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类常见基础质量问题防治 .doc

几类常见基础质量问题防治 .doc

ID:11870569

大小:26.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14

几类常见基础质量问题防治 .doc_第1页
几类常见基础质量问题防治 .doc_第2页
几类常见基础质量问题防治 .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几类常见基础质量问题防治 .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几类常见基础质量问题防治摘要:基础是建筑物的根基所在,一旦出现题,可能导致一些重大质量事故和安全事故的发生,甚至造成人员伤亡和重大经济损失,因此对基础施工必须严把质量关。关键词:常见质量防治0引言基础是建筑物的根基所在,一旦出现题,可能导致一些重大质量事故和安全事故的发生,甚至造成人员伤亡和重大经济损失,因此对基础施工必须严把质量关,下面就几类常见的基础质量问题成因及防治措施进行简要阐述。1工程局部处理的地基表面不符合要求突出的表征为:局部地基处理层的厚度不足,顶面标高误差过大,表面不平整;局部地基

2、处理的面层未形成水平面或台阶形。一般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未按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施工或局部地基处理用的材料每层虚铺厚度不足,夯压程度不均匀而造成的。防治方法可采取:①认真按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分层铺设和夯压密实。②局部地基处理面积较大时,应在处理完成后及时用水准仪检查顶面标高,用2m靠尺和楔形塞尺检查平整度。2碎砖三合土垫层材料不良主要表现为碎砖、石灰和砂质量低劣,三合土配合比不当,拌合不均匀等。主要是碎砖未经专门破碎加工;未按规定的质量要求采购材料。生石灰未经充分熟化等原因造成的。为保证不

3、发生此类问题的发生,首先对碎砖三合土的原材料进行有利控制。石灰:用未粉化的块灰,临时加水化开或淋成石灰膏使用;砂:砂或泥砂中不得有草根、贝壳等有机杂物;碎砖:用废旧断砖加工成粒径为20~60mm的碎砖,不得夹有杂物。其次,碎砖三合土的配合比(体积比),除设计有特殊要求外,一般采用1:2:4或1:3:6(消石灰:砂或泥砂:碎砖)。3碎砖三台土垫层松散不密实,表面不平整通常为垫层松软不密实和垫层表面未作专门处理,又不平整两种情况。其产生的原因是:拌合不均匀或浆水离析;垫层未分层铺筑,夯压不密实;垫层完成

4、不久,即遭受雨水冲淋;垫层表面未按照施工规范的规定,再次整平夯实。所以必须在施工过程中应加以预防。①铺设前先行验槽,清除松散土、积水、污泥,并夯压两遍。②铺设前应在基槽(坑)壁分层标出样桩,并预拌好灰浆。碎砖应与灰浆拌合均匀目再铺设,分层厚度,第一层为220mm,其余各层为200mm,每层应分别夯实至150mm。垫层厚度≤300mm时,可一次铺设并夯实。③夯打应密实,表面平整,如发现三合土太干,应补浇灰浆,并随浇随打。④垫层至设计标高的最后一遍夯打时,宜浇浓灰浆。待表面灰浆略为晾干后,上铺一层薄砂土

5、或炉渣再整平夯实。表面平整度的允许偏差不得大于20mm。⑤夯打完成的碎砖三合土,如因雨水冲淋或积水破坏表层灰浆时,可在排除积水后,重新浇浆夯打坚实。4基础位置、尺寸偏差大3一是基础轴线或中心线偏离设计位置。二毛石基础、混凝土基础等平面尺寸误差过大。通常是由测量放线错误,常见的是看错图或读错尺,这类原因造成的基础位置的偏差值往往较大;控制基础尺寸和标高的标志板出现移动变形;砖砌基础等大放脚进行收分(退台)砌筑时,其收分量控制不准,造成基础顶面轴线偏位;横墙基础的轴线不是由标志板或控制桩测定,而是由山墙

6、一端排尺控制。因为基础的一般施工顺序是先砌外纵墙和山墙,待砌横墙基础时,基槽中线被封在纵墙基础外侧,无法吊线找中。若采取隔墙吊中,轴线容易产生更大的偏差;毛石基础选用石料不当,砌筑尺寸控制不准,混凝土基础模板尺寸偏差过大等原因,均可造成基础轴线或平面尺寸偏差过大。比较有效的预防措施为:①基础施工前,应先用钢尺校核放线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规定。②选用尺寸合适的毛石砌筑基础的各步台阶,尤其是最底下的一层毛石,以确保基础尺寸准确。混凝土基础应在检查模板尺寸、位置无误后,方可浇筑。轴线偏差过大,可能导致地基

7、或桩基偏心受力,留下隐患。因此发现基础位置偏差太大时,必须请设计等有关方面协商处理。基础尺寸减小后,造成地基应力提高,地基变形加大,由此造成上部建筑开裂等问题屡见不鲜。当基础尺寸严重偏小时,应约请有关方面研究采取加固补强措施。5基础标高偏差过大基础顶面标高不在同一水平面,其偏差明显超过施工规范的规定,这将影响上层墙体标高。此类通病在砖、石基础中较常见。原因是毛石基础选用了尺寸不合适的石块,又末作加工,毛料石基础的石块上下面未经必要的打凿、找平,砌基础不设皮数杆等。所以在施工过程中要进行必要的控制。①

8、基础施工前应校核标志板(龙门板)标高,发现偏差应及时修正。②砌体施工应设置皮数杆,并应根据设计要求、块材规格和灰缝厚度在皮数杆上标明皮数及竖向构造的变化部位。③基础垫层(基层)施工时,应准确控制其顶面标高,宜在允许的负偏差范围内。④砌筑基础前,应对基层标高普查一遍,局部凹洼处,可用细石混凝土垫平。基础顶面标高偏差过大时,应用细石混凝土找平后再砌墙,并以找平后的顶面标高为难设置皮数杆。6毛石基础根部不实在施工过程中,发生毛石基础第一层毛石未坐实、挤紧的现象。是由不按规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