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检测:第4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检测试题word版含解析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检测:第4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检测试题word版含解析

ID:12180080

大小:437.8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7-16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检测:第4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检测试题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检测:第4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检测试题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检测:第4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检测试题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检测:第4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检测试题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检测:第4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检测试题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检测:第4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检测试题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4章 检测试题(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测控导航表知识点题号1.渗透作用的原理及应用12.细胞的吸水和失水2,3,73.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5,64.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影响因素4,8,9,10,145.综合考查11,12,13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1.如图所示表示渗透作用的装置图,其中半透膜为膀胱膜,甲、丙装置中A、B、a、b溶液浓度分别用MA、MB、Ma、Mb表示,乙、丁装置分别表示一段时间后甲、丙装置的状态,液面上升的高度分别为h1、h2。如果A、B、a、b均为蔗糖溶液

2、,且MA>MB、Ma=Mb>MA,则达到平衡后( D )A.h1>h2、Ma>MbB.h1>h2、MaMb解析:由于Ma=Mb>MA>MB,所以甲和丙装置中的水分子都会流向漏斗,分别使漏斗液面升高h1、h2。根据题设条件,Ma-MA乙中液面上升高度h1。由于丁中漏斗得到的水分子多于乙中漏斗得到的水分子,因而达到平衡后Ma>Mb。2.一次施肥过多,作物会失水变得萎蔫,俗称“烧苗”,

3、其原因是( B )A.根系细胞无法呼吸,影响根对水分的吸收B.土壤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C.土壤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D.土壤溶液浓度等于细胞液浓度解析:由于土壤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引起植物细胞渗透失水,因而作物萎蔫。3.人体红细胞呈圆饼状,具有运输氧气的功能。如图为将人体中红细胞分别放在三种不同的液态环境中一段时间后的变化示意图。请分析:该图说明的问题是( D )A.水分子容易进出细胞B.无机盐离子容易进出细胞C.该现象是由红细胞的特性造成的D.无机盐对维持细胞的形态和功能有重要作用解析:当红细胞放入0.9

4、%的生理盐水中时,细胞吸水与失水达到平衡,细胞维持原有形态;当红细胞放到蒸馏水中时,细胞渗透吸水过多,会造成细胞涨破;当红细胞放到浓盐水中时,细胞渗透失水而皱缩,丧失功能,可见无机盐对维持细胞的形态和功能有重要作用。4.人肝细胞合成的糖原储存在细胞内,合成的脂肪不储存在细胞内,而是以VLDL(脂肪与蛋白质复合物)形式分泌到细胞外。VLDL排出细胞的方式最可能为( D )A.自由扩散B.协助扩散C.主动运输D.胞吐解析:VLDL是脂肪与蛋白质复合物,属于生物大分子,排出细胞的方式为胞吐。5.下列有关膜的叙述,错误的

5、是( C )A.线粒体膜和叶绿体膜中的蛋白质分子是不同的B.细胞膜中的大多数蛋白质分子和磷脂分子不是静止的C.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只与蛋白质的性质有关D.细胞膜的结构特性是功能特性的物质基础解析:线粒体膜与叶绿体膜的功能不同,因此其上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不同。细胞膜各种组分在一定范围内运动,导致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细胞膜的流动性是选择透过性的基础。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不仅与蛋白质分子有关,也与脂质分子有关。6.如图是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①~③表示构成细胞膜的物质,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B )A.③既有亲水性

6、也有疏水性B.细胞膜结构特性是选择透过性C.细胞识别与物质①有关D.有②参加的物质运输不一定为主动运输解析: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7.用打孔器取同一萝卜5cm长的直根条分成4组,其中3组分别置于20g/L、60g/L、80g/L的KNO3溶液中,测量结果如图,预计在40g/L的KNO3溶液中的测量结果最可能是( D )解析:在20g/L的KNO3溶液中萝卜条变长,说明外界溶液浓度低,细胞吸水;在60g/L的KNO3溶液中萝卜条收缩后又变长,说明外界溶液浓度高,细胞失水,随后由于KNO3进入细胞,导致

7、细胞又吸水;在80g/L的KNO3溶液中,萝卜条收缩至长度不变;萝卜条处于40g/L的KNO3溶液中,长度变化介于在20g/L与60g/LKNO3溶液中萝卜条长度变化之间。8.某同学以生长健壮的小麦幼苗为材料进行研究,调查得到小麦培养前、后培养液及小麦根尖细胞内N的浓度变化,得到如图所示结果。实验结果可以确定根尖细胞吸收N的方式是( D )A.自由扩散B.协助扩散C.被动运输D.主动运输解析:由图知,N可逆浓度梯度运输,属于主动运输。9.图中正确表示水稻细胞在不同O2浓度下,K+吸收量变化的是( D )解析:在氧

8、气浓度为0时,无氧呼吸为K+运输提供能量,随氧气浓度增大,运输速率加快,但由于膜上载体数量限制,最后达到平衡,选D。10.在培养玉米溶液中加入某种负离子,结果发现玉米根细胞在吸收该种负离子的同时,对Cl-的主动吸收减少,而对K+的主动吸收并没有影响,原因是( D )A.该种负离子妨碍了能量的生成B.该种负离子抑制了主动运输C.该种负离子抑制了细胞呼吸D.该种负离子的载体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