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泥微膨胀技术在印染废水处理中的应用.docx

污泥微膨胀技术在印染废水处理中的应用.docx

ID:12333501

大小:102.96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16

污泥微膨胀技术在印染废水处理中的应用.docx_第1页
污泥微膨胀技术在印染废水处理中的应用.docx_第2页
污泥微膨胀技术在印染废水处理中的应用.docx_第3页
污泥微膨胀技术在印染废水处理中的应用.docx_第4页
污泥微膨胀技术在印染废水处理中的应用.docx_第5页
资源描述:

《污泥微膨胀技术在印染废水处理中的应用.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污泥微膨胀技术在印染废水处理中的应用更新时间:2011-02-1610:02 来源:环境科技 作者:李稳,宋伟,郑瑞印 阅读:558 网友评论0条摘要:常州某印染小区废水处理厂,污泥指数(SVI)常年在150mL/g以上,经分析,污泥负荷低、原水中硫化物质量浓度高及水温适宜丝状菌生长是处理厂污泥易发生膨胀的主要原因。在此通过将SVI控制在160~260mL/g之间的有效方法,不但不会引起污泥流失,反而出水清澈,悬浮物极少,称之为“污泥丝状菌微膨胀”。关键词:印染废水,污泥微膨胀,控制,应用0引言常州某印染小区废水采用集中处理的方式运

2、行,废水来自23家印染企业的生产废水和一个住宅小区的生活污水,废水经调节池混合后,CODCr质量浓度在800~1000mg/L间,BOD5质量浓度为200~300mg/L。污水处理厂采用的工艺为:调节水解池+混凝沉淀+活性污泥法+二沉+混凝沉淀。其中活性污泥法采用推流式,正式运行以来,污泥指数(SVI)常年在150mL/g以上,运行初期,常因污泥过度膨胀影响出水水质,在长期的防止污泥膨胀的实践中发现:将SVI控制在160~260mL/g之间,不但不会引起污泥流失,反而出水清澈,悬浮物极少,在此称之为“污泥丝状菌微膨胀”。1污泥膨胀产

3、生原因分析正常的活性污泥结构较稠密,沉降性能好,当丝状菌生长繁殖过多时,菌胶团的生长繁殖受到抑制,众多的丝状菌伸出菌胶团表面以外,使污泥体积膨胀,发生丝状菌污泥膨胀[1]。根据丝状微生物对环境条件和基质种类要求的不同,可将丝状菌污泥膨胀划分为5种类型:低基质浓度型、低DO浓度型、营养缺乏型和高硫化物型和pH平衡型。这5种类型的污泥膨胀占目前所存在的污泥膨胀问题的绝大部分。针对这些污泥膨胀问题,较多的研究者提出了一系列的假说。如:表面积/容积比(A/V)假说、积累/再生(AC/SC)假说、饥饿假说等,其中最被广泛接受的假说是表面积/容

4、积比(A/V)假说[2]。丝状菌污泥膨胀的成因为系统综合环境,它有利于丝状菌的生长,但不利于菌胶团的生长,会导致丝状菌成为优势菌种而大量繁殖。下面从污泥丝状菌膨胀的几个重要影响因素分析该厂污泥膨胀的原因。1.1污泥负荷由于印染废水可生化性差[ρ(BOD5):ρ(COD)≈0.3],设计时采用低负荷的延时曝气法,单位MLSS的BOD5污泥负荷为0.12kg/(kg·d),每周测定1次BOD5值,半年测定27次,实际运行的负荷如图1。由图1可知,实际运行的单位MLS的SBOD5污泥负荷在0.05~0.08kg/(kg·d)之间。根据A/

5、V假说,伸展于活性污泥絮体之外的丝状菌的比表面积要大大超过菌胶团微生物的比表面积。当微生物处于基质限制和控制的状态时,比表面积大的丝状菌在取得底物能力方面强于菌胶团微生物,结果在曝气池内丝状菌的生长占优势,而菌胶团微生物的生长则将受到限制。由于废水处理厂污泥负荷极低,絮凝体中的菌胶团细菌得不到足够的营养,而交织于絮凝体中的球衣菌却形成长的丝状体伸出絮体,以增加表面积,充分吸收环境中的低浓度的营养物质[3]。因此过低的污泥负荷是污水处理厂污泥膨胀的主要原因之一。1.2硫化物废水处理厂进水pH值在9~12,用废硫酸调节pH值至8.5左右

6、,大量的硫酸根经厌氧水解处理后,转化为硫化氢(H2S)。另原印染废水中也含有较高的S2-,经混凝沉淀去除部分S2-,好氧池进水的S2-质量浓度在10~30mg/L。研究资料表明,从H2S对不同微生物的毒性及丝状菌和菌胶团细菌生长条件的差异来看,S2-主要在2个方面对污泥膨胀产生影响:①H2S对菌胶团细菌的抑制毒害作用大于对丝状菌的。S2-的抑制作用主要取决于水中游离H2S的浓度,因为细胞一般带负电,只有电中性的H2S才能接近并穿透细菌的细胞壁进入细菌体内发生毒害作用。而丝状菌一般对毒性物质具有更高的承受能力,因而H2S的大量存在会造

7、成丝状菌在与菌胶团细菌的生长竞争中占据优势;②还原态S2-的存在为丝状菌的繁殖提供能源。嗜硫菌基本都是丝状菌,在硫底质丰富时,此类丝状菌大量繁殖,易引起污泥膨胀[4]。所以S2-质量浓度较高为废水处理厂污泥膨胀的原因之一。1.3溶解氧活性污泥在溶解氧(DO)低的条件下大部分好氧菌几乎不能继续生长繁殖,而具有较长菌丝,比表面积大的丝状菌更易夺得DO进行生长繁殖,所以DO质量浓度太低容易发生污泥膨胀。废水处理厂好氧生化系统采用的延长曝气法,处于低负荷运行状态,DO控制相对比较容易,其质量浓度一直保持在2.5mg/L以上。因此可以认为DO

8、不是引起污泥膨胀的主要原因。为了抑制丝状菌生长,曾提高DO,曝气池出水口DO质量浓度在3.0mg/L以上,连续运行一段时间发现:系统中,充足的DO不能抑制丝状菌的生长。1.4水温温度是影响微生物生长与生存的重要因素之一,不同的丝状菌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