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防雷电十大秘诀

个人防雷电十大秘诀

ID:12006863

大小:3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15

个人防雷电十大秘诀_第1页
个人防雷电十大秘诀_第2页
个人防雷电十大秘诀_第3页
个人防雷电十大秘诀_第4页
个人防雷电十大秘诀_第5页
资源描述:

《个人防雷电十大秘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个人防雷电十大秘诀(1)应该留在室内,并关好门窗;在室外工作的人应躲入建筑物内。(2)不宜使用无防雷措施或防雷措施不足的电视、音响等电器,不宜使用水龙头。(3)切勿接触天线、水管、铁丝网、金属门窗、建筑物外墙,远离电线等带电设备或其它类似金属装置。 (4)减少使用电话和手提电话。(5)切勿游泳或从事其它水上运动,不宜进行室外球类运动,离开水面以及其它空旷场地,寻找地方躲避。(6)切勿站立于山顶、楼顶上或其它接近导电性高的物体。(7)切勿处理开口容器盛载的易燃物品。(8)在旷野无法躲入有防雷设施的建筑物内时

2、,应远离树木和桅杆。(9)在空旷场地不宜打伞,不宜把羽毛球、高尔夫球棍等扛在肩上。(10)不宜开摩托车、骑自行车。 雷电时,如果躲蔽条件不允许,应该立即双膝下蹲,向前弯曲,双手抱膝。一般,人员遭受雷击大多数不会立即死亡,可对其进行简单急救,方法为:人工呼吸和体外心脏按摩。防雷电知识 我国雷暴活动十分频繁,雷电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事故日益严重,具有发生频次多、突发性强、范围广、危害严重,社会影响大的特点。雷电灾害已成为危害程度仅次于暴雨洪涝、气象地质灾害的一大气象灾害,严重威胁着社会公共安全和人民生

3、命财产安全。  个人防雷电十七大要决  1、不要停留在山顶、山脊或建(构)筑物顶部。  2、不要停留在铁门、铁栅栏、金属晒衣绳、架空金属体以及铁路轨道附近。  3、应迅速躲入有防雷保护的建(构)筑物内,或有金属壳体的各种车辆及船舶内。不具备上述条件时,应立即双脚并拢下蹲,头部向前弯曲,降低自己的高度,以减少跨步电压带来的危害。因为雷电流经落雷点会沿着地面逐渐向四周释放能量。此时,行走之中人的前脚和后脚之间就可能因电位差不同,而在两步间产生一定的电压。  4、不要在大树、电线杆、广告牌、各类铁塔底下避雨。因

4、为此时,大树潮湿的枝干相当于一个引雷装置,如果用手接触大树、电线杆、广告牌、各类铁塔就仿佛手握防雷装置引下线一样,就很可能会被雷击。  5、不要在水边(江、河、湖、海、塘、渠等)、游泳池、洼地停留,要迅速到附近干燥的住房中去避雨。  6、不要拿着金属物品在雷雨中停留,因为金属物品属于导电物质,在雷雨天气中有时能够起到引雷的作用。随身所带的金属物品,应该暂时放在5米以外的地方,等雷电活动停止后再拾回。  7、不要触摸或者靠近防雷引下线、自来水管、家用电器的接地线、大树树干等可能因雷击而带电的物体,以防接触电

5、压或者接触雷击和旁侧闪击。  8、不要在户外接听和拨打手机,因为手机的电滋波也会引雷。  9.雷暴天气出门,最好穿胶鞋,这样可以起到绝缘的作用。  10、打雷时,首先要做的就是关好门窗,防止雷电直击室内和球形雷飘进室内。  11、在室内也要离开进户的金属水管和与屋顶相连的下水管等。  12、不宜使用淋浴器。虽然目前新建居民楼的金属水管一般与防雷接地已进行等电位连接,但雷电流仍有可能通过水流传导而致人伤亡。  13、雷雨天气时,尽量不要拨打、接听电话,或使用电话上网,应拔掉家用电器的电源、电话线及电视馈线等

6、有可能将雷电引入室内的金属导线。稳妥科学的办法是在电源线上安装电源避雷器,在电话线上安装电话避雷器,在天馈线上安装天馈避雷器并做好可靠保护接地措施。  14、保持屋内的干燥,房子漏雨时,应该及时修理好。  15、进户电源线的绝缘子铁脚应做到可靠接地,室内的电源插座中的保护地线应连接良好。  16、晾晒衣服被褥等用的铁丝不要拉到窗户、门口,以防铁丝引雷。 17、不要在没有防雷装置或孤立的凉亭、草棚中避雨久留。注意避开电线、不要站立灯泡下,最好是断电或不使用电器。雷电应属于一种自然现象,但是不加以控制和预防,

7、它同样算是一种自然灾害,可以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事故。虽然它属无法抗拒的自然因素,所造成的危害和后果也是非常严重的,但是加强预防和控制也是可以避免的。因此在夏季雷雨季节前加强学习雷电相关安全知识,以便做出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工作。一、雷电的产生  空中的尘埃、冰晶等物质在云层中翻滚运动的时候,经过一些复杂过程,使这些物质分别带上了正电荷与负电荷。经过运动,带上相同电荷的质量较重的物质会到达云层的下部(一般为负电荷),带上相同电荷的质量较轻的物质会到达云层的上部(一般为正电荷)。这样,同

8、性电荷的汇集就形成了一些带电中心,当异性带电中心之间的空气被其强大的电场击穿时,就形成“云间放电”(闪电)。带负电荷的云层向下靠近地面时,地面的凸出物、金属等会被感应出正电荷,随着电场的逐步增强,雷云向下形成下行先导,地面的物体形成向上回流,二者相遇即形成对地放电。这就容易造成雷电灾害。二、雷电的主要特点  1、冲击电流大:其电流高达几万至几十万安培。  2、时间短:一般雷击分为三个阶段,即先导放电、主放电、余光放电。整个过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