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知识讲座提纲

安全知识讲座提纲

ID:12157278

大小:56.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7-15

安全知识讲座提纲_第1页
安全知识讲座提纲_第2页
安全知识讲座提纲_第3页
安全知识讲座提纲_第4页
安全知识讲座提纲_第5页
资源描述:

《安全知识讲座提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安全知识讲座提纲第一章基本概念安全它所含盖范围非常广泛。从广义上讲,安全是预知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里所存在的或潜在的危险,并为消除这些危险所采取的各种方法、手段和行动的总称。安全生产是指在生产过程中消除和控制危险及有害因素、保障人身安全、健康、设备完好无损及生产顺利进行。生产事故在生产活动过程中导致人员伤亡、设备损失及环境危害的事件。事故隐患指系统中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及管理上的缺陷。安全管理:是以安全为目的,进行有关决策、计划、组织和控制方面的活动。1、内容:是贯彻执行国家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律和法规,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安全而采取的一系列组织措施。2、任务:

2、是发现、分析和消除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危险,防止发生事故和职业病,避免各种损失,保障员工的安全健康,从而推动企业生产的顺利发展,为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服务。3、范畴:包括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两大方面。它涉及基础科学、应用科学、经济效益和组织管理,所以安全科学是一门综合性的边缘科学。第二章安全管理基础理论第一节安全管理的原理和原则1、预防原理:通过有效的管理和技术手段,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出现,从而使事故发生的概率发生到最低,这就是预防原理。1、运用预防原理的原则:①偶然损失原则:反复发生同类事故并不一定产生相同的后果,例如:美国学者海因里西调查指出在330次跌倒中,无伤害30

3、0次,轻伤29次,重伤仅为一次。②因果关系原则:就是事物之间存在着一事物是另一事物发生的原因这种关系。③3E原则:造成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的主要原因可归纳为四个方面A、技术原因B、教育原因C、身体和态度的原因D、管理的原因④本质安全化原则:含义是指从一开始和从本质上实现了安全化,就是可以从根本上消除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从而达到预防事故发生的目的。第二节事故致因理论1936年由美国人海因里希提出的事故因果连锁理论,该理论又称“多米诺骨牌”理论。海因里希曾经调查了75000件工伤事故,发现其中有98%是可以预防的。在可以预防的事故中,以人的不安全行为为主要的占89.8%,而以设备的

4、、物资的不安全状态为主要原因的只占10.2%。由此可见,人的不安全行为是导致事故的主要原因。一、几种有代表性的事故致因理论1、事故因果连锁理论事故的发生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而是一系列原因事件相继发生的结果。2、轨迹交叉理论人、物两大系列时空运动轨迹的交叉点就是事故的所在,预防事故的发生就是设法从时空上避免人、物运动轨迹的交叉。还有能量以外转移理论、动态变化理论……等第三节企业在安全生产中的法律义务、责任和权利1、企业必须严格执行国家安全生产(劳动安全卫生)法规和标准。2、企业必须建立、健全劳动安全卫生制度。3、企业必须对职工进行安全生产的教育。4、企业必须改善劳动条件,提供劳动防护用品

5、。5、对女职工和未成年工实行特殊的劳动保护。第二节安全生产中的违法和法律制裁一、违法的概念违法:就是行为主体的行为违反了我国各项法规所规定的原则和内容。二、法律制裁1、行政制裁: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留用、开除2、民事制裁:修复、道歉、赔偿、返还……3、刑事制裁:管制、拘役、徒刑、……附加罚金…第三章伤亡事故与职业病管理第一节伤亡事故与职业病管理的意义一、搞好伤亡事故与职业病管理是减少和杜绝事故、保障职工生命安全和公私财产安全、促进生产发展的需要二、伤亡事故与职业病管理是企业风险管理的重点所在三、伤亡事故与职业病管理状况是评价企业劳动卫生安全管理体系运行成效的重要依据第二节伤

6、亡事故的概念及分类一、伤亡事故的定义伤亡事故的定义:是职工在劳动过程中发生的人身伤害、急性中毒事故。二、伤亡事故的分类(一)按事故类别分类(20种)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坍塌、冒顶片帮、透水、放炮、瓦斯爆炸、火药爆炸、锅炉爆炸、受压容器爆炸、其他爆炸、中毒和窒息、其他伤害(一)按伤害程度分类1、轻伤事故:指损失工作日低于105天的失能伤害(受伤者暂时不能从事原岗位工作)的事故。2、重伤事故:指造成职工肢体残缺或视觉、听觉等器官受到严重损伤,一般能导致人体功能障碍长期存在的,货损失工作日等于和超过105日(小于6000日),劳动能力有重

7、大损失的失能伤害事故。3、死亡事故第三节伤亡事故的调查分析与处理一、伤亡事故分析(一)伤亡事故分析的步骤1、整理事故调查资料。2、确认受伤部位、性质、起因物、致害物、致害方式、不安全状态及不安全行为等。3、进行伤亡事故原因分析。4、确定事故责任者。(二)关于伤亡事故原因的分析1、直接原因分析:通常是指直接导致伤亡事故的人的不安全行为或机械、物质的不安全状态。(1)、人的不安全行为的产生与人的心理、生理或技术及生产环境密切相关。(2)、机械或物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