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七年级上册《论语六则》教学设计

语文版七年级上册《论语六则》教学设计

ID:11902352

大小:33.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7-14

语文版七年级上册《论语六则》教学设计_第1页
语文版七年级上册《论语六则》教学设计_第2页
资源描述:

《语文版七年级上册《论语六则》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论语六则》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认读字词;2.理解各则语录;3.整理、积累语言材料。  导学过程第一个教学板块:认读课文。(10分钟左右)1.同学们自读课文的“阅读提示”。2.各自大声地朗读课文。3.听读课文,注意校正读音,体会语调。4.分“则”朗读课文,每读一则,都要求对应着“点读”课文注释。5.分学习小组,读课文,说注释,说译文。6.全班同学大声、流利、快速地朗读全文。第二个教学板块:析读课文。(10分钟左右)1.同学们双向交流,互相提出或解答自己不懂的词句。2.同学们试作批注,概括每一则的内容大意。3.教师指导

2、同学们运用“与学习有关”这个句式说话。如“‘学而时习之’与学习方法有关,与学习习惯有关”,又如“‘不耻下问’与学习态度有关”等。4.教师指导同学们就课文中喜欢的成语或短语说话,要说说为什么喜欢它。第三个教学板块:理读课文。(20分钟左右)老师下发印有“学习笔记”的练习纸,请同学们根据纸上安排好了的类别整理课堂笔记。下课之前,同座同学互相交换检查“学习笔记”。1.在“作家作品”类记下:孔子(前551一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现山东省曲阜市东南)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

3、行的书,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2.在“成语”类记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温故知新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3.在“名言警句”类记下:①用于学习态度: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学而不厌敏而好学②用于学习方法: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默而识之③用于思想修养:人不知而不愠三人行必有我师④用于思想方法: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⑤用于日常生活: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4.“难句翻译”类练习:①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②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③三人行,必有我师焉。-2--2-⒊讲解段落大意。⑴第一则:讲了学习的方法,启发人们热爱学习、加强自律。解

4、词。子:孔子。时:时常。习:温习。说:通“悦”。愠:怨恨,心里不满。君子:古代指道德修养很高的人。译句:孔子说:“学习并经常温习它,不也很高兴吗?有同门师兄弟从远方来(与我探讨学习),不也很快乐吗?”⑵第二则:讲知识的继承与创新。(学习方法)解词。故:旧,指学过的知识。新:新的理解和体会。这两个词都是形容词作名词。为:做。矣:相当于“了”。译句: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获得新的理解和体会,就可以做老师了。”⑶第三则:强调学习和思考相结合的必要性,阐明了“学”与“思”的辩证关系。(学习方法)解词。罔:迷惑不解。殆:危险。译

5、句:孔子说:“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迷惑不解,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会很危险。”⑷第四则:通过对话论述了聪明好学、虚心求教的学习态度的可贵。解词。文:是他的谥号。谥号:古代贵族死后,据其生平事迹评定的称号。按士古谥法,勤学好问的人可以得到“文”的谥号。何以:凭什么?译句:子贡问孔子说:“孔文子死后凭什么被称作‘文’呢?”孔子说:“聪敏而且爱好学习,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而不认为可耻,因此被称作‘文’。”⑸第五则:孔子严于律己,谈为人师的条件。(学习态度)解词。识:记住。厌:满足。诲:教导。何有:有什么。译句:孔子说:“默

6、默地记住它,学习而不知满足,教导别人而不知疲倦,我有哪一样呢?”⑹第六则:强调不论何时何地都要向别人学习,同时要有正确的学习态度。解词。师:指值得学习的人。焉:在里边。从:跟从、遵循。译句: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走,其中也一定有我的老师;选取他们好的东西加以学习、采纳,他们身上不好的东西(自己身上如果也有,则)加以改正。”分析课文思想内容第一则:第一句启发人们爱好学习,从学习中得到乐趣。只有按时温习所学的知识,才能掌握所学的知识。第二句倡导学友之间相互学习、探讨、激励,以便增长知识,这是学习的扩展。好朋友共同探讨学习中的问

7、题,其中也有无限的乐趣,第三句讲学习是为了提高自己的才能,不是为了夸耀,做人要心胸开阔,要有修养,自己的才德不被人了解,不因此懊恼沮丧,这才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应有的态度。第二则:强调“温故”不仅要巩固旧知识,还要“知新”,能有新的理解或发现,“可以为师矣”,是孔子对能做到这一点的人的肯定和评价,表现了孔子对学习中“温故”的一种极为深刻的见解。第三则:孔子否定了这两种学习求知的方法,前一种会食而不化,不辨正误,更不能融会贯通、灵活运用;后一种流行于空想,浅见寡识,不学无术。使我们领悟“学”是“思”的基础,“思”在“学”中进行

8、,二者不可偏废。第四则:孔子从两方面解释了孔圉谥号为“文”的原因:一是孔圉天资好而勤奋,二是虚心求教。既肯定了孔圉取得成就的原因,又借题发挥,教育弟子要勤奋好学,虚心求教。第五则:孔子从严格要求自己出发,提出来个学者或老师应有的学习态度。孔子一生都在“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这三个方面努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