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资料解释课程设计报告

地震资料解释课程设计报告

ID:11879751

大小:1.41 M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14

地震资料解释课程设计报告_第1页
地震资料解释课程设计报告_第2页
地震资料解释课程设计报告_第3页
地震资料解释课程设计报告_第4页
地震资料解释课程设计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地震资料解释课程设计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地震资料解释课程设计报告班级:***姓名:***学号:***指导老师:***日期:***地震资料解释实验报告第一部分地震构造解释一.实验目的学生熟悉掌握断层地震剖面解释、平面组合、层位对比方法及相关软件的使用。二.实验内容本实验以Discovery软件为解释平台进行以下实验:(1)工区建立、数据加载;(2)相干体切片;(3)断层剖面解释、结合相干体切片断层平面组合;(4)不整一界面(削截界面)识别及空间追踪对比(1616或88);(5)等T0构造图绘制。三.过程分析断层削蚀界面此剖面是不整一界面(削截界面)识别及空间追踪对比。同相轴就是地震时间剖面上相同相位的连接线。由图知三个断层面为平行的

2、逆断层,左边第一条断穿削蚀界面说明形成断层的应力机制在削蚀界面上部沉积形成以后。断层组合方式大致平行。断层削蚀界面此图为三条正断层的平行组合,从图上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出在断层处地层和同相轴错断,在有些地区同相轴的数目明显减少或者增多,或者同相轴交叉,弯曲及强相位转换,地层产状突变,地震相特征突变,而且在有些地层处有明显的断面波和绕射波。在断层左右追踪地层,地层会显示为明显的错断。该图为相干体,从该想干图上看到白色为相关性差的区域地质体,图上看到了断层片上的展示。图中显示了五条断层。其中有三条小断层和两条明显大断层。有一组断层是一条大断层和一条小断层组合的,组合为“y”型。另一组为坡坪式断层。图

3、中断层颜色可在其制作过程中设定。上图为通过计算后的断层的平面分布情况,其可反映断层的大小及位置经过颜色填充后的平面断层分布等值线图最后从的T0构造图知:区域断层的个数、走向、趋势。图中断层出现在山谷,,可形成背斜圈闭和断层圈闭,由等值线图可读出圈闭大小。实验二、地震相分析一、实验目的学生熟悉掌握地震相分析方法及相关软件的使用。运用Discovery软件,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上述实验,掌握地震相分析的基本方法与技术。二、实验内容本实验以Discovery软件,在工区建立、地震数据加载、层位解释的基础上为平台进行以下实验:(1)地震反射结构分析;(2)地震反射构型分析;。(3)地震相平面图绘制。三

4、,过程分析CBAD水道充填物从上面的剖面图上看到了河道在该剖面图上的展布区域,D可看到的河道的同相轴无反射结构和水道充填相反射构型,D的河床的底部同相轴为强振幅强联系的反射结构和平行或亚平行的反射构型,左侧下方B为强振幅联系性好的反射结构,平行的反射构型,A部分的同相轴中振幅中联系的反射结构和平行或亚平行的反射构型,C部分的同相轴杂乱的反射结构和亚平行的反射构型的特点。ABC水道充填物地震相平面图该平面图形蓝色区域展布了河道的整个平面图的分布的情况,从上到下整个河道的宽度先是窄的后变宽最后稍微变窄些;A部分为弱的或无反射结构的特点;B部分为弱的反射结构的特点;C部分较强的反射结构的特点。三、

5、实验体会实验一应用了discovery软件,本人对基本的数据载入、层位追踪、断层标定、断层的平面展布等掌握基本熟练。但由于对相干体及对软件认识的程度问题使自己在一些问题和操作上还存在比较大的问题,课后应该加强练习。实验二主要在于地震资料的地震相分析,对此实验自己可以分辨出地震剖面图识别水道充填相的反射构型,能通过反射的同相轴区分出不同的反射结构和反射构型。不过总的来说自己还是对英文软件的掌握存在较大的问题,课后应该加强练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