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药品不良反应及临床合理用药

浅议药品不良反应及临床合理用药

ID:11731350

大小:27.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13

上传者:U-3335
浅议药品不良反应及临床合理用药_第1页
浅议药品不良反应及临床合理用药_第2页
浅议药品不良反应及临床合理用药_第3页
浅议药品不良反应及临床合理用药_第4页
浅议药品不良反应及临床合理用药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议药品不良反应及临床合理用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浅议药品不良反应及临床合理用药【关键词】药品;不良反应;合理用药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在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调节生理机能过程中,人接受正常剂量的药物时出现的任何有害的和用药目的无关的反应[1]。”近年来关于药品不良反应(ADR)的报道和讨论较多,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临床上要求药品在治疗疾病的同时尽可能少地出现ADR。根据WHO报告,全球死亡人数中近1/7的患者是死于不合理用药[2]。在我国,据有关部门统计药物不良反应在住院患者中的发生率约为20%,1/4是抗生素所致。每年由于滥用抗生素引起的耐药菌感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就达百亿元以上[2]。合理用药的基本原则就是安全有效经济地使用药物[1]。合理用药与合理治疗伴行,是医院药学工作者永恒的话题。医院药学工作的宗旨是以服务患者为中心临床药学为基础,促进临床科学用药,其核心是保障临床治疗中的安全用药。目前公认的合理用药的基本要素:以当代药物和疾病的系统知识和理论为基础,安全、有效、经济有适当地使用药物[3]。下面结合文献及临床工作实践,浅谈引起药品不良反应的因素及如何做到合理用药的问题。1引起不良反应的因素6 1.1抗生素滥用,导致药物的不良反应现今我国抗生素滥用现象非常普遍。有资料表明,我国三级医院住院患者抗生素使用率为70%,二级医院为80%,一级医院为90%[4]。抗生素的滥用,不仅使药物的使用率过高,导致医药费用的急剧增长,同时也给临床治疗上带来了严重的后果。盲目的大剂量使用广谱抗生素,或几种抗生素同时应用,致使大量耐药菌产生,使难治性感染越来越多,医疗费用也越来越高。临床上很多严重感染者死亡,多是因为耐药感染使用抗生素无效引起的。ADR以抗生素位居首位。如上呼吸道感染90%以上是由病毒引起,但临床上使用抗生素的不在少数,滥用的后果是在宏观上造成细菌的抗药性增加,抗生素的效力降低甚至丧失,最终导致人类无药可用;在微观上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药源性损害。抗生素的滥用还会导致人体菌群失调和二重感染的发生。人们已经习惯把抗生素当作家庭的常备药,无论是头痛脑热或肚痛心慌都服用,而有的患者崇拜新药、好药、贵药就更造成了医药资源的浪费和细菌耐药的产生。1.26 药品因素导致的不良反应,药品都具有疗效和副作用的双重性,如果一种药有两种以上作用时,其中一种作用可能成为副作用。如麻黄碱兼有平喘和兴奋的作用,当用于防治支气管哮喘时可引起失眠的副作用。另外,药物的不良药理作用、药物的质量、药物剂量、剂型及给药途径,药物配伍不当、疗程长短失宜等都会引起不良反应或药源性疾病的因素[3]。1.3患者自身的因素引起的不良反应①性别:药物性皮炎男性比女性多;②年龄:老年人和儿童对药物反应与成年人不同,因老年人和儿童对药物的代谢、排泄较慢,易发生不良反应;婴幼儿的机体尚未成熟,对某些药较敏感也易发生不良反应。调查发现,60岁以上的老年人用药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60岁以下的人用药反应的发生率高出两倍半还多;③种族差异:不同人种对同一药物的敏感性不同,而同一人种的不同个体对同一药物的反应也不同;④疾病因素:肝、肾功能减退时,可增强和延长药物作用,易引起不良反应[4]。1.4其他因素引起的不良反应①不合理用药:误用、滥用、处方配伍不当均可发生不良反应;②长期用药:极易发生不良反应,甚至发生畜积中毒;③合并用药:合并用药种数越多,不良反应发生率越高;④减药或停药,也可引起不良反应。如治疗严重皮疹,当停用糖皮质激素或减药过速时,会产生反跳现象;⑤人为因素:如盲目用药、迷信偏方、秘方、中药材未经炮制或炮制不当等也会引起不良反应。6 各种药品都可能存在不良反应,中药也不例外,只是几率不同。患者用药前要仔细阅读说明书,如果出现了较严重或说明书上没有标明的不良反应,应及时向医生报告。由此看出,合理用药不仅仅是医学问题,也不仅仅是临床医师需要注意的问题。要真正做到合理用药,医生、患者、药师、药品管理部门需要相互配合才能得以实现。2如何做到合理用药2.1对疾病的正确诊断应尽量及早作出明确诊断,才能有的放矢,不致误用药物。2.2应认真考虑患者机体状态、年龄和性别,特别要全面分析患者的心血管功能、肝和肾脏功能以及神经系统状态等的病生理基础,对所采用的药物能否造成上述几个重要器官产生某些不良反应,都应心中有数。2.3要了解患者既往用药史、有无过敏史、遗传的因素如酶的缺陷或酶的异常,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与不同药物进行具体分析,以保证安全用药。2.4为使药物在病变部位发挥治疗作用,必须从选择制剂、给药途径和给药方法开始,从而选择针对患者机体条件与疾病的适当药物,使药物的药理效应与药代动力学都满足治疗的需要,即药物达到病变部位发挥其作用。2.5注意药物和机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和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使药物的药理作用转变为治疗作用。2.6提高患者的素质和自我保护意识6 ①不能轻信药品广告。有些药品广告会夸大药品的有效性,而对药品的不良反应却只字不提,容易造成误导;②不要盲目迷信新药、贵药、进口药;③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规定的用法、用量服用药物;④药品消费者应提高自我保护意识,用药后如出现异常的感觉或症状,应停药就诊,由临床医生诊断治疗。有些人用药后出现可疑的不良反应,不要轻易地下结论,要由有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认真地进行因果关系的分析评价。随着人们对健康和生活质量问题的日益关注,药品不良反应的危害已经越来越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国家正在不断完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制度,尽量避免和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给人们造成的各种危害。因此,人们应抱着不随便用药、合理用药、正确地对待药品不良反应的态度,正确地使用、保管药物,不断提高用药水平,从而达到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真正实现安全、有效、经济、适当地合理用药。参考文献[1]严宝霞.临床药学各论.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1999:387398.[2]徐年卉,林国生,付洁,等.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的经验探讨.中华医院感染杂志,2002,12(2):143144.[3]唐镜波.合理用药的评价和实践要点.全军临床合理用药研讨班论文摘要汇编,1990:64.[4]刘振声,金大鹏,陈增辉.医院感染管理学.军事医科学出版社,2000:314.6 6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