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位置的表示方法》教案

小学数学《位置的表示方法》教案

ID:1201979

大小:57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7-11-08

小学数学《位置的表示方法》教案_第1页
小学数学《位置的表示方法》教案_第2页
小学数学《位置的表示方法》教案_第3页
小学数学《位置的表示方法》教案_第4页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位置的表示方法》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数学广场——位置的表示方法教学内容:数学广场——位置的表示方法(九年制义务教育课本四年级第二学期)教材简析:教材利用有趣的情景,渗透通过直角坐标系来表示平面上物体的位置,使学生知道可以使用有序整数对表示物体在平面中的位置。通过学习,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渗透“数形结合”和“对应”的数学思想,并传播丰富的数学文化。需要注意的是,这里只是初步介绍直角坐标系的思想,教学中不出现直角坐标系、轴、轴、坐标、坐标等名词。学情分析:学生学习“数学广场——位置的表示方法”前,已经积累了一些关于描述物体

2、位置的学习经验和生活经验。他们在生活中已经认识了前、后、左、右等方位,并在一年级学习了有关序数的概念,知道可以使用一个序数表示在一条直线上人或物体的位置,接触、使用数射线,建立了数(自然数)与数射线上的点之间的对应关系;在二年级第二学期学习了“东西南北”,认识了东、南、西、北等方位,为本课学习做了一些铺垫。在此基础上,学生在本节课结合具体问题,学习用有序数对来表示平面上某一物体的位置,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已有经验,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为初中进一步学习直角坐标系打下必要的基础。教学目标:[知识

3、与技能]1.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会用数对在方格纸上表示点的位置。2.理解数对与方格纸上的点的“一一对应”关系。3.观察比较数对中数据的共同特点,初步渗透直角坐标系的相关知识。[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比较,了解数对中的数与平面中点的位置关系,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建立平面上的二维空间感。2.在探究的过程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空间观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体验“位置表示”的丰富现实意义以及历史渊源,体会数学的价值,产生积极的学习心态,主动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

4、重点: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会用数对在方格纸上表示点的位置。教学难点:探究、观察、比较数对中数据的共同特点,初步渗透直角坐标系的相关知识。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体会价值(学生座位排列方式:秧田式排列)【猜人游戏】学生体验确定一位同学的位置,需要两个条件。【揭题】位置的表示方法。【快速记录】学生经历文字描述——简洁表达——数学记录的过程,体验人类逐步“发明”用数对表示位置所经历的某些过程,反映学生建立概念的历程。策略解析:通过猜人游戏,利用学生的上课座位作为教学资源,引导学生体验在平面上确定一点的位

5、置需要两个条件。同时通过快速记录,引导学生亲身经历“由繁琐到简洁”、“由生活语言到数学表达”的符号化、数学化过程,体会既有方法的繁琐和不便,并逐步逼近数对简约、凝炼的特质,领悟“用数对表示位置”的必要性和形成过程,对数学“简洁美”和“符号化”思想形成有意义的认识。二、自学辨析,探究新知【历史介绍】*大约五百多年前,有一位伟大的法国数学家——笛卡儿利用数对,把这些平面上的点明确地表示出来。【自学、观察、归纳】出示坐标图,介绍数对(a、b)观察思考:(1)一组数对中几个数?(2)观察A点,数对(2,3

6、)中的“2”表示,“3”表示。(3)观察B点,如何在平面上确定数对(3,2)所表示的点的位置?【巩固】(1)找出数对(4,5)所对应的点的位置。(2)写出图中的点所对应的数对(图略)。策略解析:对于规定性知识采取自学方法处理,通过自学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总结、归纳能力。通过辨析进一步揭示数对中数据的有序性。【辨析、拓展】小丁丁、小巧等四人去海岛游玩,船就要靠岸了,他们拿出地图,认真研究景点的位置,景点的位置在地图上用“★”标出。观察、辨析并思考:(1)请用数对表示以下景点的位置:魔幻城()大瀑布(

7、)椰树林()(2)【探究】横轴上的点与纵轴上的点所对应的数对中数据的特点。(3)数对(2,9)与(9,2)所对应的点的位置相同吗?请在图中具体说明。小结:数对的表示方法是有序的,它按照先横后纵的方法来表示点的位置。【问题解决】五子棋棋谱*如果你执黑棋的话,下一步棋下在哪个位置上?*在棋盘中把你想下的那步棋的位置用数对表示出来。——嵌四划三【找生活实例】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了两个条件或者数对确定位置?(介绍电影票、经纬线)策略解析:通过知识在实际中的运用引导学生进一步巩固知识,并在愉悦的情景中进

8、一步运用新知、拓展知识。三、拓展应用,内化迁移【找位置游戏】请一位同学上来,如果这位同学站着的地方为原点,他的两条手臂分别是横轴和纵轴。1、说一说(1)老师站的位置是(1,0)(2)你的位置是___________2、站一站(1)请(1,1)(1,2)(1,3)(1,4)位置的同学站起来。有什么特点?(2)想让第一横排的同学站起来,口令怎么下?有什么特点?(3)在对角线位置上的数对又有什么规律?(机动)【根据已知点的数对,说其他点的数对】(机动)如图:如果点E的位置为(7,4),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