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的形成、结构、组成与营养

蛋的形成、结构、组成与营养

ID:11722393

大小:124.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13

蛋的形成、结构、组成与营养_第1页
蛋的形成、结构、组成与营养_第2页
蛋的形成、结构、组成与营养_第3页
蛋的形成、结构、组成与营养_第4页
蛋的形成、结构、组成与营养_第5页
资源描述:

《蛋的形成、结构、组成与营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蛋的形成、结构、组成与营养(一)蛋的形成各种禽蛋的形成过程是大致相同的,一般包括以下3个过程:卵细胞的生长、成熟和排卵,蛋的成形,蛋的产出。  1.卵细胞的生长、成熟和排卵这一过程是在家禽的卵巢上完成的。卵巢分为内外两层,内层为髓质,外层为皮质。皮质上长有很多大小不等的白色球状突起物,称为卵泡。每个卵泡内包含着一个卵原细胞,是卵细胞的原始体,发育成熟后即成为卵细胞。成熟后的卵泡,因卵细胞中含有大量的卵黄物质,呈现出黄色,所以人们常把成熟的卵细胞叫做卵黄。卵黄的大小差异很大,和卵黄达到成熟所需的时间长短有关。母禽进

2、入产蛋期后越久,产出的卵黄也越大,在一个连产期中,第一个蛋的卵黄也较以后所产的大。  家禽的排卵周期比较固定,鸡、鹌鹑一般为24小时,鸭一般为25~26小时。如母禽卵巢机能旺盛,而输卵管机能不活泼时,就可能同时成熟2个或3个卵子,故形成双黄蛋或三黄蛋,在相反的情况下也可能产生无黄蛋。  2.蛋的成形卵黄(即卵子)脱离卵巢进入输卵管,通过漏斗部、膨大部、峡部、子宫部和阴道部,形成蛋白、膜和蛋壳。  (1)漏斗部(喇叭口)分为漏斗区和管状区两部分,具有很大的自由活动性,可使脱离卵巢的卵黄(卵子)被接纳入输卵管内。卵子

3、在管状区与精子结合受精。  (2)膨大部(蛋白分泌部)这一部分的管壁厚实而弯曲,腺体发达,卵黄通过时被包上蛋白,在旋转前进中形成系带。  (3)峡部其功能是形成内外壳膜,把已经包上蛋白的卵黄包围起来。  (4)子宫部(蛋壳分泌部)具较厚的肌肉壁,能分泌出大量碳酸钙及少量硫酸镁等无机物,堆积而形成蛋壳。  (5)阴道部为狭窄的肌肉管道,开口于泄殖腔背壁的左侧,卵黄到达此处时,已形成一个完整的蛋,只待产出体外。  3.蛋的产出在脑下垂体后叶分泌的催产素和加压素的作用下,子官和阴道的肌肉收缩,阴道向泄殖腔外翻,迫使蛋产

4、出体外。  (二)禽蛋的结构虽然各种禽蛋的大小不同,但其基本结构是大致相同的。一般是由蛋壳、壳膜、气室、蛋白、蛋黄和系带等部分组成。  1.蛋壳部分蛋壳部分包括外蛋壳膜、石灰质蛋壳和蛋壳下膜三部分。  (1)外蛋壳膜是指鲜蛋表面覆盖的一层膜,又称壳上膜,是由一种无定形结构、透明、可溶性的胶质黏液干燥后形成的膜。其主要化学组成为糖蛋白。  外查壳膜有封闭气孔的作用。完整的膜能阻止蛋内水分蒸发、二氧化碳逸散及外部微生物的侵入,但水洗、受潮或机械摩擦均易使其脱落。因此,该膜对蛋的质量仅能起短时间的保护作用。  (2)石

5、灰质硬壳厚度一般为0.3毫米左右,大多在0.27~0.37毫米范围之内。  由蛋壳内侧的乳头状层和外层的栅状层两部分组成。不同厚度的蛋壳其乳头状层均在80微米左右,差异主要在栅状层。栅状层越厚,蛋壳也越厚,蛋壳的耐压强度也越大。蛋壳上密布孔隙,称为气孔,总数约为1000~12000个,气孔外大内小,为禽胚发育时与外界气体交换之通道;在鲜蛋存放过程中,蛋内水分通过气孔蒸发造成失重;微生物在外蛋壳膜脱落时,通过气孔侵入蛋内,加速蛋的腐败;加工再制蛋时,料液通过气孔浸入。所以,要根据需要,科学合理地对待气孔的作用。  

6、(3)蛋壳下膜蛋壳下膜由两层紧紧相贴的膜组成,外层紧贴石灰质蛋壳,称为外壳膜,内层包裹蛋白称为蛋白膜或内壳膜。两层膜均为有机纤维组成的网状结构。外壳膜结构较为疏松,微生物可以直接穿过;内壳膜较为细密,微生物不能直接通过,需用蛋白酶破坏膜后才能进入蛋白内。  未产出的蛋,其两层膜是紧贴在一起的。蛋离体后,由于外界温度低于鸡的体温,蛋的内容物收缩,多在蛋的钝端两层膜分开,形成一个双凸透镜似的空间,称为气室。气室的大小可反映禽蛋的新鲜程度。  2.蛋白部分蛋白亦称蛋清,是一种胶体物质,约占蛋重的45%~60%,颜色为微

7、黄色。  禽蛋内蛋白似为一体,实分四层,由外向内其结构是:第一层为外稀蛋白层,贴附在蛋白膜上,占整个蛋白的23.3%;第二层为外浓蛋白层(亦称中层浓厚蛋白层),约57.2%;第三层为内稀蛋白层,约占16.8%;第四层为内浓蛋白层,亦称系带膜状层,为一薄层,加上与之连为一体的两端系带,约占2.7%。  系带膜状层分为膜状部和索状部。膜状部包在蛋黄膜上,一般很难与蛋黄膜分开。索状部是系带膜状层沿蛋中轴向两端的螺旋延伸,为白色不透明胶体。系带膜状层使蛋黄固定在蛋的中央。随存放时间的延长,系带弹性降低,浓厚蛋白稀薄化,这

8、种作用就会失去。在加工蛋制品时,要将系带索状部除去。  3.蛋黄部分蛋黄位于蛋的中央,呈球状。包在蛋黄外周的一层透明薄膜称为蛋黄膜,厚0.016毫米,其韧性随存放时间的增加而减弱,稍遇震荡即行破裂,成为散黄。  蛋黄上部中央有一小白圆斑,在未受精时,圆斑呈云雾状,称为胚珠,直径约1.6~3.0毫米。由于比重较小,一般浮于蛋黄的顶端。受精后的蛋,其胚胎发育已进行相当程度,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