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肿瘤源流探析

中医肿瘤源流探析

ID:12158372

大小:29.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7-15

中医肿瘤源流探析_第1页
中医肿瘤源流探析_第2页
中医肿瘤源流探析_第3页
中医肿瘤源流探析_第4页
中医肿瘤源流探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医肿瘤源流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医肿瘤源流探析第l3卷第lO期V01.13No.10中医药导报GuidingJournalofTCM2007年lO月0ctober.2007?学术探讨?中医肿瘤源流探析InvestigationontheOriginofTumorin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赵俊芬(邢台高等医学专科学校,河北邢台054000)[摘要]文章以时间为序,阐述了秦汉,晋唐,宋元,明清x-日历史时期对肿瘤的病因病机,治法方药的研究,为肿瘤的中医理论研究提供参考.[关键词]肿瘤;4g源;中医[Abstract]Accordingthes

2、equenceofdynasty,thepaperexpoundedstudystatusofetiologicalfactorsandpathogenesis,tract-mentwaysanddrugsatdifferenthistroystagefromQintoQingdynasty,supplingsomeinformationfortheoreticalstudyofTCMintumor.[Keywords]Tumor;Investlgatononorigin;TCM[中图分类号]R2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

3、951X(2007)10—0003—02中国古代文献和中医典籍中很早就有关于肿瘤的记载."癌"字最早出现在宋代的中医文献中,当时的医家直接看到体衰患者的晚期癌块,表面高低不平,质地坚硬,状如岩石,因而命名为"癌".在此之前,生于体内的肿瘤,不论良性,恶性,概称之为瘢瘕,积聚等.据考证,远在殷墟甲骨文上就有"癌"字的记载.《灵枢?刺节真邪篇》里,也有"筋瘤","肠瘤","昔瘤"等记载.认为"昔瘤"的病因病机主要是由于"已有所结,气归之,津液留之,邪气中之,凝结Et以易甚,连以聚居"所致.l秦汉时期积聚之名,首见于《灵枢?五变》"人之善病肠中

4、积聚者,皮肤薄而不泽,肉不坚而淖泽.如此,则肠胃恶,恶则邪气留止,积聚乃伤."其病因病机,《内经》着重谈到寒邪外侵及内伤优怒,以致"血气稽留","津液涩渗",着而不去渐结成积.诸如"伏梁","自贲","肥气","奔豚"等病名,亦皆属积聚范畴.在治疗方面,《素问?至真要大论》提出的"坚者削之","结者散之,留者攻之"等原则,具有普遍的指导作用.《难经?五十五难》对积聚作了明确的区别,谓:"积者,五脏所生;聚者,六腑所成也.积者阴气也,其始发有常处,其痛不离其部,上下有所终始,左右有所穷处;聚者阳气也,其始发无根本,上下无所留止,其痛无常处.

5、"此成为后世区别积,聚的主要依据.将肥气,伏梁,痞气,息贲,奔豚作为五脏之积的名称,并对其主要症状作了具体描述:"肝之积名日伏梁,在左肋下,如覆杯,有头足.久不愈,令人发咳逆,阂,连岁不已民.""肺之积名日息贲,在右肋下,覆大如杯.久不己,令人洒淅寒热,喘咳,发肿瘤."'"肾之积名日奔豚,发于少腹,上至心下,若豚状,或上或下无时".除奔豚属于聚的病症外,均指腹部不同部位的瘢积包块.在《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篇中,继承了《难经》的学说,认为"积者,藏病也,终不移;聚者,府病也,发作有时,辗转痛移".同时,第一次提供了几首治疗肿瘤的有效方

6、剂.如在《疟病》篇里,指出并疟久不解."结为瘕瘕,名日疟母,急治之,宜鳖甲煎丸".在《妇人妊娠病》篇中,指出"妇人宿有癜病,经断未及三月,而得漏下不止,胎动有脐上者,为瘢痼害.妊娠六月动者,前三月经水利时,胎也.下血者,后断三月血不也.所以血不止者,其瘢不去也,当下其瘢,桂枝茯苓丸主之".这两首方剂,包括治疗干血劳的大黄廑虫丸,治疗瘀血在少腹不去的'温经汤,都经后世证明,治疗肿瘤有较好的疗效.2晋唐时期晋唐时期对肿瘤的认识与治疗贡献最大的当数晋代的葛洪.《肘后备急方?卷之四?治卒心腹瘢3第13卷第10期Vo1.13No.10中医药导报Gu

7、idingJournalofTCM2007年10月0ctober.2007坚方第二十六》中说:"治卒暴瘕,腹中有物如石,痛至形成溃疡呈菜花样,名肾岩翻花,则大致类似现在如刺,昼夜啼呼,不治之百日死".在这里将这种起的阴茎癌.又如《外科正宗》有"茧辱"的描述,指病较急的腹内瘕块的发病过程,作了初步的描述,如"辱部初结如豆,渐大岩蚕茧,突肿坚硬,妨碍饮说:"凡瘕坚之起,多以渐生,如有卒觉,使牢大,自难食".《疮疡经验全书?辱茧》并指出:"始起一小瘤治也.腹中瘕有结积,便害饮食,转赢瘦."面且对于如吞大,或再生之,渐渐肿大,合而为一,约有寸厚,

8、腹部癌肿不易早期诊断,临床进展非常迅速,晚期恶或翻花如杨梅,如疙瘩,如灵芝,如菌,形状不一."类病体质等都作了较为细致的观察.此外,隋代巢元似现在的唇癌.《医宗金鉴》还有舌菌的描述,指出方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