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疲劳综合征现代探究进展

慢性疲劳综合征现代探究进展

ID:11903809

大小:31.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7-14

慢性疲劳综合征现代探究进展_第1页
慢性疲劳综合征现代探究进展_第2页
慢性疲劳综合征现代探究进展_第3页
慢性疲劳综合征现代探究进展_第4页
慢性疲劳综合征现代探究进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慢性疲劳综合征现代探究进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慢性疲劳综合征现代探究进展【摘要】在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下,以长期疲劳为主述的患者越来越多,慢性疲劳综合征已成为不容忽视的现代常见疾病。笔者从流行病学特征、病因学、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等方面对慢性疲劳综合征进行了较全面的综述。【关键词】慢性疲劳综合征;研究进展;综述在现代快节奏生活方式下出现了一组以长期极度疲劳为突出表现的征候群,1987年4月,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将这组以慢性持久或反复发作的脑力和体力疲劳为主要特征的征候群正式命名为慢性疲劳综合征(chronicfatiguesyndrome,CFS)。近年来有关CFS的研究已成为医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

2、领域的热点课题之一。CFS的真正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确定,有许多理论流行,笔者现对当前CFS最新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1流行病学特征CFS的主要特征有:①发病率高:在西方国家CFS是人们前往医院就诊的五大原因之一。据报道,日本是发病率最高的地区之一,符合CDC在1994年公布的标准(1994CDC诊断标准)和“英国诊断标准”的人数均达1.5%[1],在澳大利亚CFS症状持续6个月以上的发患者数为每10万人口37人左右,在美国符合“1988CDC诊断标准”、“19948CDC诊断标准”及“英国诊断标准”的发病率为0.1%~0.2%,在英国符合“英国诊断标准”的发

3、病率为0.56%[2],中国目前尚无准确的流行病学数据;②学历高:患者受教育程度普遍较高,据统计CFS高发年龄在30~50岁,在失业者中则比较少见;③女性多:患者中,中青年女性较多见,女性发病的比例是男性的4倍[2],英国的社区调查发现女性的患病率约占30%,男性约占18%~19%;④诱因复杂:CFS往往由重要生活事件、生理和心理负荷以及社会应激等因素引起,发病和病情变化均与心理和社会因素密切相关,发患者群集中,主要集中在IT、科研、金融、新闻媒体、公务员、广告、出租车等行业;⑤临床症状多样化:可为多种疾病的主要症状或伴随症状。疲劳可以分为脑力疲劳和体力疲

4、劳两个方面,脑力疲劳症状表现为头脑昏沉、认知功能障碍、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易出现差错,伴有一定的精神症状等;体力疲劳常表现为进行一定的体力活动后容易发生疲劳,或疲劳不易消失,经休息、睡眠后不能缓解,常主诉全身多脏器系统的不适症状;⑥体检和实验室检查无异常:CFS症状基本以主诉为主,大多数患者存在着神经精神症状[3],界定比较困难,选择某些常规或特殊检查,可排除其他疾病引起的类似症状,如消耗性疾病、贫血、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和内分泌疾病等;⑦病程长:CFS至少持续半年以上,更有30%左右的人甚至有长达5年的疲劳感,且难以缓解。82病因学研究CFS的确切

5、病因至今不明,不同领域的专家从各自的角度出发,希望借助本领域特有的理论和方法探索CFS发生的机制,依此陆续出现了“病毒感染”(如EB病毒、疱疹病毒等)、“免疫系统异常”(如自然杀伤细胞、淋巴细胞等)、“内分泌系统异常”(如糖肾上腺皮质激素、加压素等)和“代谢异常”等学说。这些学说都曾得到一些实验事实或临床病例的支持。但是总体而言,CFS与病毒感染、免疫系统和内分泌系统活动异常之间的直接因果关系仍不能肯定,同时也存在一些相互矛盾的报道。与此同时,中国传统医学也对CFS的病因进行了研究,杨氏[4]认为引起本病的原因主要有:烦劳过度、情志不畅、禀赋不足或大病后失

6、于调理等。从中国传统医学角度研究CFS的发病对于本病的康复和治疗具有积极的意义。8虽然CFS病因至今不明,但可以肯定的是精神症状是主要的,且心理和社会因素对CFS有重要影响。一方面,CFS患者的许多症状是精神和心理性的,如睡眠、注意、记忆、情绪等,这此都必须通过患者的自我报告或精神、心理测量加以诊断;另一方面,许多客观、生理的症状在临床检查中往往呈阴性结果,因此也必须通过主观感觉加以描述和分析。但是,患者的CFS知觉受其内部心理状况的显著影响,有时可能会出现较大的偏差。例如,Petrie等人[5]在一项研究中追踪测量了志愿者的血清IgA、IgG和IgM抗体

7、变化,在另一项研究中测量了志愿者的血液淋巴细胞CD3、CD4、CD8和CD16浓度的变化,并将这此数据与志愿者的自我报告和情绪测量分数加以比较,结果发现,志愿者有关免疫功能的自我知觉与实际体内血清抗体或血液淋巴细胞的浓度无关,而与情绪状态具有最高的相关性。Buckley等人[6]对个性与CFS的关系也作了研究,发现CFS患者在外向-内向量表上的得分较低,在神经质量表上的得分较高,而且患病时与健康时的情况存在差异(自我评定)。此外,现代脑认知成像技术也为CFS患者的认知特征诊断和研究提供了一种比较有效的手段。例如,有人利用脑扫描技术,发现早期CFS患者的一侧

8、颞叶和海马部位血流减少,因为这些部位与记忆活动具有密切的关系,因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