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的自主品牌对中国汽车工业的影响

汽车的自主品牌对中国汽车工业的影响

ID:11723970

大小:77.0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8-07-13

汽车的自主品牌对中国汽车工业的影响_第1页
汽车的自主品牌对中国汽车工业的影响_第2页
汽车的自主品牌对中国汽车工业的影响_第3页
汽车的自主品牌对中国汽车工业的影响_第4页
汽车的自主品牌对中国汽车工业的影响_第5页
资源描述:

《汽车的自主品牌对中国汽车工业的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汽车的自主品牌对中国汽车工业的影响摘要:在中国汽车工业中,商用车领域自主品牌基本上占主导地位;在轿车领域,自主品牌也逐步增加。2007年,自主品牌轿车累计销量达到124.22万辆,占轿车销售总量的26%。在中国汽车工业发展中已形成了某种程度的路径依赖。合资企业在新车型推出和关键技术方面过多依赖跨国公司;中方在合资企业的产品本地化改进、投资、采购、市场开拓等经营发展方面缺乏主导权。关键词:资源环境经济技术地位自主研制正文:加入WTO后,中国汽车市场持续迅速扩大,轿车销量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改革开放前中国没有私人轿车,2007年中国轿车销量的八成被私人购买。中国已是世界第二

2、大新车销售市场。在全球汽车市场增长几乎停滞状态下,2006年中国新车消费量在全球的比例超过10%。中国汽车市场成为拉动全球汽车市场的最重要因素。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汽车工业与发达国家汽车工业在技术上整体存在着30年左右的巨大差距。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努力,通过引进技术与自主开发相结合,目前中国汽车工业在整体上与国际先进水平的技术差距已经缩短到5~8年,在商用汽车开发领域已经与国际先进水平基本接近。在中国汽车工业最薄弱的轿车开发领域,中国汽车企业已经由自主开发低档轿车转向开发中高档轿车。汽车零部件的研究与开发始终是中国汽车工业的最薄弱部分,进入21世纪后汽车零部件的研发有了较

3、大进展。汽车发动机开发取得了突出成绩。最近一、两年内,一汽、中国重型汽车公司商用车的发动机研制获得成功,自主研制的商用车发动机与国际先进水平基本接近。在世界汽车工业竞争最激烈的新能源汽车开发领域,中国汽车工业基本与发达国家处于同一水平。中国汽车企业开发的混和动力客车、轿车已基本完成了产业化的准备工作。燃料电池汽车研制的关键技术和零部件已经获得重大突破。2000年,中国汽车工业没有年生产能力百万辆规模的企业。2007年,上汽、一汽和东风三大汽车集团的汽车产销均超过百万辆,占全国汽车销量的近一半,继续成为带动中国汽车行业发展的主要力量。随着企业规模扩大,汽车工业产业集中度有

4、所提高。1999年,中国汽车工业前3名的汽车企业的产量占汽车总产量的42.6%;2006年,中国汽车工业前3名的汽车企业的产量为262.96万辆,占汽车总产量的45.6%。汽车零部件企业规模有所扩大。2005年规模以上企业有4447家,销售收入3449亿元;销售收入超过亿元的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有700余家,超过10亿元的有39家。2005年,销售收入超过了252.15亿元的万向集团成功收购了美国上市公司UAI公司,越来越多的民营汽车零部件企业开始收购海外的汽车零部件企业,以获得技术与市场。2005年,中国汽车工业首次实现汽车出口数量大于进口的历史性转折。据中国汽车工业协

5、会的汽车商品出口数据显示,2007年,汽车出口总体延续了2006年高速增长势头,全国汽车商品累计进出口总值为668.78亿美元,其中进口总值259.82亿美元,同比增长24.45%;出口总值408.96亿美元,同比增长45.31%。2007年的汽车出口量超过60万辆,达到61.27万辆,同比增长78.95%;汽车出口金额达到73.12亿美元,同比增长130%。中国出口海外的汽车产品大多数是具有自主品牌的产品。2007年,我国汽车出口单价一改往年不断下滑的局面,从2006年平均单价0.9万美元上涨到1.18万美元。非洲、拉丁美洲、亚洲历来是中国汽车出口的主要市场,2007

6、年中国汽车产品出口欧洲明显增加。中国汽车企业开始输出资本与技术。例如,奇瑞公司、一汽集团公司、长城汽车公司等在国外建立了汽车生产组装厂。上汽收购了双龙汽车公司;上汽、南汽收购了英国罗孚汽车公司。海外收购已经成为中国汽车企业获得技术与品牌的重要途径。在中国汽车工业发展中已形成了某种程度的路径依赖。合资企业在新车型推出和关键技术方面过多依赖跨国公司;中方在合资企业的产品本地化改进、投资、采购、市场开拓等经营发展方面缺乏主导权。在轿车领域,轿车底盘开发能力和系统集成能力还相对较弱,导致自主开发产品的整体技术性能、质量和可靠性与国外同类产品仍有较大差距。中高档轿车整体开发能力仍

7、然很弱。在汽车零部件技术开发方面,目前国内零部件产业对技术输入有较强的依赖性,技术开发只能满足整车适应性改进开发和新产品推出的需要。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在某些中低附加值产品方面具有相当的开发能力,但是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甚大,尚不具备进行基础研发、同步开发、系统开发和超前开发的能力。许多关键零部件仅仅是仿制外国产品。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生产的最先进发动机排放只能达到欧四标准,而欧盟已经推出欧五、欧六标准。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批量生产的发动机只相当于国际90年代水平。汽车零部件行业整体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存在10~15年左右的差距。随着我国大汽车公司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