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黔张常铁路沉降变形观测实施细则(2016年1月)

新建黔张常铁路沉降变形观测实施细则(2016年1月)

ID:12338835

大小:1.10 MB

页数:102页

时间:2018-07-16

新建黔张常铁路沉降变形观测实施细则(2016年1月)_第1页
新建黔张常铁路沉降变形观测实施细则(2016年1月)_第2页
新建黔张常铁路沉降变形观测实施细则(2016年1月)_第3页
新建黔张常铁路沉降变形观测实施细则(2016年1月)_第4页
新建黔张常铁路沉降变形观测实施细则(2016年1月)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建黔张常铁路沉降变形观测实施细则(2016年1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新建黔江至张家界至常德铁路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评估细则黔张常铁路有限责任公司二〇一五年十二月目录1总则12组织管理22.1组织机构与人员配置22.2单位职责23工作流程与工作内容53.1准备阶段53.2测量阶段83.3评估阶段103.4成果报告形式124沉降变形观测134.1测量等级及精度要求144.2变形观测网技术要求144.3沉降变形观测点的布置要求154.4测量工作基本要求164.5测量工作具体要求174.6特殊环境下沉降观测195路基工程沉降变形观测技术要求195.1路基沉降观测变形范围195.2观测断面及观测

2、点的设置原则195.3观测元件与埋设技术要求225.4观测技术要求236桥涵工程沉降变形观测技术要求256.1桥涵变形观测监测范围256.2桥涵变形控制标准256.3观测点的设置原则266.3观测元件与埋设技术要求296.4观测技术要求306.5桥涵工程沉降评估337隧道工程沉降变形观测技术要求347.1观测断面和观测点的设置原则及监测范围347.2观测元件与埋设技术要求357.3观测技术要求368过渡段工程沉降变形观测技术要求378.1观测断面和观测点的设置原则378.2观测元件与埋设技术要求378.3观测技术要求3

3、79线下工程沉降评估389.1路基工程沉降评估389.1.1判定标准389.1.2评估方法399.1.3工后沉降的计算399.1.4计算沉降和观测沉降的比较399.2桥涵工程沉降评估409.2.1判定标准409.2.2评估方法419.3隧道工程沉降评估419.3.1判定标准419.3.2评估方法429.4过渡段工程沉降评估429.5区段工程综合评估4210数据传输流程与数据管理4310.1数据传输流程4310.2文件管理与格式要求4510.3数据录入与输出管理47附件一:工程沉降变形观测结果验收记录表55附件二:沉降变

4、形评估预测方法561规范双曲线法562修正双曲线法573固结度对数配合法(三点法)584指数曲线法605遗传算法606Verhulst算法627Asaoka算法648灰色系统GM(1,1)算法67附件三:附表69附表1观测断面与观测点工程属性信息表69附表2电子水准测量记录手簿70附表3路基沉降观测断面表71附表4路基沉降观测记录表(沉降观测桩)81附表5路基沉降观测记录表(沉降板)82附表6路基分层沉降观测记录汇总表83附表7路基边桩位移观测记录表84附表8路基边桩位移观测记录汇总表85附表9桥梁承台沉降观测记录表8

5、6附表10桥梁墩(台)沉降观测记录表87附表11桥梁墩(台)沉降量记录汇总表88附表12涵洞沉降观测记录表89附表13涵洞沉降量记录汇总表90附表14隧道沉降观测点91附表15隧道沉降观测记录表93附表16桥梁梁部徐变观测数据录入表94附表17沉降设计值表95附表18断链表96附表19已知点信息表97附表20观测点信息表981总则1.0.1为统一黔张常铁路对路基及过渡段、桥涵、隧道等线下工程的沉降变形观测系统的技术要求,确保观测质量;为评估预测线下工程最终沉降量和工后沉降,合理确定轨道铺设时间,确保铺设质量,依据相关规

6、范及设计文件,结合本线实际情况制定本实施细则。1.0.2本细则适用于黔张常铁路线下工程施工期及正式验收通过前的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未包括的内容,应按相关现行铁路技术规范、规定执行或另行研究确定。1.0.3沉降变形观测数据必须采用先进、成熟、科学的检测手段取得,且必须真实可靠,能全面反映工程实际状况。1.0.4沉降变形评估应综合考虑沿线路方向各种结构物间的沉降变形关系,以区段为单位实施。评估方法应根据不同的工程类型、地质情况、工程措施确定,能够真实反映工后沉降状况。1.0.5沉降变形观测、评估过程是确定铺设轨道的关键时间

7、节点和关键工序的主要依据之一,必需加强“零周期”(即初始值)的过程控制。1.0.6本线有砟轨道地段测量要求与无砟轨道地段按相同标准进行。1.0.7工作依据如下:(1)《客运专线铁路无碴轨道铺设条件评估技术指南》(铁建设〔2006〕158号)(2)《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601-2009)(3)《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101-2009)(4)《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2006)(5)《建筑沉降变形测量规程》(JGJ/T8-2007)(6)《铁路客运专线竣工验收暂行办法》(铁建设〔200

8、7〕183号)(7)《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施工技术指南》(TZ216-2007)(8)《新建时速20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铁建设〔2005〕285号)(9)黔张常铁路工程设计文件(10)铁一院黔张常指技〔2015〕030号(11)中国铁路总公司其他有关规定512组织管理2.1组织机构与人员配置2.1.1黔张常铁路公司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