等人。1999)是基于显性AFLP标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