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集团的激励机制

联想集团的激励机制

ID:1208380

大小:33.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7-11-08

联想集团的激励机制_第1页
联想集团的激励机制_第2页
联想集团的激励机制_第3页
资源描述:

《联想集团的激励机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约束激励机制——联想集团 什么是激励?通俗点说,就是最大限度地激发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促进组织目标和个人目标的实现,从而推动社会进步──这是管理的根本目的。怎样激发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在这里就有个认识人的需要的问题,只有认识了人的需要,才知道想办法去满足人的需要。看来,所谓激励,主要有三个方面的意思,一是要想办法了解员工需要的是什么。哪些是合理的,哪些是不合理的;哪些是主要的,哪些是次要的;哪些可以满足,哪些有待进一步努力。二是作为公司、组织应想办法满足广大员工合理的、主要的、可以满足的需要。三是通过满

2、足员工的需要,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努力促成组织个人的目标实现。就是说,我们在谈论激励、实施激励时,都应考虑把激励的手段和激励所要达到的效果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这个层面分析,可以说,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的一切措施、方法都是为充分激励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曾任联想集团公共关系部总经理的陈惠湘先生认为,激励就是:(1)给做事的人以充分的权利;(2)给做事的人提供成就满足感的机会;(3)给有功的人提供必要的物质满足。最终就是一个道路──让每一个人当家作主。这或许就是激励的真谛。如此看来,激励方案的制定、实施,至少

3、应遵循以下几点原则:(1)尊重人的需要;(2)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并重;(3)注意激励手段和激励效果一致性。一.联想集团的薪酬福利制度第一阶段:低工资、低福利阶段(1984-1989年)。这个阶段的特点是公司建立的初创阶段,员工整体收入处于较低水平,基本沿用的是国家事业单位的结构工资制,为公司将来的发展提供了原始的积累。第二阶段:低工资、中福利阶段(1990-1992年)。工资变动不大,增加福利,采用了季度性劳保,年度职工装置和食堂补贴等措施。第三阶段:提高工资、降低福利阶段(1993-1998年)。这个阶段的特

4、点是公司高速发展阶段。公司相对提高工资收入,降低福利收入,取消原来的各种福利补贴,提高工资收入水平,目的是大量引进和留住人才,开拓市场、发展业务。在这个阶段公司员工人数由原来的几百人迅速扩充至几千人。第四阶段:1999年以后。这个阶段的特点是公司发展的腾飞阶段,建立更加科学、系统的工资福利体系阶段。公司在这个阶段更加注重工资标准的社会竞争力,同时按照社会水平提高员工的福利待遇。在这个阶段,联想集团的员工工资采用职位工资制。所谓职位工资制是指依据员工所做职位的重要性,担负的责任大小、工作复杂程度等诸多因素确定职位

5、的价值。联想已经将员工的薪酬体系和理化,对各个部门和相关问题都进行了明确。并且根据行业情况和企业情况进行了调整,是薪酬体系即公平又有激励作用。二.对高层管理人员的激励1.“缝鞋垫”与“做西装”联想集团培养人才的第一种做法就是“缝鞋垫”与“做西装”。培养一个战略型人才和培养一个优秀的裁缝有相同的道理,不能拔苗助长,操之过急。现任神州数码总裁郭为,做联想副总裁时不过30出头,但他在联想同样从做秘书做起,,岗位先后变动了十余次。总裁杨元庆1988年到联想集团从推销员做起。在介绍郭为与杨庆元时柳传志说:3“让他们逐渐参

6、与决策,参与管理,然后放手给他们机会和舞台,让他们在工作中锻炼和成长起来。”2.对高管人员的声誉激励高管人员的声誉体现了其以往的业绩,也是对高管们拥有的创新能力、开拓能力和敬业精神等的一种证明,因此,为了获取长期收益,他们就会重视自己的职业声誉,激励和约束自己的行为,克服“机会主义”行为倾向。3.股权激励:联想20多年发展历程的重大突破  1984年创业初期的联想,因为当时大家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企业,所以完全就是靠优秀领导人“指令式”的管理模式。而到了1989年,大批年轻人,像杨元庆和郭为等骨干人才进入联想后,公

7、司人员的素质有了很大提高,开始逐渐形成了“指导式”的管理方式。再到后来,随着企业的发展和管理者的成熟,整个联想就完成了“参与式”管理模式的跨越。股权激励是联想最主要的长期激励方法,也是联想20多年发展历程的重大突破。1993年,为了将员工(尤其是骨干员工)的积极性保持下去,柳传志提出了让骨干员工拥有股份的设想,但因为联想是由中国科学院投资的国有企业,员工持股涉及到股份制改造问题,受当时政策影响,一时难以实现。于是退而求其次,将“股权”改为“分红权”,员工也便拥有了35%年利润的分红权,这为联想迈入股权激励走出了

8、第一步。之后的2001年,联想走出了股权激励的第二步,进行了股份制改造,用原来分红的钱买下了35%的股权。拥有了真正的股权之后,联想的员工具体该如何分享呢?这方面联想做得也比较成功。他们将股权中的35%分给了11个创业元老和主要的核心骨干,把20%分给了从1984年开始创业的180多个普通员工,剩下的45%留给了后来的年轻人。股权对老员工来说一种尊重和奖励,许多能力不足的老员工在获得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