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 家住平原、与山为邻复习课件 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 家住平原、与山为邻复习课件 人教版

ID:11908768

大小:8.18 MB

页数:38页

时间:2018-07-14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 家住平原、与山为邻复习课件 人教版_第1页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 家住平原、与山为邻复习课件 人教版_第2页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 家住平原、与山为邻复习课件 人教版_第3页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 家住平原、与山为邻复习课件 人教版_第4页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 家住平原、与山为邻复习课件 人教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 家住平原、与山为邻复习课件 人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家住平原、与山为邻家住平原1.阅读位置图,能够说出湄公河平原、美国中部平原地区在世界的位置。2.从地形图、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中获取有用信息,综合分析湄公河平原和美国中部平原地区自然环境的特点。3.对比两大平原的自然条件、聚落景观,以及人们生产生活的不同之处,理解区域特色是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4.通过对两个典型案例的剖析,学会分析区域的自然环境、人们的生产生活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初步树立因地制宜的观念。复习目标与山为邻1.能够利用各种地图或文字资料,获取所需要的信息,描述秘鲁安第斯山区和阿尔卑斯山区的自然环境。2.能够说明山区人们是如何利用山区来发展生活的,描述他们生产生活的

2、特色。3.通过两个典型案例,学会分析山区人们生产生活的特色与山区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复习目标重点难点解析家住平原稻作文化的印记用机械种庄稼比较湄公河平原与美国中部平原的不同点。内容湄公河平原美国中部平原地理位置气候特征主要农作物农业投入机械化程度交通亚洲东南部的中南半岛北美洲中部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多雨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水稻小麦,玉米,大豆不便四通八达低,手工劳动高度机械化多少内容湄南河平原美国中部平原人口密度生产方式文化生活特色邻里关系人口密集人口分散,稀少手工劳动机械作业密切不密切比较湄公河平原与美国中部平原的不同点。吊脚屋;精神生活:崇尚神灵、团结互助、关爱弱者人们居住得比较分散;人们

3、生活水平较高湄公河平原(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物质生活(住、用、行、吃)稻作生产精神生活(民风民俗)人口密集人文环境自然环境稻作文化的印记湄公河平原知多少?地理位置自然环境水稻生产人口民居特色精神生活回顾湄公河平原的地理位置亚洲东南部的中南半岛找一找:湄公河平原地跨的主要国家泰国、越南、老挝和柬埔寨说一说:湄公河平原所在的纬度带、地形和气候有什么特点低纬度、海拔都在200米以下热带季风气候,气温较高、降水充沛,主要集中在5—10月地形土壤气候水文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开阔土壤深厚、土质肥沃河网密布,灌溉方便热带季风气候,终年高温多雨(降水分旱雨两季),雨热同期湄公河平原适合种植水稻的自然条件

4、纬度带:地处低纬,阳光充足湄公河平原稻作生产的特色精耕细作人工劳动生活情况原因服饰:饮食:居住:交通:精神:单薄气候炎热,注意避暑米饭水稻生产为主高脚屋,干栏式建筑气候潮湿水上交通发达这里水网密布崇尚神灵,团结互助,关爱弱者祈求来年好收成人们生活民居绕稻田或河流形成悬空架设聚落景观、民居兴修水利自然灾害多,抗御能力差稻作生产对人们的生活的影响团结互助,关爱弱者敬畏神灵,崇尚谷神、稻母,举行春耕礼、御耕节等文化活动人口聚居,邻里友善和睦人际关系日常饮食以米饭为主食,而且有各种米制食品自然环境用机械种庄稼商品性农业人口分散交通发达人们生活美国中部大平原(用机器种庄稼)用机器中庄稼美国在世界的位置(

5、提示:从半球位置、所处大洲及海陆位置等方面)位于西半球、北半球,北美洲,濒临大西洋和太平洋。美国中部大平原的地理位置位于北美洲阿巴拉契亚山脉和落基山脉之间,密西西比河从北到南贯穿平原东部美国中部大平原的自然条件地形:平原广阔,地广人稀,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冬冷夏热,降水较少;水源:密西西比河水灌溉。思考:美国农业生产的特点特点:高度机械化(用机器种庄稼)1、粮食产量世界第二,出口量世界第一。2、小麦产量世界第二,出口量世界第一。3、玉米产量世界第一,出口量世界第一。4、大豆产量世界第一,出口量世界第一。读一读:美国近年粮食产量及出口量居世界的名次美国农业是商品性农业

6、商品性农业最主要特征:农产品作为商品大量输出想一想:以高度机械化为主要特点的商品性农业会给当地人们的饮食、交通、娱乐等方面生活带来什么影响?饮食:以面食、动物性食物为主,生活水平高。民居:宽敞、比较分散。交通:交通发达,出行工具是汽车。交往:周围没有邻居,相邻农场距离较远。只有在假日,才开车去附近的教堂做礼拜,到超市购物,或走亲访友。与山为邻秘鲁安第斯山区阿尔卑斯山区安第斯山区(秘鲁)阿尔卑斯山区(瑞士)生产特色生活特色原因(自然环境角度)回顾农业文明成就衣食住行特色山区的农业生产(以安第斯山为例)自然环境农业的垂直布局秘鲁安第斯山区(垂直的生计)垂直的生计垂直的生计山上:畜牧业山下:种植业安

7、第斯山脉在世界的位置和走向西半球南美洲南北走向世界上最长的山脉秘鲁安第斯山区的自然环境热带雨林暖温带:灌木和林地寒温带:草原终年积雪垂直分布低海拔的种植业高海拔的畜牧业雪山干寒草原海拔高海拔低放牧驯养羊驼和骆马山坡山谷开辟梯田,种植玉米、马铃薯、小麦和大麦自然条件气候极为寒冷,经常遭受霜冻。生产方式海拔较低,温度适宜旅游资源山区旅游业(以阿尔卑斯山区为例)自然环境旅游设施阿尔卑斯山区(山地之国瑞士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